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明爭暗斗四(下)
- 帝國之天命
- 凌霄志
- 4954字
- 2019-05-03 19:06:27
龍天對自己這位弟弟很是滿意。所謂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當此危急之時,便是應該戮力同心,共度難關。
“公孫家樹大根深,從前便與龍毅交好。后來龍潤又嫁與公孫家,龍潤對龍毅的那兩個孩子關心備至。只是,龍崎卻沒有遺傳龍毅的優點,紈绔不已。”
“王上,那公孫家該如何?”龍方小心問道。
“公孫家在軍中威望甚高,朝堂之上也是權勢甚重。目下龍駟若是即位,尚需仰仗公孫家。所以,暫且不去動公孫家。不過,公孫家雖是稱封為異姓王,也不過是我龍家的一屆臣子。倘若敢有非分之想,亦或是借龍崎之手,挾天子以令諸侯,便需好好教訓一下,莫忘了君臣大義!”也不知是龍天說給龍方聽,還是說給內堂的趙婉柔和龍駟聽。
“臣弟明白了,那龍軒呢?”外賊不足懼,內賊才可怕。這個世界上不怕敵人夜半臨城池,不怕盲人河邊騎瞎馬,怕的是原本的朋友家人調轉了刀子,背后來一下。所以,相對于吳王公孫述,龍方更擔心的是雍王龍軒。畢竟龍軒是自己的親侄子,是當今王上的皇子啊。血脈之情濃于水,便是龍軒真的意圖謀反,也不能斷了龍家這一枝啊。
“軒兒”,王上低低念叨了一聲,讓人感到心痛。他本身便是對這個皇子不喜,是以關心不夠。其實想來,正是因為龍軒殘疾,難道不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愛嗎?再說了,龍毅戰死、龍昶失蹤之后,他便是自己的大兒子,對王位有所想法也是正常。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老四啊,手心手背都是肉,至于龍軒,到時你和駟兒看著辦就是了。我老了,自小便負他良多,有些事實在是不想看到。”
“臣弟明白了。”
“至于那趙高斯,此人不過是想心存自保而已,可用,但亦要防,切不可尾大不掉,成權臣之勢力。你可明白?”
“臣弟明白!”
說完這些,王上的呼吸不知不覺間變的略微有些急促了。難道是大限將至了嗎?龍天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本王一聲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到底逃不過世道輪回,難逃天命啊。不過,本王即便是歸去,也當安排好后事,為我朝萬年奠定根基。
“婉柔,駟兒,你們出來罷。”王上對著內室大喝一聲。
龍方卻不知道熙貴妃和龍駟就在內室,當下一驚,心頭卻是暗叫不好,王上今夜連夜召見自己、雍王、熙貴妃和龍駟,莫不是有什么預感?想到這,龍方看了一眼病床上的王上。
連日臥床,王上的身形已然如同枯槁一般,滿頭的白發讓這名帝國的王上顯得更加的蒼老。當年橫刀立馬,氣吞萬里如虎的龍天再也看不見了,眼前的只是一個可憐的,將要逝去的老頭罷了。哪怕是他曾經擁有這一切,不過轉眼卻要飄散如煙。
“臣見過熙貴妃。”龍方恭敬地對趙婉柔行了一禮。趙婉柔也向龍方福了一福。
“王叔有禮了。”
“龍駟見過王叔。”龍駟也恭恭敬敬地給龍方行了一禮,他雖然年幼卻是聰慧,眼前這位王叔雖是縱情山水、笑傲花叢,當年卻是和他的父王一起起兵,助他父王奪取天下之人,更何況還是他的親叔叔。
“駟兒,給你王叔跪下!”王上躺在床上命令道。
龍駟見王上如此說話,當即便給龍方跪下了,“老四,從今日起,龍駟我便交給你了,你當謹記,他是龍家子孫,亦是我之后的王。你當勤加教勉,令他成我朝一代明君,成就不世之功。否則,將來九泉之下,大哥絕饒不了你!”
