第39章 四方來朝二(上)
- 帝國之天命
- 凌霄志
- 3008字
- 2019-05-15 20:42:11
三日之后,黃昏,一隊人馬風(fēng)馳電掣般趕到了帝都南門,為首的一人兩鬢頭發(fā)盤于頂扎成小辮,留著八字胡,一身漢裝不過腰上卻插了兩把刀,一把細長,一把寬直,腳上踏著一雙木屐,不倫不類的裝扮,明顯便是東倭人,正是東倭使臣龜目梵天,后面跟著數(shù)十人。
雖說遠遠地就看見了帝都南門,不過這些人卻是并沒有停下的意思,直直奔向城門。因為很快城門將閉,所以進城出城的行人已然不多。不過這十幾個人仍舊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有些人聚在一起指指點點,有見識的知道這是東倭的使臣。王上駕崩,按照慣例其他國家都要派出使臣。例如北戎,便是下戰(zhàn)書也要派出使臣。北戎已來,接下來便是東倭、滇國和西疆了。雖說不知道那個國家先來,不過看這些人的裝扮便知道是東倭人。
龜目梵天到了城門口,雙腿一勒馬,早有守城衛(wèi)士走上前來查驗,那龜目梵天操著生硬的漢話,“在下龜目梵天,奉龜目一郎將軍命令出使貴國!”當(dāng)下便將通關(guān)文牒遞了上去。
那守衛(wèi)一聽叫龜目一郎,龜目梵天的,心下?lián)溥暌粯?,他可不知道龜目一郎是東倭的海上霸主,也知道這龜目梵天是龜目一郎的義子,他只知道一個人起個龜字在名字里很是好笑。不過他依舊忍住了,作為城門守衛(wèi),這些年他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什么北戎人、滇國人、東倭人、西疆人等等俱是見過。更重要的是,他原來的一個兄弟,便僅僅因為覺得一個北戎人的名字不好聽,笑了一下,便被那北戎人給打了一頓,后來聽說為了兩國邦交,方才作罷。那件事讓他很受觸動,他時常在想,要是自己哪天去北戎,是不是也可以打北戎人而不被處罰。
那守衛(wèi)趕緊匯報小隊長去了,很快便有一個守衛(wèi)隊長過來,見是東倭使者,仔細查看了通關(guān)文牒之后,便招呼幾名守衛(wèi)引路,當(dāng)先直奔帝都驛站,誰也沒有注意到在城門口旁邊一個擺茶水的小販仔細盯了東倭使者幾眼之后,就趕緊收攤了,雖然挑著一副擔(dān)子,但腳步卻是沉穩(wěn)扎實,肩頭的擔(dān)子竟也一點都不搖晃,眼見竟是個練家子。
東倭使者在驛站安頓好之后,驛站站長當(dāng)下派人稟報王上。
龍駟才用過晚膳,正在禁宮御花園散步,遠遠地便看到一個侍衛(wèi)疾步走來,單膝跪下,“稟王上,東倭使臣已到,目前入住驛站。”
龍駟將手中的魚食一把丟進池塘里,濺起一陣細小的浪花,“來的倒快!通知吳王、左太宰、戶部主使半個時辰后到慶祥宮議政,告知東倭使臣明日早朝時覲見?!?
當(dāng)下李全德便安排幾名侍衛(wèi)分頭通知吳王、左太宰、趙武朗去了。
大半個時辰之后,三人到了慶祥宮。
“王上,吳王他們到了,正在宮外?!崩钊逻M來稟報,龍駟將手中的書放下,揉了揉眼睛,“宣?!?
“是”,當(dāng)下李全德便出去了,很快三人聯(lián)袂而至,“臣等參見王上!”
“眾位愛卿不必多禮!來人,看茶!”
三人起身坐在凳子上,當(dāng)下便有內(nèi)侍給每人端上了一碗茶。
“今夜召三位愛卿進宮,便是想和你們商量,東倭使臣已至,不知該如何應(yīng)對?”
“啟稟王上,今日早朝結(jié)束之后,臣等三人已去見過秦王。”
一聽說吳王他們見過秦王,龍駟心里登時有底了,畢竟秦王乃是定國柱石,見慣了大風(fēng)大浪,自是不必擔(dān)心。
“哦,不知道王叔有何指示?”
“王上,秦王之意乃是東倭與我有大海之隔,是以若是東倭用兵于其不利,想來此次使臣來朝,當(dāng)時請求我朝開通商埠。當(dāng)然,若是東倭用兵,自也無須理會,待北戎在戰(zhàn)事結(jié)束之后便可平之?!?
龍駟聽完暗暗點頭,“還是王叔考慮的周到?!?
“不過,王上,臣還有一事稟報。”
“何事?”
“臣等去拜訪秦王時,秦王明言,最憂者若過于北戎和西疆聯(lián)合。而且,西疆格拉達宮的主持了難今日已出使北戎,想來很快就到北戎了。若是北戎與西疆聯(lián)合,我朝危矣?!眳峭豕珜O述娓娓道來。
龍駟看三人說的是朝廷危亡之事,卻是一點擔(dān)憂的樣子也無,“本王觀諸位愛卿,當(dāng)是已有所計較,講與本王聽聽罷?!?
