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jīng)濟學基礎
- 付兵等
- 1762字
- 2020-02-20 19:05:54
思考與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某低檔商品的價格下降,在其他情況不變時,( )。
A.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相互加強導致該商品需求量增加
B.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相互加強導致該商品需求量減少
C.替代效應傾向于增加該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應傾向于減少其需求量
D.替代效應傾向于減少該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應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
2.無差異曲線的形狀取決于( )。
A.消費者偏好
B.消費者收入
C.所購商品的價格
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3.如果對于消費者甲來說,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邊際替代率等于3;對于消費者乙來說,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邊際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發(fā)生下述哪種情況( )。
A.乙用X向甲交換Y
B.乙用Y向甲交換X
C.甲和乙不會交換商品
D.以上均不正確
4.總效用曲線達到頂點時,( )。
A.邊際效用曲線達到最大點
B.邊際效用為零
C.邊際效用為正
D.邊際效用為負
5.消費者剩余是消費者的( )。
A.實際所得
B.主觀感受
C.沒有購買的部分
D.消費剩余部分
6.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上的不同點表示( )。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費的兩種商品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費的兩種商品組合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兩種商品組合比例也不相同
D.效用水平相同,兩種商品組合比例也相同
7.消費者逐漸消費某種商品的過程中( )。
A.總效用在增加,邊際效用在減少
B.總效用和邊際效用都在增加
C.總效用和邊際效用都在減少
D.總效用減少,邊際效用增加
8.隨著收入和價格的變化,消費者的均衡也發(fā)生變化。如果在新的均衡條件下,各種商品的均衡效應均低于原均衡狀態(tài)的邊際效用,這意味著( )。
A.消費者生活狀況沒有變化
B.消費者生活狀況惡化了
C.消費者生活狀況得到改善
D.無法確定
9.如果預算線平行移動,可能的原因是( )。
A.消費者購買的其中一種商品價格發(fā)生變化
B.消費者購買的兩種商品價格發(fā)生不同比例的變化
C.消費者購買的兩種商品價格發(fā)生同比例的變化且發(fā)生同方向變化
D.消費者購買的兩種商品價格發(fā)生同比例的變化且發(fā)生不同方向變化
10.如果一個小包子的邊際效用為5,一個蘋果的邊際效用為10,當二者的價格分別為0.5元和1.2元時,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應該是( )。
A.增加小包子或減少蘋果的消費
B.增加蘋果或減少小包子的消費
C.同時增加或減少二者的消費
D.對二者的消費量不變
二、多項選擇題
1.在分析消費者行為時,無差異曲線的特征有( )。
A.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都不能相交
B.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C.同一個平面上可以有無數(shù)條
D.是一條凸向原點的曲線
2.關于邊際效用理論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邊際遞增
B.邊際遞減
C.總效用達到最大時,邊際效用為0
D.一般來說,總效用取決于消費數(shù)量的多少
3.由于人們對效用的認識不同,就形成了兩種效用理論,即( )。
A.總效用論
B.基數(shù)效用論
C.序數(shù)效用論
D.邊際效用論
4.關于消費者剩余,下列說法不準確的有( )。
A.是實際所得
B.是主觀感受
C.是沒有購買的部分
D.是需求價格扣除實際價格的剩余
5.關于邊際替代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消費者在保持相同滿足程度的前提下,增加一種商品的消費量與必須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量之比,稱為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得
B.邊際替代率遞減
C.邊際替代率遞增
D.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之比等于它們的邊際效用之比
三、判斷題
1.對于同一個消費者來說,同樣數(shù)量的商品總是提供同樣的效用。( )
2.序數(shù)效用論認為商品效用的大小取決于商品的價格。( )
3.無差異曲線是一條凹向原點的曲線。( )
4.消費者均衡就是消費者獲得了最大的邊際效用。( )
5.只要總效用是正數(shù),邊際效用就不可能是負數(shù)。( )
四、案例分析題
老王買雞
星期天老王到農貿市場去買活雞。臨出門時老伴一再囑咐:“不要買太貴的,超過15元就不要買了。”老王很快到了農貿市場,直奔賣雞的攤位。老王隨機問了幾家,都在15元以上。老王想,這比老伴出的價錢貴多了,于是遍地找賣15元一只的活雞。轉遍了大半個市場,終于找到一個小販賣15元一只。老王很高興,正準備掏錢買下,突然聽到不遠處在吆喝:“活雞便宜賣了,12元一只?!崩贤踝哌^去,將雞掂了掂,和剛才的差不多重,只要12元,趕緊掏錢將這只雞買下,心里想:占了3元便宜,今天真是不虛此行?。∮谑牵贤醺吒吲d興地回家了。
分析:試從消費者行為的角度分析老王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