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爭奪代理
- 明朝奸商
- 我家二姑娘
- 2610字
- 2020-01-23 03:03:09
自古便是,有錢能使鬼推磨。
何況是活生生的人,一幫連飯都吃不飽的窮人,什么禮義廉恥,什么同鄉情誼。
都是狗屁,自從任務大廳的獎勵如實發放并保證沒有后顧之憂。
接連被絞殺和抓捕的天道盟成員,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鄰里鄉親舉報的,許多還是枕邊妻酒中友。
除了各地十幾人或幾十人不等的小團練,還衍生出一個新的職業,獵人。
只是此獵人非以前山上打獵的獵人,而是以獵殺人頭換賞金的獵人。
一時間各地剿匪聲連綿不斷,官府只需要做做樣子過來收尾便可。
銀子是紅河公司出的,功勞還是他們的,做的好上頭也重視此事,說不定還能升遷,何樂而不為。
許多賞金獵人化作貧民或潛入或埋伏各天道盟活躍地,這可害苦了天道盟的盟主尹江。
這段時間被舉報已經是損失慘重,好不容易吸收進來的成員,結果兩三次都因為是奸細,直接整個分舵都被一鍋端。
這讓整個天道盟再不敢輕易吸收人員入會,而且天道盟的名聲已經臭了,許多人也都萌生退意。
當初那些江湖綠林果然還是不靠譜的,在紅河公司高額的賞金下,調轉槍頭搖身一變,變成剿匪的小團練。
紅河公司說了,可以將功補過,既往不咎。
最輝煌時近五六千多人的天道盟,被紅河公司的一套亂拳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他已經不知道自己一手創建的天道盟還有多少人,反正他的身邊只有最信的過的二十來人。
與其他地方的人也是斷了聯系,如今他誰也信不過,日夜寢食難安。
紅河村周邊在猛烈的剿匪之下恢復久違的熱鬧,走在路上如今比天道盟興起之前更安全。
或者說很久沒這么放心過,現在連小偷小摸的賊人都不敢冒頭了,一被舉報,大部分都會給當成天道盟的匪徒換賞銀送到官府。
一時間市鎮清明,路不拾遺,市痞無癩要么改邪歸正,要么干脆加入聯防隊或團練,維持秩序和打擊盜搶。
紅河村的批發生意又紅火起來,許多積壓的貨物被小商小販們低價批發,組隊運到更遠的地方沿街叫賣。
各工坊各工廠停工或減產的期間,陶成和陶然不僅將人力投到研發新產品,每個產品的工序也調整的更細致。
紅河村的竹器,藤器,漆器和陶器分出了近百多個專門的工廠。
在這個艱難的期間,紅河工廠的商品變得成本壓的更低,質量提升的更好,生產效率也變得更佳。
第四代的骨瓷終于達到了李崇文的基本標準,第五代的香皂產品也大致有了后世的一些樣子,只是成本依舊居高不下,除非從哪里得到大量低廉的材料。
第二屆紅河博覽會如約舉行,在房價日益上漲的京師城區,京商商會的占地面積算是非常奢侈的。
京商商會的一樓在第一次博覽會就作為展廳,如今更是設施完善,基本符合這個時代的高端大氣上檔次。
紅河首次博覽會不僅打開了大明商人的經商新模式,組建行會,各行集中的批發市場,各地特產展銷會。
還拿出了諸如精鹽代理模式,那時的長蘆還只是一個產量低品質差的鹽場,短短半年的時間,紅河公司就砸進入大額的投入,讓每個代理商都刮目相看。
長蘆鹽區風多雨少,日照充足,海水蒸發快,含鹽量高,是優良鹽場。
由于紅河公司的研發推廣,制鹽技術發生重大變化,延續數千年的淋鹵煮鹽為曬鹽所代替。
此法不受柴薪限制,降低成本,便于擴大生產規模,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鹽的質量。
