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伙創業:合作機制+股份分配+風險規避
- 曹海濤
- 5152字
- 2019-07-01 11:02:01
2.2 吸引合伙人的四種方法
“良禽擇木而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酒香不怕巷子深”這些俗語都說明了內在素質的重要性。想要充分地吸引合伙人的注意力,就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建立自身的優勢。具體來講:第一,要為公司構建一個清晰的愿景和核心的理念;第二,要尋找或創建一個開源的項目;第三,要建立完備的社交媒體;第四,要對潛在聯合創始人進行測試。只有這樣,創業者才能夠更有效地吸引到合伙人。
2.2.1 為公司構建一個核心理念
通過對眾多成功創業公司的實踐經驗進行總結,我們發現,能夠高瞻遠矚地進行遠景規劃,并能腳踏實地落實的公司,在后期的發展中都有超強的后勁與爆發力。
清晰遠大的企業發展目標能夠讓合伙人心向往之,能夠起到鼓舞精神的作用。團隊創始人在尋找合作伙伴時,一定要將自己的美好愿景向合伙人展示出來,這樣大家就會被鼓舞,有了明確的奮斗方向,從而就會和創業者齊心合力,共創事業。
制定清晰的愿景,要求創業者公司要有一個明確的核心理念。這個核心理念如同強有力的黏合劑,能夠協調組織關系,凝聚組織人員的力量。
創業公司的核心理念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核心價值觀和核心宗旨,如圖2-4所示。

圖2-4 創業公司核心理念構成的雙要素
核心價值觀是創業團隊最重要的信條,是要永遠遵循、銘記于心的信仰。公司內部的核心價值觀本身要具備崇高的意義,這樣才能夠吸引合伙人,同時還能夠對內鼓舞人心,對外使自己受到客戶的青睞。
核心宗旨是創業團隊存在的理由。核心宗旨就像地平線上的啟明星,能夠昭示創業團隊的發展動機,推動創業團隊不斷進行變革。
在自主創業隊伍不斷壯大的時代背景下,一個創業者必須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清楚創業公司的宗旨,這樣才能夠吸引優質的合伙人,并為團隊留下優秀的人才。
2018年年初,四川省樂山市的張志偉和李慧群合伙開了一家餐館。張志偉有一處面積較大的門面房,而李慧群曾經做過高級餐廳的大堂經理,深諳餐館的運營之道,可是他們卻缺一位掌勺的大廚。因此,他們便打算招募一位優秀的廚師合伙人,這樣一方面可以保持后廚人員的穩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出一系列好吃不貴的特色菜肴,增加客流量,獲得盈利。
為此,他們通過獵頭公司找到了一位名為張志和的大廚。
張志和聽了獵頭人員的描述后,便決定和兩位餐館創始人進行深度交流。
在見面后,張志偉便直接說出了他的心聲:“我們要辦一家讓食客放心的餐館。我們的餐館要有四川特色,要健康,要好吃不貴。我這個人也比較愛品嘗地方特色美食,但是我發現,近些年來,特色已經不再成為特色了,各種地方特色美食成為了共性的吃食,商業化的開發使特色美食失去了原有的風味。我們是四川人,就要繼承四川美食傳統,做地地道道的四川菜。把瀕臨失傳的川味美食重新做出來,供大家享用,同時要懂得開發新的川味小吃。賺錢是我們的一個目的,但創新川味美食,為食客提供優質服務才是我們餐館的核心理念。”
而張志和也熱愛研究川味美食,對他的觀點非常贊同,所以他們一拍即合,順利地成為了合伙人。在后來的合作中,他們一直踐行創立餐館的核心宗旨,為餐廳顧客提供了各類優質服務,因此將餐館經營得風生水起。
建立核心理念能夠更好地吸引到優質的合伙人。同時,創業團隊建立富有正能量的價值觀,不僅能夠保證其不違背社會道德,還能使正能量在社會蔚然成風;具備核心宗旨,能夠讓創業團隊不忘初心,在理想的指引下越走越遠。
2.2.2 尋找或創建一個開源的項目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也許有時創業者費盡心機,仍然不能說服一名心儀的人加入他的創始團隊,成為他的合伙人。可是有時,一些無意之舉卻能夠獲得意外的收獲。
尋找或創建一個開源的項目,往往能夠讓創業者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人,而在這類人群中,創業者往往會在不經意中找到最合適自己的創業合伙人。
