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四方來朝一(下)

  • 帝國之天命
  • 凌霄志
  • 3276字
  • 2019-05-13 00:05:44

北戎使臣赫利穆走后,朝廷上登時炸開了鍋。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若是龍天還在,北戎侵犯,起兵相迎便是,只是如今新王方才即位,內政不穩,若是此時出兵……

“諸位安靜!”吳王公孫述當下站起,大聲喝道。待群臣稍微安靜,便跪下對王上說,“王上,請恕臣方才善專之罪。臣等未請王上旨意,便自作主張,請王上降罪!”

趙高斯和趙武朗眼見公孫述下跪謝罪,當即也是跪下,“請王上恕罪!迎戰之事,我等三人剛才已交流過,若王上責罰,請一同責罰!”

龍駟其時心里并未有責罰之意,又眼見三位顧命大臣同時跪下請罪,便擺擺手,“三位愛卿請起!吳王所說,便是本王的意思,更何況吳王大長我朝威風,何罪之有?快快請起!”

三人一聽龍駟確無怪罪之意,拜謝之后才站起坐到椅子上。

“諸位大臣,有道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如今北戎血書已下,不知道諸位作何打算?”

“王上,剛才赫利穆已說,北戎大軍半月前出發,想來如今已到半路,臣請王上下旨,命幽城主帥于德謙嚴守海山關。海山關乃是通往幽燕十六城必經之地,關勢險峻,若是此關不失,北戎大軍則無法南犯!”當下吳王上奏。

“吳王所奏甚是。此外,可命燕城主帥焦厲在燕水一代布防,待北戎之兵半渡時擊殺,當可阻攔。朝廷可派出大將統兵一處,率軍馳援。”趙高斯也立即奏報。

龍駟緩緩點了點頭,他對兵事一竅不通,如今能依仗的便只有這些老臣。

“本王準奏!便請吳王下令吧!”

“是,謹遵王旨!”吳王當下接令,轉身面對群臣,“蕩寇將軍石堅!”

“末將在!”當下右派大臣中閃出一人。

“本王命你,攜本王兵符,星夜前往幽城、燕城,務必在北戎大軍到達海山關和燕水之前將王上旨意傳到,緊守海山關,并在燕水一代布防,同時告知兩城主帥,朝廷大軍隨后就到!若有閃失,提頭來見!”

“末將領命!”

軍情緊急,石堅接旨之后,隨即出發。

“王上,北戎起軍十萬,單憑幽燕兩城將士恐無法阻擋,臣認為朝廷當立即派出援軍!整軍備戰!”趙武朗也上奏。

“不錯”,龍駟點點頭,“吳王,朝廷現下可派出多少兵馬?”

“回王上,十年來,我軍從無戰事,是以帝都附近只有帝都大營和帝都驃騎營兩支軍隊,合兵一處不過五萬。不過若是給臣數日,臣當可再調十萬大軍!”吳王公孫述老實回答。

朝廷之上,群臣竊竊私語,北戎盡起十萬精銳大軍,而朝廷一時之間卻只能派出五萬士兵,單從兵力上來說便處于劣勢。更加上北戎有備而來,朝廷倉促應戰,只怕此戰前景不妙啊。

“既如此,不若先將五萬士兵派往幽燕,吳王再調集其他地方士兵如何?”龍駟詢問。

吳王公孫述暗中搖了搖頭,看來這位新王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啊。“啟稟王上,雖說兩處合兵五萬,但是不能全部調往幽燕。”

“為何?”龍駟不解。

“王上,吳王之意是說,帝都乃是我朝命脈所系,不能無兵駐守,若是有突發之事,無兵駐守不妥,當有一部分士兵留守。”卻是趙武朗心下著急,急忙回答王上的問題。

龍駟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本王倒是沒有想到。”

“吳王,那依你之意呢?”

“王上,本王之意是帝都大營三萬精兵盡起,帝都驃騎營派出一萬軍隊,兩者合兵一處,星夜馳援幽燕二城。”

“好,便依吳王所奏。”

“不過,王上,兵不在多而在于將,若是統兵之人無方,便是再多的兵也不過是待宰的羔羊,臣認為應該謹慎選將。”趙高斯跟隨王上日久,對于兵事輕車熟路。

“趙太宰所言有禮,不知何人可為帥?”

趙高斯內心一苦,“回王上,臣還未想好!”

“吳王可有人選?”龍駟又看向公孫述。

“稟王上,臣也尚未想好!”吳王公孫述也愣住了,他和趙高斯雖是跟隨先王馳騁天下,不過年事漸高。再說了,二人一世英名,眼下兵力吃緊,可不想一世英名毀于一旦。

趙武朗倒是合適的人選,不過趙武朗乃是龍駟的親舅舅,如今秦王龍方府中修養,他還指望趙武朗和吳王、趙高斯共持國政。是以,再也沒有問趙武朗。

龍駟此時方知,原來兵事復雜至斯。當時又問,“不知道何人想領兵出征?”

只見朝廷上大臣紛紛低下了頭。

“稟王上,臣舉薦一人!”龍駟一看大喜,卻是吏部主使張京華,趕緊問道,“不知張愛卿舉薦何人?”

“稟王上,既然此次出兵盡出帝都大營,臣舉薦帝都大營主將蘇軍!”

“王上,萬萬不可!”龍駟一看,乃是御使蘇政。

“為何不可?”龍駟不解。

“啟稟王上,臣弟雖為帝都大營主將,卻是從未為帥。臣恐有負王上所托啊!”

