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天機道觀(下)
- 帝國之天命
- 凌霄志
- 2778字
- 2019-04-30 09:58:39
到了第二日,夏宇生便可下地如常,想來是因為自己昨日喝下了無塵道長口中所言天機觀不傳之秘的藥所致,加上自己雖是書生,卻不像其他書生一樣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是故能很快的恢復。
清風見夏宇生傷已恢復,雀躍不已,便去告知師尊去了。
夏宇生回想這段時日,便如做夢一般,猶如死過一回。連續(xù)五屆不中科考,他淪為了笑柄,便是父母也受到連累,遭人白眼。承蒙恩師不棄,推薦他成為了嚴府一名書童,他本想恪盡本職,待到來年再去科考。卻不想因為自己一時沖動,差點丟了性命。若非無塵道長相救,只怕自己此刻早已進入地府。
經(jīng)此一劫,夏宇生的心境悄然發(fā)生了變化,只是這種變化他現(xiàn)在尚無察覺。
“無量壽佛,小居士果然天資篤厚,那么快就恢復了。”無塵道長看到夏宇生恢復了心情甚至欣慰。
“道長在上,夏宇生承蒙相救感激不盡,日后若有差遣,在下當萬死不辭!”夏宇生說罷給無塵道長深深一拜。
“居士此言差矣,貧道乃是化外之人,救你之命非為圖報,如此便是違了本性,落了下乘。我道家講究因緣際會,率性而為,居士萬不可再言。”那無塵聽夏宇生一席話,倒是有點生氣。
夏宇生一聽無塵道長如此說道,便明白了無塵道長的意思。自己本是一個屢試不中的學子,而道長昨日為自己療傷,料來是武功高強之輩,又怎會相圖自己的報答呢。
“道長教訓的是,如此說來,倒是在下落了俗套。”
無塵道長見夏宇生轉(zhuǎn)眼之間便想明白了,心中暗喜不已,此子果然聰慧,一點就透。
“方才聽你自稱夏宇生?可是居士名諱?”
“不錯,在下夏宇生,家住善縣夏家莊。”
“夏居士,如今你身體依然恢復,不知道下一步作何打算?”
夏宇生倒也為難不已,按理說自己已經(jīng)恢復了,再無理由住在天機觀。只是倘若不住在天機觀,自己又該往哪里去呢?夏宇生一時語塞。
無塵道長見夏宇生一時之間說不上話來,“倘若夏居士無處可去,不如便留在天機觀中,貧道門下只有清風一個徒兒,倒是你們可以作伴。”
夏宇生一聽無塵道長竟有收自己為徒之意,內(nèi)心慌亂不已,不過轉(zhuǎn)瞬就堅定了自己信心。
“多謝道長救命之恩和好意,不過在下實在是無心侍奉三清。在下自幼飽學經(jīng)書,于各家皆有所涉獵,所為便是報效朝廷,報效國家……”
無塵道長哈哈大笑,打斷了夏宇生的話,“貧道說讓你留在天機觀,并未說收你為徒啊。”
夏宇生登時一囧,不錯,方才無塵道長并未言明要收自己為徒。看來是自己多慮了。
“而且,貧道雖然不收你為徒,卻可傳授你武功。”
旁邊的清風睜大了眼睛,似是不敢相信。自幼清風便與師尊在一起,十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名門之后、故交好友之子想入天機觀,卻都被師尊婉言謝絕。是以天機觀在江湖上知曉的人越來越少。但不知今日為何對夏宇生如此垂青。
“道長,在下所學乃是治國安邦之策,并非武學。再者,在下如今已二十有余,但并未無任何武學基礎,只怕有負道長美意。”
“夏居士,此言大謬。文可治國,武可安邦。武學不在于殺戮,而在于止武,最末可自保,其次可以行俠仗義,仗手中利劍行遍天下,專管人間不平之事;再次可以安邦定國,以武平定天下。太平之世,文治大有可為,然亂世之中,非武不行。當今王上一統(tǒng)四海,萬民思定,然北戎對我虎視眈眈,侵擾邊境;南蠻一直未曾臣服,割據(jù)自立。東倭以獨處海島之便,聯(lián)合一百零八島橫行海上;還有西疆占據(jù)高點,若用兵我朝,便如猛虎下山,勢如破竹。本朝之內(nèi),門宦叢生,江湖之上,兵爭不止。是以,貧道讓你學武,并非讓你入武道,不過是如同你所學經(jīng)史子集一般,多一門自保的手段,多一份報效國家的能力罷了。”
夏宇生聽完無塵道長一番話,便覺得豁然開朗。從前,他認為治國乃是文人之事,開疆乃是武者之事,如今看來確實太過絕對了。便如當今王上,最先從文,救國不成轉(zhuǎn)而投戎。
“如此,在下便先行謝過道長。”
無塵聽夏宇生答應了,心里暗喜,接著說道,“為武者,要心存仁義之心,切記不能亂殺無辜,妄行不法,更不能為了一己私利禍亂天下。武學一道,博大精深。要謹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可明白?”
