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犯罪偵查學的研究對象及體系

一、犯罪偵查學的概念及其性質

犯罪偵查學(science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又稱刑事偵查學或犯罪對策學)是以實現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任務為目的,專門研究如何查明案情、搜集證據、查緝犯罪人的方法、措施以及技術手段的一門應用性法律學科。周應德.中國大百科全書(法學卷.犯罪偵查學分篇).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4.127.

目前,我國的法學界和司法業務部門基本上認為犯罪偵查學是法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隸屬于刑事法學的一個部門學科;但也有少數學者以為它應歸屬警察(或公安)學科體系。之所以將犯罪偵查學的性質定在法學研究的范疇內,一是因為它是為實現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任務而服務的應用性學科;二是因為它著重研究如何依法取證來揭露犯罪、證實犯罪人,其立足點是司法活動,并非純屬警務活動;偵查,是刑事訴訟活動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因此“任何偵查行為都是訴訟行為”。鄒明理.偵查學.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2.當然,也有人認為它是一門法律邊緣學科。所謂刑事法學,即由刑法、刑訴、刑偵三個“鐵三角”構成的部門法學。自我國教育部近期將“公安學”列為一級學科后,有學者認為“刑事偵查學”可以上升為二級學科的地位;而以往多數學者則將“刑事偵查學”視為隸屬于“訴訟法學”的三級學科。

二、偵查與偵察、犯罪偵查與刑事偵查

我國的學術界對“偵查”和“偵察”兩個術語概念上有不同見解。一些學者非但認為“查”與“察”的字義及其起源存在差異,并且認為“偵查”是一種公開的司法行為,是刑事訴訟法律調整的取證措施,屬一般性偵查活動;而“偵察”則指秘密的調查行為,是按憲法規定由行政法規調整的取證措施,其活動內容既包括對公開的犯罪嫌疑人又包括對隱蔽的犯罪嫌疑人的偵查,既有對犯罪行為實施完畢的案件偵查,又有對預謀犯罪案件的偵查;它僅指公安機關(含國家安全機關)進行的特殊偵查活動。

但更多的學者認為,如此區分“偵查”與“偵察”的概念,從法律的角度看既不科學,也無必要。尤其在訴訟程序中根本沒有必要區別“偵查”和“偵察”,凡是偵查機關都有權依法使用公開或秘密手段進行偵查取證活動;采用何種手段實施偵查,往往取決于案情的客觀需要,并非根據案件管轄的機關。將“偵查”與“偵察”定義為兩種不同的權力有悖于法理,法律賦予偵查機關的偵查權是等同的,任何法定的偵查機關均享有同樣的偵查權。必須強調指出,偵查管轄權與偵查權的概念不同,偵查權的適用范圍與偵查手段的運用也不是一回事。偵查活動是司法行為、訴訟行為,因此必須嚴格依法行事;偵查的概念與措辭,同樣應嚴格遵循法律的規定。

犯罪偵查(criminal investigation),又叫“刑事偵查”或“偵查”,是指偵查機關在刑事訴訟活動中,為了查明案情、搜集證據、查緝案犯,依照法律進行的專門調查工作和有關強制性措施的總稱。犯罪偵查是一個法律概念,它具有四個基本特征:

(1)犯罪偵查是主權國家的重要職能之一,它只能由法定的偵查機關行使;其他任何機關、社會團體或個人都無權實施偵查活動,否則就構成違法行為。

(2)偵查活動的內容與方式是法定的,即依法進行的專門調查工作和相應的強制性措施。例如,勘驗、搜查、辨認、詢問、訊問、監視、拘留、逮捕等。

(3)犯罪偵查是一種司法行為,無論是公開抑或秘密的偵查活動都必須依法進行,不得濫用。

(4)偵查是刑事訴訟必經的一道程序,也是起訴和審判的基礎。倘若未經過偵查取證活動來揭露犯罪人,那就無法提起公訴;假如在偵查階段,辦案質量不高,證據不足,那也會使起訴和審判工作受挫。

三、犯罪偵查學研究的對象與體系

(一)偵查學的研究對象

任何一門科學都有其特殊的研究對象,它是該學科建立的基礎,也是區別于其他學科的依據。犯罪偵查學研究的對象是偵查活動的規律和方法。

犯罪偵查活動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活動,其中包括偵查主體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它有其自身的規律。例如,偵查主體的思維活動規律;認識犯罪及其對策規律;調查取證活動的規律;適用偵查技術和措施的規律;在各類犯罪案件偵查過程中,運用各種策略和方法的規律,等等。如何發現并認識這些規律,正是偵查學所研究的。只有通過理論學習和偵查實踐,才可能掌握這些規律;只有真正掌握了偵查活動的規律,才能夠提高偵破刑事犯罪案件的工作效率。