如今長蘆鹽場的改造已初見成效,蘆鹽質優價廉,關鍵是量大充足,只要在紅河公司的統一售價要求下,賣多少都是不受限制的。
以前的私鹽販子要么正大光明的開店走街賣蘆鹽,要么并入華運交通公司的運輸隊。
紅河公司壟斷的蘆鹽和登萊精鹽的生產,又由華運交通這個分公司承包了鹽運的管理。
北方鹽業這么大的蛋糕,紅河公司一家吃獨食勢必會引起眾憤,就算背后站著的是當今皇帝也沒用。
鹽利巨大,參與其中的商人官宦從業者何其多,便是兩淮鹽商,根基深厚,也不敢隨意改變整個鹽業的規則。
紅河公司一次就壟斷生產和運輸,只好以代理的方式把銷售全盤讓出去,為了能合理的分配這個巨大的市場,第一屆博覽會便是埋在新規則的種子。
如今種子到了發芽生根的合適時機,之前有認籌過代理資格的人,統一都被邀請到蘆鹽的競拍會場。
如果說第一屆博覽會的亮點是行會各地特產和批發市場,那么第二次的博覽會全程都是各種工業區商品推廣和其代理權競拍。
最重要的蘆鹽代理權競拍無疑是最火爆的,其他的新產品大多是按省級代理,再由省級的代理自己去拆賣州府代理權。
蘆鹽和精鹽的代理權直接就是一個州一個府的由大家競拍,所有競拍到經營權的人,便是蘆鹽或登萊精鹽代理商。
華運交通公司未來都會直接將鹽運到其州府,以極低的價格批發并保證區域內沒有第二家經營者。
經過各種生產運輸成本計算,銷售一擔蘆鹽的利潤是以前的兩倍,而且免除了各種風險和競爭的后顧之憂。
只要拿下代理權,在當地設置一個大的批發市場,那些店商和走商自然會被吸引過來,蘆鹽的質量更優價格更穩定。
連最麻煩最容易出亂子的運輸都不用管,等同每日就是數數銀子的生意,誰不想做。
代理商之間的競價紅河公司只是作為一個主持,其中利益如何分配,其背后勢力的交涉就不關他的事了。
讓李崇文意外的是,經過前期幾個熱場的商品代理權競拍,蘆鹽的競拍價十分冷靜,似乎已經協商好了一樣。
硝煙總是在戰場之外的地方彌漫,競拍的銀子全都是用于當地剿匪和疏通道路的建設,李崇文沒想過多要,就像這次足足拿出四十多樣商品的代理權。
目的就是分散掉改變鹽業經營新規則帶來的后遺癥,那些以前靠著吃鹽利的商人和勢力,紅河公司占了你們的,會從其他地方加倍補償給你。
至于那些上不了臺面,還不愿意接受新規則約束的私鹽販子等,統統以剿匪的名頭,把這些競拍的銀子放一半到任務大廳,多的是各地小團練和賞金獵人找他們的麻煩。
所以說,能用銀子解決的問題,對紅河公司來說都不是問題。
除了各州府蘆鹽和精鹽的代理權,這次西山工業區拿出的新產品也是讓人眼前一亮。
比如夏日用于驅蟲殺蚊的蚊香,點燃一盤足以讓整晚安睡,這是化學組的新成就,為了持續生產,在南方已經規劃種植菊園。
比如曾經的御用之物,華潤公司新一代的香皂,鹽場改造成功,崇禎皇帝終于把華潤的香皂工廠生產權歸還給紅河公司。
或者是像沙發、衣柜、新式可拆組的家具等,各種各樣備受京師百姓喜愛的新式鐵制工具,量產服裝品牌。
華服旗下在西山工業區開了幾個全是女人的工廠,分別從紡紗織布到最后的裁剪設計和成衣。
除了華聯百貨的店鋪,一種新的不需要量體裁衣就可以按大小碼直接購買的成衣店慢慢向整個京師擴散。
這些懸掛著海瀾之家、淑女坊等招牌的成衣店按各自品牌的風格和定位,逐漸取代著一成不變的裁縫店。
第二屆紅河博覽會,拿出了足夠多的市場同所有人共享,紅河公司除了在京師,也開始用代理商的姿態,一朝名聲遍布整個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