龍方看著自己這個年幼的侄子,心中百感交集,這就是所謂的托孤吧。龍方見王上如此說道,當即對著王上跪下,“大哥,龍方在此立誓,定當不負王上所托,全力相助龍駟成就霸業。若有異心,天誅地滅,死后不入龍家宗祠!”龍方斬釘截鐵的說,昔日霸氣一覽無余。
“好,好,好,如此我也就放心了。”王上的呼吸更急促了。
“龍駟,你也要謹記,善待王叔,善待秦王府!否則本王便沒有你這個兒子!”
“皇兒謹尊父王教誨!”
“婉柔,本王怕是不行了,以后你要好好教導咱們的駟兒,切不可讓我失望,切記,切記!”王上拉著婉柔的手,心中一陣不舍。
趙婉柔的眼淚便如泉涌一般,凄凄的說道,“是”。
“好了,你們都別傷心了,人嘛,難免有此一天,所謂萬年,不過是欺人的鬼話罷了。本王二十四歲起兵,征戰三十八載成一番霸業,坐擁天下十余年,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再無遺憾了。”王上回憶起當年的歲月,臉上不禁紅潤起來,說話的聲音也洪亮了許多,臉上也重新煥發出了神采,當下竟是推開了趙婉柔的手,強撐著走下榻來。
趙婉柔趕緊把錦披給王上披上。王上走到墻邊,從墻上拿起掛著的一把劍,倉啷一聲抽出,暗夜之中,此劍卻是熠熠生輝,當真是一把好劍。
“老四,這把懷仁劍隨我征戰多年,如今便交予你,他日我百年之后,若有不服者,當以此劍斬之!”
龍方恭敬地接過懷仁劍,這把劍他再清楚不過,便是當年王上掃蕩四海之時所配,懷仁劍一出,天下誰與爭鋒?
王上拉著老四的手,又拉起龍駟的手,親手把龍駟的交到龍方手里,又說了一遍,“老四,龍駟拜托你了!”
龍方感到龍駟的手小而溫熱,王上的手厚重卻在顫抖,當下心如地滴血一般,“大哥放心,但有臣弟一口氣在,當定輔佐好駟兒!”
“好,如此我便放心了!”王上哈哈大笑,轉身大喊一聲,“李全德!”
李全德正在門外守衛,陡然聽到王上在喊,而且中氣十足,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一個箭步便推開了殿門,只見王上竟是站在殿內,當下又驚又喜,“王上,您好了!”眼角竟是隱隱有淚光閃現。
“李全德,這些年你受苦了!”王上看著李德全的鬢角已有白發,當年他跟隨自己的時候,不過弱冠之年,幾十年下來,竟已是老了。
“奴才惶恐,王上康復,老奴比什么都高興!”說著擦了擦眼角的淚水。
“你速宣掌印太監、掌筆太監、執筆太監、史官、御使入殿!”
“王上?”李全德一時不明所以。
“快去!”王上又重復了一遍。
李全德當下全明白了,便是要今夜立儲,當下來不及多問,右足一點飛出殿外,右手一招,登時五六個太監圍了上來,李全德一指兩個太監“你二人速去御使府,王上緊急召見,限一炷香趕回,否則提頭來見!”當下二人飛奔而去。李全德一一指派,“你等四人速去宣掌印、掌筆、執筆和史官見駕,限半柱香趕回,否則提頭來見!”
“公公,王上?”其中一個太監欲言又止。
“聒噪,讓你干什么便去干什么!不該你知道的就不要問!”李全德狠狠地瞪了那太監一眼。
“是”,當下四人領命,飛奔而去。
安排好之后,李全德有返回殿內。
“龍駟,今日本王便將飛龍十八騎交予你!這是我龍家最核心、最隱秘的力量,你要好好利用,危難之時當會助你扭轉乾坤!十八騎,現身!”