尋找或創建一個開源的項目,最好的方法是進入一個社群。在社群中,創業者既要能夠找到與自己有著相似的背景、經驗以及愛好的群體,也要能夠用最短的時間找到與自己脾氣、秉性、想法相投的人群,并從中挑選出與自己最能達成默契的搭檔。
在“全民創業”的時代浪潮之下,最能集思廣益的社群便是各類眾創空間。如果創業者還沒有明確的項目和心儀的合伙人,便可以參觀并加入一些知名的眾創空間,從那里找到新的靈感和默契的合伙人。
目前,國內比較火的眾創空間有3個,分別是深圳的柴火創客空間、北京的創客空間和杭州的洋蔥膠囊,如圖2-5所示。

圖2-5 國內知名的3家眾創空間
深圳柴火創客空間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匠心獨具的眾創平臺。柴火創客空間為創客提供基本的機械加工設備、原型開發設備及電子開發設備等。在這樣的工作坊中,各類技術工作人員能夠聚在一起,集思廣益,進行創新。柴火創客空間的寓意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希望通過對平臺的打造,為Maker提供更加自由開放的合作環境,促進創意人士的跨界合作交流,最終使創意形成產品,得到規模化的開發。
從成立至今,該平臺已經成功吸引數萬人加入。2015年年初,李克強總理訪問深圳柴火創客空間,使它的名氣大增,同時,也使眾創空間成為風尚。李克強總理在訪問時表示:“愿意成為柴火創客的榮譽會員,‘為你們添把柴!’”
北京創客空間于2011年1月在北京成立。初建時,其工作坊的面積不大,只有20平方米左右。該平臺每周都會在工作坊舉辦一次活動,其團隊人員借助微信、微博、豆瓣等社交平臺對愛好科技的人們發起活動邀請。在北京創客空間,3D打印機以及多點觸摸桌等“神秘”的新技術產品,都能被科技DIY愛好者進行細致拆解,并嘗試重新制作出新的樣品。
王盛林是北京創客空間的創始人之一。對于眾創空間,他說道:“重創空間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這正是我們中國現在缺少的。盡管我們是做實體商品的天堂,但卻缺乏很多實體性的孵化機構。我希望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創客空間’誕生,遍布中國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創意小團隊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如果能把全國的小團隊集合起來,我們就可以掀起一場創意革命,也算為這個時代做了一件大事!”
其實,王盛林也是通過眾創空間這一平臺,結識了他的合伙人肖文鵬。當時,在與肖文鵬進行深度交流后,王盛林才真正認識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之后不久,北京創客空間便成立了。
如今,在開源創新精神的指導下,北京創客空間建立了一個又一個開源生態系統,使其兼備了社區與孵化的雙重功能。此外,北京創客空間還力圖讓更多的人加入到項目中去,使項目成果產品化,最終讓科技真正改變人們的生活。
2011年11月,幾名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的學生在杭州創建了名為“洋蔥膠囊”的眾創空間,這是國內首家由藝術院校建立的眾創空間。洋蔥膠囊的交流環境友好和諧,具有開放性和創造性,成功吸引到眾多跨界人士的關注。同時,洋蔥膠囊也致力于發展成為一個作品的發布平臺。其他眾創平臺的成熟作品都能夠在洋蔥膠囊的網站上得到定期的展示。這對國內眾創空間的發展是極其有利的。
創業者積極踴躍地參加類似的眾創空間,就能夠在那里找到追夢的人,找到與自己有著共同追求的人,或者是與自己能力相近且性格互補的人,或者是與自己性格相近且能力互補的人,還有可能會遇到事業的合伙人甚至貴人。
2.2.3 建立社交媒體,展現個人才干
雖然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新媒體時代,只有好酒,沒有好的宣傳平臺,觀眾依然不會買賬。在吸引合伙人時,創業者需要先發制人,通過建立自媒體的方式,向意向合伙人展示自己的才能,以減少他們了解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同時,通過在自媒體平臺上的溝通,創業者也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意向聯合創始人的性格特征、生活習慣、做事風格,這樣就為選擇提供了更多的依據,使其選擇更加理性,便于以后的合作。