(二)偵查學的體系

犯罪偵查學隸屬于法學體系,它是刑事法學中的一個部門。現代刑事法學的三大支柱學科:刑法學、刑訴法學、刑偵學都是研究如何同犯罪做斗爭的法律科學。它們分別從不同角度和側面研究控制犯罪現象的理論對策與實踐方法,雖然它們的基本任務與目的相同,但因各自研究的對象和體系差異,從而形成功能互補、相輔相成的學科群。刑法學主要研究犯罪構成的理論以及對各類犯罪的定罪量刑等問題;刑事訴訟法學側重研究辦理刑事犯罪案件的程序及其基本原則;刑事偵查學著重研究偵查犯罪活動的規律與方法以及如何提高偵查破案的效率。三者的共同任務都是研究如何合法、有效、及時、準確地揭露犯罪,懲罰罪犯;因此倘若法學體系內缺少其中任何一個學科,同犯罪做斗爭的任務就難以實現。

我國犯罪偵查學的理論體系是經歷半個世紀的司法實踐不斷發展而完善的。偵查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是偵查原理、偵查技術、偵查措施和偵查方法,它們也是偵查活動規律和方法的具體化;換言之,這四個方面內容構成了犯罪偵查學的理論體系。

(1)偵查原理。這部分內容主要闡明犯罪偵查學的基礎理論。譬如,偵查學的發展史;偵查學與其他相鄰學科的關系;偵查學的研究對象及其體系;犯罪偵查的任務、方針和原則;偵查機構與偵查人員;同一認定理論;刑事犯罪案件偵查的管轄等基本法律知識。

(2)偵查技術。這部分內容主要介紹在偵查破案過程中,為了獲取各種犯罪證據而常用的記錄技術、勘驗技術、鑒定技術和手段。譬如,犯罪現場照相和繪圖;手印勘驗與鑒定;足跡勘驗與鑒定;工具痕跡勘驗與鑒定;槍彈痕跡勘驗與鑒定;聲紋鑒定;DNA鑒定;文書檢驗及其他痕跡、物證勘驗和鑒定等。

(3)偵查措施。即偵查機關為了揭露犯罪事實、證實犯罪人依法采用的公開或隱蔽的偵查取證手段。譬如,勘驗、檢查、詢問、追緝、堵截、通緝、通報、辨認、偵查實驗、跟蹤、守候、監聽、監視居住、搜查、扣押、特情耳目、拘留、逮捕等。

(4)偵查方法。即以偵查原理為指導,根據具體案件的特點,將偵查技術、偵查措施、偵查策略綜合應用于專案偵查的模式。理論上也可以將偵查方法分為犯罪案件的一般偵查方法和個案偵查方法兩種。

在普通刑事犯罪、職務犯罪、特務間諜犯罪這三種類型的案件中,由于其犯罪主體和犯罪手段不同,因此采用的偵查步驟、偵查技術、偵查措施、偵查策略和方法等亦有較大差異,選擇的偵查途徑有所區別。對于普通刑事犯罪案件,多數選擇“由事到人”的途徑開展偵查;少數案件是“由人到事”開展偵查。職務犯罪和間諜特務犯罪案件,卻多數選擇“由人到事”的途徑進行偵查;少數案件則是“由事到人”進行偵查。凡偵查途徑類同的案件,所采取的偵查步驟和方法也基本一致。例如,對于間諜制造的破壞性犯罪案件、普通刑事罪犯的殺人或縱火案件、國家公職人員玩忽職守造成的重大責任事故案件、普通刑事罪犯實施的爆炸或投毒案件,一般采用的都是“由事到人”的偵查途徑。再如,對于特務派遣案件、貪污犯罪案件、販賣毒品案件這三種不同類型的案件,因其偵查途徑都是“由人到事”,故它們的偵查步驟與方法也基本相似。

從犯罪偵查學的體系反映出這門刑事法學的獨立學科具有綜合性、技術性、實用性強的特點,其內容涵蓋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研究成果,因此蘊含著旺盛的學科生命力。

(三)偵查學的分支學科

雖然犯罪偵查學是一個獨立的刑事法學部門學科,但其實該學科又包容著許多分支學科,它們彼此相輔相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子學科群體。偵查學的分支學科主要有:

偵查邏輯學:專門研究形式邏輯的思維方式、規律及方法在犯罪偵查活動中具體運用的科學。

偵查心理學:以普通心理學的原理為基礎,專門研究如何掌握并調節偵查主體和偵查客體的心理活動規律,并適當地運用于偵查破案實踐的科學。

偵查語言學:以普通語言學的原理為指導,專門研究偵查主體和偵查客體的語言現象規律與特點,并應用于偵查破案實踐的科學;如“犯罪嫌疑人的言語識別”“詢問語言”“訊問語言”等。

偵查情報學:根據現代情報學的理論和技術,專門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儲存、傳遞、管理、檢索應用犯罪偵查情報的科學。

偵查管理學:根據管理學原理,專門研究如何建設、管理偵查機構和偵查隊伍,指揮、協調偵查破案活動,保障、實施犯罪偵查的后勤服務等規律與特點的新型管理科學。

此外,還有“現場勘查學”“偵查策略學”“預審學”等分支學科。盡管上述子學科的理論基礎和研究對象有所不同,然而它們均為“揭露犯罪、證實罪犯”的總目標服務,是“研究偵查活動規律和方法”的輔助性學科。

