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關于加快杭州“雙鎮”建設的政策建議

杭州市決策咨詢委員會辦公室課題組

杭州市決策咨詢委員會辦公室邀請了浙江工商大學金融學院院長錢水土等專家就大學生創業小鎮、基金小鎮(以下簡稱“雙鎮”)規劃和建設問題進行咨詢論證。專家們分析了“雙鎮”建設的普遍規律和共性要素,剖析了杭州市近幾年大學生創業、創意工作的得失,提出了打造集高端人才、科技創新、技術研發、金融創新為一體的創新創業園區和資本集聚高地的對策建議。

一、國內外創業、金融集聚區的范例及基本特征

大學生創業小鎮、基金小鎮是現代創新經濟發展的一種必然現象,國內外已有類似的成功模式,值得借鑒。

范例一:美國“格林尼治”,一流環境成就世界對沖基金之都

美國康涅狄格州格林尼治鎮毗鄰紐約金融市場,是典型的財富集聚區、對沖基金之都。當地聚集了400余家對沖基金總部,資產管理總額接近2000億美元。小鎮風景秀麗,擁有高級餐廳、停車場和游艇泊位以及設計師商店,注重城鎮規劃和布局,吸引以從事金融投資為主的財富人群,其成功的秘訣在于優美的環境。

范例二:美國“硅谷沙丘路”,集聚資源形成“創業天堂”

美國硅谷沙丘路毗鄰斯坦福大學和硅谷,是著名的私募股權投資集聚區域。這里濃厚的創業氛圍、一流的人才科技資源和充足的項目資源儲備,對投資機構形成強大的吸引力。目前,這里已經匯集了美國60%的風投公司,其成功的秘訣在于高校人才的集聚。

范例三:上海“北外灘”,緊抓機遇構建財富管理高地

借助上海自貿區成立的機會,以構建財富管理高地為目標,虹口區北外灘對沖基金園區為入駐機構提供專業的合作平臺和引導基金、人才激勵、財稅扶持、物業租金、醫療保障等多方面服務。入駐機構還享受一系列由市、區兩級政府提供的優惠扶持政策。目前,園區已入駐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共620家,資產管理規模超過7000億元,其成功的秘訣在于鄰近大都市的區位優勢。

范例四:浙江嘉興“南湖基金小鎮”,借鑒國外經驗打造投資機構集聚地

嘉興南湖基金小鎮毗鄰上海,設置花園式和高層辦公樓、配套商業、酒店、俱樂部、會場、院校、公寓和住宅等多種業態。集聚區借鑒美國“格林尼治小鎮”運作模式,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公私募基金、信托等金融機構。五年來,當地已集聚500多家機構,管理資本超過3000億元,其成功的秘訣在于政策優惠。

以上成功的范例各有其因,但都有其內在規律。分析以上創業、金融集聚區建設經驗,具備以下四個核心要素和基本特征,缺一不可。

1.完善的創業環境

上述區域具備廣闊的專用場地、便利的交通布局、優越的人文生態、豐富的生活業態,區域內還提供優惠的居住條件和完善的現代商貿服務,形成了人性化的生產生活環境和配套服務體系。與現代大都市相鄰,構建動靜相宜的人文居住創業環境。

2.良好的產業生態

上述區域毗鄰創業、金融高地,資金量充沛,形成了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資源集聚優勢。因地制宜的產業優勢與合理的布局規劃、有效的扶持培育相結合,實現科技創新成果孵化、產業推廣轉化的鏈接,整體發展態勢明顯。

3.合理的政策體系

上述區域均在環境營造、稅收、貸款、保險、教育等方面實行政策扶持,降低入駐企業和機構創業成本,上海和嘉興還對管理權限適度下放,優化審批流程。

4.集聚的人才資源

上述區域均與眾多高知名度的高教園區、大專院校以及相關科研機構、人才組織展開合作,區域科創和金融人才儲備充沛。規模化運作確保了人才資源高度密聚集,形成科研人才研究與創業的高度融合。

二、杭州創業、創意集聚區建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雙鎮”建設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但杭州近幾年已進行類似的探索和實踐。杭州積極發展市場潛力大、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帶動力強的新興產業,相繼出現了一批金融集聚先導區。其中以江干區筧橋賽博創業工場、濱江區白馬湖生態創意城等較為典型。尤其是江干區筧橋鎮大學生創業園已成為全國知名的大創基地,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在環境營造、產業布局、資金支持、設施建設、平臺培育等核心要素上不夠完善,尚未發揮出“1+1>2”的集聚效應。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問題一:“拎包入住”的創業環境尚未形成