龍駟一頭霧水,龍方卻是激動不已。當年他們四兄弟起兵,便收攏最精銳的十八人作為死士,稱為飛龍十八騎。這十八騎俱是孤兒,請武林頂尖高手悉心教導,每人都身配金剛鎖子軟甲,其武器更是請鑄造大師根據個人特點量身打造。單打獨斗便已是頂尖高手。更有一套飛龍陣法,便是以一擋百也不在話下。飛龍十八騎非死不替,直至有人戰死,方才替換。沒有名字,只有號數。他們已經不能稱為人,而只是殺人的機器而已。
飛龍十八騎到現在,便只出動過兩回。其一是晉水之戰,雖說是趙高斯救了王上,但飛龍十八騎據地勢之利,硬是拖住了五千大軍兩天兩夜。其二,便是立國初年,北戎犯境,王上調動飛龍十八騎,一夜之間斬殺敵軍前軍先鋒三千人,北戎談之色變。十余年來北戎始終不曾南下,其中便是顧慮這飛龍十八騎。
王上說完,便見大殿之中如同幽靈般閃現了十八個人,每人都戴了一副面具,身著黑衣,便如兇神惡煞一般。殿內空氣頓時冷了許多,煞氣逼人。
龍駟見了這十八人,不禁退后了一步,緊緊攥住趙婉柔的手。
這是十八人現身之后,見了王上也不跪拜,只對王上略一抱拳。
“一號出列!”
只見十八人中,排在最前面的那個向前一步。
王上從懷中掏出一塊黑色的令牌,鑄成飛龍在天的形狀。王上高舉令牌,大聲宣道,“一號聽令,自即日起,你等十八人俱聽從龍駟命令!退下!”
十八號退后一步,對王上、秦王和龍駟略一施禮,便似從未現過一般,頓時消失了。
龍駟睜大了眼睛,長大了嘴巴,愣愣地看著眼前的空殿,然后環顧四方,只見黑影憧憧,不知道這些人都藏身何處。
王上將飛龍令交予龍駟,令其好好收藏。轉身又對龍方說,“秦王聽命!”
龍方一聽,頓時跪下,只能王上繼續說道,“秦王龍方,隨本王征戰四方,柱國有功,本王特攽王命,秦王爵位,世襲罔替,非謀逆不得剝奪!秦王百年之后,配享太廟,與本王同葬!”
龍方聽王上此命,便是將兄弟二人綁在了一起,將二人的后代牢牢地綁在了一起,當下謝恩,“謝王上恩典!”
“李全德聽命!”王上安排好秦王之后,便對李全德下令,“本王特命李全德率全體虎威營,自即日起全力護衛龍駟安全!百年之后,葬于本王左前側!”
李全德在地上已然大哭起來,“老奴謝王上恩典!王上萬年!四皇子萬年!”以他一屆太監,竟能葬于太祖靈藏左前側,實是不世之恩典。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太監的聲音,“啟稟王上,御史大夫、史官、掌印、掌筆、執筆太監到!”
“李全德,宣”。王上臉色更加潮紅,便似要上乾坤殿一般。乾坤殿,可惜啊,本王實在是再去不成了。
王上知道,龍方、趙婉柔、李全德、龍駟也知道,只怕王上便在今夜了。王上久病不起,今夜竟然自己下床,而且說了那么多話,只怕是回光返照了。這一口氣下去,帝國的開國之君便要去了。
李全德從地方站起來,擦了一下眼淚,高聲大喝,“宣御史、史官、掌印、掌筆、執筆太監入殿!”
當下殿門大開,五人魚貫而入,見王上立在殿內,五人心下大喜,頓時跪拜,“臣等拜見王上,王上萬年!”
“諸位免禮!今日宣你們入殿,便是要冊立太子儲君,掌筆!”
只見掌筆太監上前一步,從懷中掏出一卷圣旨,通體黃色,外繡金龍,平整鋪于案幾之上。
“執筆!”