龍駟此時方知,原來蘇軍乃是蘇政的弟弟。御使都如此說,一個從未位為帥之人領軍出征,只怕確實不妥。

龍駟當下惱怒,眼見滿朝文武,竟是無人敢領兵出征,當下厲聲問道,“難道無人愿意領兵出征嗎?”

“啟稟王上,臣愿往!”當下驃騎將軍周江一拜,拱手出列。

其實吳王公孫述心中也想周江出征,不過因為周江乃是跟隨趙高斯之人,這趙高斯方才都沒有推薦周江,自己也不好推薦。再說了,驃騎營一萬大軍留守,自也需要德高望重之人壓臺。

龍駟見周江出列,心中大喜,當日乾坤殿之變,周江便站在自己這邊,如今又見周江主動出列,愿意領兵為自己解憂,心下甚慰。不過,周江那日受傷,也不知現在如何,而且驃騎營還有一萬留守,若是周江領兵出征,那剩下一萬驃騎營何人統領,當下便關心問道,“周愛卿的傷可好了?”

周江抬起小腿一拍,“回王上,些許小傷已不礙事!”

“愛卿若是出征,驃騎營何人統帥?”

“回稟王上,驃騎營自來與帝都大營共同拱衛帝都,若臣出征,可留副將統領!”

龍駟也知道周江乃是趙高斯之人,當下便問,“左太宰,既然周愛卿愿意出征,你看?”

趙高斯原本不欲周江出征,一來周江乃是自己左膀右臂,二來此戰非比尋常,若是戰敗,幽燕十六州失守,便是一世英名付諸東流。不過既然周江愿意自己領兵出征,自己倒也不好阻攔,當下便說,“臣遵王命!”

“既如此,便命周江為元帥,領兵出征如何?”

吳王心下一松,當即領命,“遵王旨,周江聽命!”

“臣在!”

“命你為征北元帥,節制幽燕十六城和帝都大營所有官兵!率帝都大營和一萬驃騎營士兵,即刻出兵!”

“臣遵旨!”當下周江領命而去。

趙高斯眼見周江領命而去,心下甚憂,以四萬兵力,加上幽城、燕城兵力也不過七八萬,而且幽城、燕城俱是有城要守,斷然無法合兵一處,當下再奏,“啟稟王上,雖然周江率軍馳援,不過北戎起兵十萬,周江僅率兵四萬拒敵,臣恐不支,請王上再調援軍!”

當下趙武朗也是啟奏,“不錯,王上,眼下戰事將起,臣啟調青州大營五萬,大同府兵五萬共赴海山關。”

周江所率四萬之兵馳援,定是不夠,不過自己對兵事不通,自是無法下令。如今趙武朗明言調青州兵和大同兵,算是給自己指了條明路。

“吳王意下如何?”龍駟又問吳王公孫述。

“臣無異議。不過青州兵和大同兵距海山關路途遙遠,恐非一時難以到達。若是入帝都之后再赴山海關恐貽誤戰機,臣之意便是兩地兵馬直接奔赴海山關。”

“準!”

“王家信使何在?”吳王公孫述大喝一聲。

這王家信使便是專門傳遞王上命令的信使,若有緊急之事,可代王上傳命,遇城不停,只進驛站。

當下閃出數人,公孫述一指其中兩人,“命你二人,持王宮信物,傳本王令,命大同守兵呂蒙良、青州守兵苗陽新各自率軍五萬,受征北元帥周江節制,星夜馳援海山關,限見信使半日內起兵,不得有誤!”

“是!”當下兩名信使領命而去!

安排完之后,吳王公孫述又上奏,“王上,兵者國之大事,臣請趙武朗大人負責籌措兵器糧草!”

龍駟一聽,趙武朗本身乃是戶部主使,而打仗打的可不就是白花花的銀子,這十幾萬大軍出征,那就是十幾張吃飯的嘴啊。“準!”

“臣領命!”當下趙武朗欣然領命。

龍駟見事情安排妥當,“諸位還有事要奏嗎?”

朝中諸位都是無人上奏。

“既無人上奏,諸位便各司其職,退朝!”當下龍駟便要回慶祥宮。

見王上退朝,諸位大臣也紛紛散去,北戎戰事再起,不知多少將士要血染沙場,是以每個人都心情沉重。更何況此次北戎大軍盡起精兵十萬年,雖說幽城、燕城有海山關和燕水地勢之利,可一旦守不住,便是帝都門戶大開,北戎兵可直抵城下。

趙高斯、趙武朗和吳王公孫述走在最后,眼見群臣散盡,趙武朗建議,“兩位大人,不若我等一起去秦王府看望一下秦王如何?”

趙武朗說是看望,實際上是要去聽秦王之意,吳王公孫述和趙高斯一想也是。雖說王上不在,但是秦王還在,此等國之戰事,雖說他們已經做出了安排,還需聽聽秦王意見才好。當下二人欣然同意,三人直奔秦王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脱县| 铜山县| 广灵县| 临江市| 永宁县| 乐清市| 高台县| 兴国县| 腾冲县| 佳木斯市| 天祝| 卓资县| 潍坊市| 凤山县| 彰化县| 东辽县| 来宾市| 温宿县| 武邑县| 延吉市| 恩施市| 巫溪县| 道孚县| 称多县| 阿勒泰市| 邳州市| 宜兰县| 恩平市| 洪泽县| 开封县| 调兵山市| 井冈山市| 治县。| 铁力市| 九寨沟县| 南雄市| 凉城县| 松潘县| 张家港市| 长子县| 获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