“雙鎮”區域內城、鎮、社區等IT系統和Wi-Fi局域性信號沒有形成24小時局域性覆蓋;周邊缺乏高品質、生態自然的現代社區環境和現代商貿服務支撐;直接服務于創業就業的教育、休閑、娛樂等配套有待完善,難以滿足各類創業人才的精神文化需求;區域內及附近道路、綠化、水體等環境有待進一步整治。

問題二:適應生產生活的生態鏈不完整

“辦公、居住、休閑三位一體”的環境和交通等設施配套缺乏完善,生產生活和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撐不健全,各類龍頭、小微等科創和金融企業、中介機構及人才的引進及集聚等問題沒有形成制度化,好項目缺乏挖掘,產業資源缺乏整合,難以將智力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整體入駐生態沒有系統形成。

問題三:結構布局有待合理化

金融集聚區主要入駐機構為股權投資公司、銀行和中介服務機構。創業園區主要入駐機構為電子商務、智能硬軟件、通信技術、物聯科技、信息服務和創意設計企業(機構)。目前,諸多入駐機構布局分散、隨意,功能分類無序化。

問題四:區域性扶持政策不夠完善

辦公場地及住房補貼、貸款與投資、培訓培育、稅收與退出獎勵等政策之間缺乏有效銜接;不少政策服務與實際項目運作分離;專項扶持資金缺乏統一管理與規范化配置;資金統籌和項目運作優勢不明顯;審批程序煩瑣、耗時長短不一,總體效率不高。

問題五:科技創新和金融人才集聚有待加強

“科技創新和金融資本集聚高地”在其打造過程中,始終面臨人才匱乏的困擾,當前尤其缺乏科技研發、金融管理、資金運營和培育服務類中高端創新創業人才。部分高校的科技創新人才、金融人才培養模式和師資力量相對落后,理論多、實踐少,普遍存在創業觀念偏差、經濟管理知識匱乏等問題。這一現狀直接影響了園區研發和成果轉化能力,制約了產業集聚和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三、推進杭州“雙鎮”建設的對策建議

專家認為“雙鎮”的概念與一般“小城鎮”有一定的區別和聯系。小城鎮是一個行政區域的概念,而“雙鎮”建設更多的是一個集成和平臺的概念。它除了依托小城鎮的鄰近都市區位優勢、現代社區、商貿服務和歷史文化等元素外,要更多地做集合、集成的文章。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一:合理規劃布局生態產業圈層

以構建杭州“半小時交通圈”為基礎,將倉前、余杭、塘棲、筧橋、雙浦、九堡、瓜瀝、轉塘、湘湖等城鄉接合區域作為試點先行區;根據不同類型的產業特征、優勢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規劃,避免一哄而起,同質競爭;整合各區塊運營資源,吸引國內外一流的私募、資產管理、租賃等金融及科創機構,同時引進法律、審計、研究、咨詢等機構,帶動產業集聚,形成以電商、通信、數字、軟件、物流、研發、基金、投資等信息經濟為主的產業格局。同時,要加強統一規劃、借力使力,與各區縣建設的重點產業園區相結合,如余杭區的未來科技城、錢江經濟開發區,西湖區的“云棲小鎮”、國家大學科技園,蕭山區的智慧城鎮示范園等。要把“雙鎮”建設與杭州已實施的副城組團建設、小城鎮建設、“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工作結合起來,打造宜居、宜業的創業創新高地。

建議二:建立“一站式”配套服務的創業環境

應注重創業規劃與生活服務相配套。可聯合院校、科研組織與科創、金融類企業設立專職培育機構和項目評估委員會,提供注冊、財稅、法律、資金、人才、開發等服務;定期邀請企業家、投資人、精英團隊開展創業培訓與講座、峰會和論壇,做好創業氛圍引導;整合現有住房等資源,構建融“居住、辦公、教育、娛樂、醫療”等多個要素為一體的辦公生活環境,適當規劃建設一批公共租賃房和相關配套設施,切實解決大學生創業群體的多種需求,為創業者提供“拎包入住”式的環境支撐。

建議三:創建創業就業與人才培育模擬基地

依托杭州高校、科研機構及龍頭企業的人才及產業資源優勢,借鑒“硅谷咖啡館”的模式,培育“人才+引導+項目+資本+政策”的模擬基地;優化師資隊伍建設,駐點開設院校課程、興趣培訓、企業招聘會及交流論壇;協助創業投資者及企業了解發展動態與政策,發揮產業、資金、渠道、資源、環境、政策、人才、院校等多重優勢。