只見執筆太監從懷中掏出一支狼毫,筆桿卻是黃金打造,當下在口中把筆尖一舔。
“執筆記下,本王近日沉疴再起,病勢日重,來日無多。為我朝萬年計,立四子龍駟為太子。朝中諸臣當竭力襄助,共成我朝萬年霸業!”
執筆太監奮筆疾書,在圣旨上寫下了王上遺命!
龍方、趙婉柔聽王上說完,便知道從今夜起屬于龍天的時代過去了,帝國馬上要進入一個新時代。只是不知道這個新的時代又要經歷多少風雨。
龍駟也知道自此自己就是太子了,王上萬年之后,他便是王上,將要帶領帝國這艘船在風雨飄搖的大海上繼續前行。他的路或許很長,或許很短,但他要創造屬于自己的歷史!
“掌印!”
只見掌印太監從懷中掏出一塊王印,通體白色,在嘴上一呵,便將王印倒翻于手,捧于掌上。
王上上前一步,看著王印底面的“受命于天,永昌萬年”幾個字,心下感慨萬千,拿起印來,看著案幾上的圣旨,狠狠蓋了下去!
頓時圣旨的左下角上多了八個朱紅的大字,圣旨已成!
蓋萬王印之后,王上似是用光了所有的力氣,搖搖欲墜。當下李全德趕緊給王上端了一個王座過來,王上就在案幾邊坐下。
“圣旨成!”
只見掌印、掌筆、執筆紛紛將王印、王筆和圣旨收起來。
“史官!”
史官亦從懷中掏出一支筆,卻是不知道多少年歲,嘴中一舔,又掏出薄薄一本小冊子,便是王上起居錄,靜待王命。
“本王自弱冠之年起兵,歷時二十八載而成霸業,一統天下。開國立朝以來,勤政不輟,未曾絲毫有愧于天下。然,本王年歲漸高,不免剛愎自用,國力雖增不巨,本王實有愧于天下。愿,后世之君,以本王為鑒,創不世之功勛,開萬世之太平!”
說完這些,王上呼吸陡然急促了起來,殿中氣氛極為緊張,龍方擔憂地看了一眼龍駟,正見龍駟朝自己望來,單純的目光中透露出焦急、擔憂。趙婉柔的目光中卻已是淚光閃現。
“爾等聽命!”王上緩緩說道,聲音已是沙啞,“本王……本王特命秦王、吳王、雍王、趙高斯、趙武朗……趙武朗五人為顧命大臣,熙貴妃冊封……冊封為王后,愿……愿你們,戮力同心,共……共……佐……龍……駟”,最后一個“駟”卻是只有出聲,沒有入聲了。眾人抬頭一看,王上身披錦披,雙眼圓睜,手指龍駟,竟是已然薨逝!
一道閃電劃過長空,轟隆一聲,雷聲大作,已是入秋,此等大雨卻是罕見,太祖龍天龍御歸天,天地同悲!隱藏在殿中的飛龍十八騎也看了看天,其中數人眼中已有淚水流下。他們自幼失去雙親,是王上將他們培養成絕頂高手,王上便如他們再生之父!
雍王府,龍軒才回到府中,便進入密室,早有趙青等人等待。當下龍軒便把今夜入宮之事講與眾人聽,密謀大業。
吳王府,公孫述正在家中聽公孫丹匯報秦王府動向。
左太宰府,趙高斯也正在與張京華等人商討。
趙府,老家住趙元極正在與其子趙家家主趙武朗商談。
天機觀中,夏宇生正在捧著一本《天機兵法》看的津津有味。天機道人正在掐訣打坐,忽然心有所感,看向天空。
帝國無數子民或已入睡,或還在勞作,又或正在流連于酒肆紅樓之所。
一聲驚雷,大雨瓢潑,眾人皆有所感,只見天如血色,大事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