“在下明白。”夏宇生恭敬一拜。
到第二日早上,夏宇生早早起來,和清風一起用過早飯之后,便到了三清殿。
無塵道長早已在三清殿等候,整個天機觀實際上是以三清殿為中心,方圓不過數(shù)畝。
“弟子清風拜見師尊。”清風跪下恭敬地給無塵道長磕了三個頭。
無塵道長坦然受之。清風拜完之后,站起來立在一側(cè)。
“學生夏宇生,拜見道長。”夏宇生也恭敬地行了一禮。
“好,宇生,你并未行拜師之禮,因而并非我天機觀弟子,以后這些繁文縟節(jié)便可棄之。”
夏宇生心頭感激,再次道謝。
“今日貧道便先給你介紹一下天機觀,我天機觀開觀祖師乃天機真人。當年天機真人屢試不中,因緣際會之下得到了一本太玄真經(jīng),便照太玄真經(jīng)所載修煉,最終大成,創(chuàng)立了天機觀。數(shù)百年來,我天機觀從不參與江湖爭斗,卻逐漸闖出了自己的名頭。但是,開觀祖師天機真人名言,天機觀者,得窺天機,卻是有違天道,是以天機觀從不曾廣開關門,大肆收徒。但即使如此,天機觀原也比現(xiàn)在要興旺,不過前朝君王昏庸,天下大亂,數(shù)個江湖門派聯(lián)合起來意欲搶我天機觀典籍,是以天機觀遭受數(shù)百年來之最慘失利,雖最終扛過一劫,卻是自貧道師尊以下,天機觀弟子盡數(shù)慘死,師尊也是武功大損,最終傳位于我,閉觀修行。如今幾十年過去,江湖上很少有人再聽聞天機觀了。”
清風和夏宇生對視了一眼才明白,為什么天機觀就師徒二人,原來天機二字有違天道。
“天機觀包羅萬象,世間一切天機皆可從此尋得端倪。經(jīng)史子集自是不必說,便是易經(jīng)雜家也有所涉獵,道學、儒學、佛學,兵家、法家、農(nóng)家、商家、陰陽家、縱橫家,器具、堪輿、相面、陣法、毒術、法術等等都通曉一二,是以江湖上認為天機觀所學無所不包,無所不能。”
夏宇生不禁暗中吞了下口水,甚至有一種拜師的沖動。原來天機觀有如此的底蘊,看來真是應驗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那句話,自己因為無意中撞破了嚴閭珖的事而被嚴府誣陷,杖責趕出,卻是無意中進入了一座寶山,真真的冥冥中自幼天意啊。
“宇生,貧道觀你面相曲直,當位極人臣,然命途坎坷,稍有不慎,便墜入魔道,是以貧道以天機觀傾囊相授。至于你能領悟多少,那是你的資質(zhì)問題。日后無論你是身居廟堂,還是行走江湖,非到緊要關頭,切記不可以天機觀名義行事。”
“是,學生謹記道長教誨。”夏宇生再次一拜。
“好,宇生,從即日起,貧道先傳你天機武學。天機武學又分為掌、拳、腿、劍、刀、斧、戟、錘、棍、暗器等等,所謂是十八般武學樣樣精通,貧道今日便先傳你天機劍法……”
說完,無塵道長伸手隔空一抓,便將三清神像上的劍抓在手里,右足一點,輕縱而出,到了庭院之中,一招四方來儀,便將一套天際劍法使出。
清風和夏宇生趕緊跑出門外,看著無塵道長密不透風的劍法,在腦中不斷回味,手上一直比劃。
就這樣,夏宇生便在天機觀中安頓了下來,忙時自與清風下田,閑時便與清風切磋,過起了隱居一般的日子。只是王上疾病越發(fā)沉重,朝廷危機重重,一場關于王位的爭奪、權(quán)力的重新洗牌在黑夜中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