建議四:打造以信息為支撐的“融資融智”平臺

由政府主導,構建區域網絡管理服務平臺,為入駐企業及金融、中介機構提供IT網絡系統支持與Wi-Fi區域信號全天覆蓋。如此,業務運作、數據收集與分析、企業日常管理、運營資源元共享等內容都可呈現于系統中,能夠規范管理與服務的方式,提高溝通與管理的實效,使得基礎設施可控,資源實時監控,系統維護便捷,使運營管理邁向信息化、網絡化,體現融資融智的運作優勢,以及環境、政策、人才、院校等多重優勢。

建議五:提升科創金融產業的“抱團”優勢

借鑒智慧經濟“六大中心”的建設,發展電子商務、咨詢服務、通信技術、數字信息、動漫設計、對沖基金、軟件編程、股權投資、物聯科技、互聯網金融、數字醫療、科技金融等產業,引入銀行、會計、律師事務所等金融投資、私募與資產管理機構,成立基金研究院,形成“專而精”的金融集聚業態,呈現跨越式發展。

建議六:通過市場競爭與合作發揮集聚效應

積極聯動省、市、區三級,發揮政府支撐、基金引導、創業者引領作用,構建由政府主導的公共配套服務、信息支撐網絡、創業輔導體系、資智融合平臺、資源整合機制五個層級遞進、有機集合的系統,讓創業者和金融機構通過市場競爭參與合作,構建“智慧+資金、創新+政策、市場+服務”的運作模式,形成融合發展、優勢互補的機制。

建議七:完善以資金分級獎勵為主的政策扶持

對照省、市、區現有政策,按照“統一、規范、分級”的原則,明確以稅收、資本規模、辦公住房、人才招引、信貸等資金獎勵、補貼為主的政策支撐。

對基金小鎮的建設而言,可設立以下獎勵。

(1)資本追加獎勵

建議對于私募證券、信托等基金管理資本達到20億元以上的給予0.1%的獎勵,對成立3年內直接股權投資額度達到其注冊資本(出資金額)30%以上的,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獎勵。

(2)規范LP(有限合伙人)退出額度

建議按照企業實繳稅收地方留存部分的二分之一給予獎勵。

(3)企業營業稅

實行按其實繳稅收地方保留部分給予逐年遞減的獎勵返還。

(4)個人收入調節稅

建議對高端人才工薪及分紅所得個人收入調節稅按實繳稅收地方留存部分的三分之二給予獎勵。

(5)人才招引

參照杭州以往中高端人才引進政策與機制,加大落戶獎勵、購房補貼、住房補貼力度,解決子女入學等教育配套問題。

(6)人才租房

對設立的股權投資(管理)企業而言,私募證券基金管理資本規模達億元的,可以企業名義申請人才租房補助。

對創業小鎮的建設而言,可設立以下獎勵。

(1)風險信貸

做好資金配套支撐,引進信貸、融資機構,為有融資需求的大創項目提供信貸資金。項目稅收獎勵。對上一年度實繳稅收超過50萬元的大創項目,前3年內逐年給予實繳稅收地方留存部分80%、70%、60% 逐步遞減的獎勵。創業培訓補助。對入鎮的大學生、畢業生參加創業培訓、論壇等活動,經認定給予一定比額度的補貼。

(2)創業服務機構補貼

培育引進專業服務機構,提供全程、廉價的專業服務,政府以“服務購買”進行財政補貼。對于已落戶的大創企業和繳納“五險一金”的本科、碩士、博士企業創業者給予一定面積和數量的,依次遞減的租房及補貼。


附:課題組成員

執筆人 沈金華 李艷 俞春江

課題參與專家 孫元 浙江工商大學企業組織與戰略管理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

李正衛 浙江工業大學經貿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

余亦武 浙江天堂硅谷資產管理集團創業投資部副總經理

陳榮達 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教授

金通 浙江財經大學科研處副處長、教授

錢水土 浙江工商大學金融學院院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达县| 吉林省| 沐川县| 闸北区| 侯马市| 栾城县| 积石山| 清远市| 色达县| 左权县| 长寿区| 兴和县| 盐源县| 阳曲县| 莎车县| 彭州市| 长阳| 台南县| 治县。| 信宜市| 临沭县| 盐津县| 卢龙县| 双辽市| 遂川县| 林周县| 隆子县| 靖宇县| 洮南市| 临安市| 华安县| 花垣县| 绵阳市| 定陶县| 纳雍县| 凤城市| 会东县| 荆州市| 唐海县| 麻栗坡县|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