四、偵查學與鄰近學科的關系

(一)偵查學與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

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刑事偵查學是在不同的層面和環節上研究跟犯罪做斗爭的科學。雖然它們各自研究的對象不同,互相不能取代,但三者的許多內容關系密切,其目標是一致的。刑法,是犯罪偵查學研究立案、案件分類管轄、破案的理論基礎和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是犯罪偵查學研究辦案程序、偵查活動的法律依據。雖然國家以刑法規定來懲罰犯罪人,以刑事訴訟法規定追究犯罪人罪責的程序,但僅依靠這兩部法律,根本不能實現對罪犯的懲罰;因此需要偵查學等工具性學科協助履行有關法律規定。偵查,是實踐刑法的前提條件,也是刑事訴訟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只有依法偵查,才能保證破案的質量。將偵查活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統一起來,是實現偵查職能的關鍵因素。

(二)偵查學與犯罪學、犯罪心理學

犯罪學是研究犯罪成因、犯罪形態、犯罪規律、犯罪特點、犯罪手段、犯罪趨勢、犯罪預防、犯罪矯正以及對犯罪現象進行綜合治理的一般規律和方法的科學。偵查學和犯罪學有一些共同的研究內容,可以互相借鑒、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但是兩者研究的目的和側重點有所差異。前者研究犯罪成因、犯罪規律、犯罪手段、犯罪特點、犯罪趨勢等內容,主要為了加強偵查基礎業務建設、制定偵查戰略部署、及時更新偵查手段和對策;后者研究的這些內容,則是為擬訂不同時期的犯罪綜合治理戰略方案、研制預防犯罪的社會方法與對策等服務。然而,兩者在維護社會秩序、控制犯罪活動的目標上是一致的。

犯罪心理學是研究犯罪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特點及與其行為之間關系的科學。研究犯罪人的心理活動規律與特點,往往需要依靠偵查技術(如:測謊)、偵查措施(如:訊問)和方法來揭示。另外,對犯罪人心理活動規律特點與其行為關系的研究成果,反過來又能更有效地揭露犯罪、證實罪犯,可以豐富和發展偵查學理論,提高偵查破案的效率。可見這兩門學科之間的關系也十分密切。

(三)偵查學與法醫學、物證技術學

法醫學是應用醫學、生物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的理論與技術,研究并解決司法實踐中涉及尸體、活體、人體生物組織檢驗等各種與法律有關的醫學問題的科學。雖然偵查學與法醫學是各自獨立的學科,兩者之間不存在從屬或包容關系,但它們之間還是互有聯系的。法醫學的檢驗和人體鑒別技術廣泛地應用于殺人犯罪、強奸犯罪等案件的偵查工作;偵查學的實踐與發展也離不開法醫學研究成果,以利進一步完善偵查措施和手段。譬如,法醫臨床學、法醫人類學、法齒學等都是偵查學研究人身傷害、性犯罪之類案件偵查方法的重要內容。

物證技術學是以自然科學理論為基礎,專門研究如何應用各項科學技術來解決案件中有關物證問題的一門學科。西方國家把法醫學與物證技術學融合在一起,稱之為“法庭科學”;在我國的司法理論和實踐中,習慣上將這兩者分離,甚至有人將物證技術學視為一門自然科學與法學交叉的邊緣學科。孫言文.物證技術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8.

犯罪偵查學與物證技術學的關系十分密切,因為偵查取證必然需要偵查技術,必須研究物證;而司法實踐中大量的物證鑒定是為偵查工作服務的;所以它們研究的內容有許多共同之處。但是偵查學研究物證技術側重于發現、收取物證的程序,識別、分析物證的方法,以及對物證鑒定結論的審查和運用等方面。物證技術學則側重研究如何有效地發現、鑒定物證的基本原理、技術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當代的偵查人員、鑒定人員及其他司法人員,必須具備并掌握犯罪偵查學和物證技術學知識,才能勝任辦理刑事案件。

此外,偵查學還與社會學、哲學、邏輯學、語言學、證據學、倫理學、司法精神病學等相關學科研究的內容有聯系。總之,犯罪偵查學作為一門多學科融會而成的應用型法律邊緣科學,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目前,很難說哪一門自然科學是與犯罪偵查無關的。可見,犯罪偵查學是在廣泛汲取并運用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基礎上,不斷繁榮發展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黎县| 呼图壁县| 开封市| 建水县| 东兴市| 射阳县| 昌都县| 九江市| 溧阳市| 图木舒克市| 金阳县| 美姑县| 商都县| 蒙山县| 五峰| 太康县| 车致| 石楼县| 德令哈市| 宜黄县| 博湖县| 宣化县| 七台河市| 安阳市| 新宾| 云安县| 资中县| 澎湖县| 米林县| 巴林右旗| 如皋市| 福清市| 赤壁市| 济源市| 衡阳县| 濮阳市| 方城县| 崇礼县| 正安县| 灌南县| 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