三人面面相覷,觀一葉而知秋,但見三人神情便可知三人已有應(yīng)對之法,看來先王果真沒有選錯人,王上聰慧乃是天下之福啊。
當(dāng)下三人便把借滇國鉗制西疆之事說了。只是龍駟卻是暗暗皺眉,借刀殺人倒也是好計策,但是滇國如何肯定聽自己的命令去鉗制西疆呢?龍駟又問,“不知諸位愛卿可有主意?”
三人不禁苦笑,秦王龍方不過只是給了他們解決問題的方向,至于怎么干那是他們的事情了。不過三人卻是到現(xiàn)在都沒有想好到底該怎么辦。
龍駟也是眉頭深鎖,沒過多久便問,“滇國可有使臣入境?”
趙武朗不解,“有,目下已到樊州?!?
“哦,詳細說來?!?
“滇國使臣三日前從西南大山出山,入我朝境內(nèi)益州,按照行程計算,目下應(yīng)該到樊州了,使臣隊伍一共十二人,攜帶箱子四口,若臣猜測不錯,當(dāng)時呈給我朝的玉石珠寶無疑?!?
龍駟聽完狠了狠心,“看來滇國于我朝確實交好,可惜啊。本王今日讀書,有兩句話深有感觸啊,其一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其二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諸位愛卿可細細品味。好了,時間已晚,東倭之事既有計較,明日照常上朝便是。至于西疆,諸位慢慢謀劃便是!”
武功公孫述一聽,當(dāng)下三人便起身拜辭。
走出了慶祥宮,趙武朗問,“二位,剛才王上問滇國使臣說了兩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
吳王也是不解,搖搖頭,不過趙高斯卻是心事重重。
“哎,趙大人,想什么呢?王上方才問起滇國使臣說了兩句話是什么意思?”趙武朗拿手臂碰了一下趙高斯。
“啊?”趙高斯的沉思被打斷,當(dāng)下苦笑,“微臣實在是佩服王上?!?
“哦,趙大人何出此言?。俊眳峭豕珜O述不解。
“方才王上為什么問滇國使臣,便是因為咱說起要利用滇國鉗制西疆。開始才能鉗制,我等尚未想好,不過王上已經(jīng)為我們想好了?!?
“王上為我們想好了?不會吧,王上剛才什么也沒說啊。”趙武朗也是一頭霧水。
“王上不是說他剛才讀書讀到了兩句話嗎?第一句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便是指滇國使臣攜帶重寶出使我朝,當(dāng)是人人眼紅了。第二句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便是指重金誘惑之下,滇國之臣只怕會有麻煩。”
趙武朗仍舊不解,“那滇國使臣有麻煩又如何,怎么能和西疆扯起來,利用滇國鉗制西疆呢?”
不過吳王公孫述好像抓住了什么,眼神漸漸亮了,“趙大人,若是這西疆之人見財起意,殺人越貨,你說滇國會善罷甘休嗎?”
趙高斯點了點頭,終于又有人能明白王上的話了,不枉他開導(dǎo)了半天。趙武朗一聽也明白了,三人聯(lián)想到原來王上所說的可惜竟然是這個意思,想不到王上年紀輕輕心思卻是如此的深沉,三人不禁打了個冷戰(zhàn)。
恰在此時,剛好一陣風(fēng)吹過來。
“此事不是說話之地,不若兩位到我府上一坐如何?”趙武朗當(dāng)下邀請吳王公孫述和左太宰趙高斯到趙府。
“也罷,既然王上已然暗示,如今滇國使臣正在路上,若是到了帝都還真不方便,不如現(xiàn)在就去趙府議定如何?”吳王公孫述說道。
趙高斯見兩人都如此說,當(dāng)下也沒有意見,三人便到了趙武朗府上,那趙家老家主一聽吳王公孫述、左太宰趙高斯到了趙府,料想有要緊事情,四人便在老家主書房坐定。
趙元極屏退了左右,吩咐府內(nèi)侍衛(wèi)五十步內(nèi)不許任何人接近,趙武朗親自泡茶。當(dāng)下吳王公孫述就說明了來意,趙元極一聽覺得主意雖好,卻也風(fēng)險極大,若是走漏了風(fēng)聲,便會將滇國和西疆推向一處,只怕朝廷會萬劫不復(fù)。
就在此時,趙高斯說話了,“王上剛才并沒有明說乃是由我們假扮西疆人去,若是去的真是西疆人呢?”
“左太宰此話何意?”吳王公孫述有點不明白了。
趙元極確實有點明白了,“趙大人的意思是我們將消息故意泄露給西疆人,引誘西疆人上鉤?”
“不錯,王上已經(jīng)說過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重寶面前,我就不信西疆人不動心?!?
“話雖如此,但是如何能把消息泄露給西疆人而神不知鬼不覺呢?”趙武朗有點摸不著頭腦。
趙高斯卻似胸有成竹一般,“本人卻是恰好知道這樣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