新時代,自媒體的種類多樣,風格多元,創業者只有選擇最實用、最流行、最適合自己的自媒體渠道,才能夠為自己的形象展示加分,并成功地吸引到意向合伙人的關注。
目前,國內流行的自媒體平臺有3種,如圖2-6所示。

圖2-6 國內流行的3種自媒體平臺
首先,創業者可以選擇新浪微博進行個人觀點的表達,如自己對公司未來的規劃、對合伙人的基本要求等。
若要吸引意向合伙人,僅僅靠優質內容還是不行的,還要適當的搞一些“小動作”。例如,時刻關注意向合伙人的微博動態,積極評論、點贊進行互動,吸引意向合伙人的關注,同時增加自己的曝光度。
有些人能夠很快地吸引到事業合伙人,是因為他們懂得新媒體的廣泛傳播機制,懂得“招蜂引蝶”之道。例如,吐槽其實就是引起注意的重要方式,吐槽不是隨便地評論,而是找到時下的熱點事件進行吐槽。創業者吐槽時要用最簡潔的話語來表達自己對熱點事件的看法,這樣能夠讓意向合伙人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其個性與處事方式。
其次,創業者要學會借助微信平臺,進行觀點的評論和分享。微信的特點是簡潔、使用方便,可以較快地與意向合伙人建立聯系。此外,創業者也可以通過建立微信公眾號,對公司的綜合狀況進行介紹,來增加意向合伙人對公司現狀的了解。微信公眾號具有隨意轉發,隨意推薦的功能,其強大的鏈接關系促成的無障礙的傳播,能夠增加公司的宣傳效果。
創業者在使用微信公眾號時,對于內容主體,要注重圖文并茂,同時要附帶短視頻。這種形式是分享觀點的最佳形式,也能夠讓意向合伙人對自己和公司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
再次,公司的微信公眾號一定要保證內容的原創性、質量及穩定的更新。同時,創業者也可以捕捉熱點新聞,通過微信公眾號做一些精彩的熱點評論,引起與之有著相同觀點的意向合伙人的注意。
最后,要學會利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進行個人觀點的傳輸和分享。抖音短視頻能夠即時快速地生成有趣的視頻,同時還可以通過其他社交平臺進行內容的快速分享,因此深受用戶的喜愛。當創業者用抖音把生活中的趣事、糗事和囧事分享給意向合伙人后,他們會覺得對方是一個很懂得生活的人,從而從情感上拉近與創業者的距離。
以上三種平臺,都能夠通過一定的方式展示創業者的個人魅力。但是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創業者還要根據自己的風格,進行靈活的選擇。當然,還要注意社交信息發送的頻率,過于頻繁的內容發送,則可能會引起意向合伙人的不滿。
2.2.4 對潛在聯合創始人進行測試
《四步創業法》是一部講述如何創業的著作。在書中,其作者Steve Blank寫道:“聯合創始人之前應該先‘約會’,以此來確定彼此之間是否能夠擦出火花,其合作是否能夠順利進行下去。”由此可見,對潛在聯合創始人進行測試是十分有必要的。
許多經歷過合伙創業的人都有著類似的看法:一家初創合伙企業成功的關鍵不只是優秀的人才,而是其團隊合伙人有著科學的分工、密切的協作和高效的團隊執行力。
那么我們如何對聯合創始人進行高效測試呢?這里我們為大家提供了3種檢測聯合創始人的方法,如圖2-7所示。

圖2-7 測試潛在聯合創始人的3種方法
方法一:能力測試法
這主要考核潛在合伙人的核心技能。如果創業者要找一個技術合伙人,那么他就需要根據業內相關的標準,對這位合伙人的能力進行綜合的評價,或者深入了解他之前的技術成就和技術創新能力。如果創業者要找一個運營合伙人,那么他就要對對方的從業歷史及成功的經驗有著深刻的了解。
上海的一家房地產公司在尋找事業合伙人時就出現了明顯的失誤,最終導致其銷售業績一路下滑。該房產公司的創始人曾在房產銷售不好的情況下,也決定效仿大企業進行合伙人制度改革。這樣的思路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其在具體的執行層面卻出現了嚴重的錯誤。
起初,該房地產公司的董事會邀請了企業內部的多名中層管理人員入股,成為公司的事業合伙人。此舉雖然能夠增加他們工作的積極性,但這些管理人員的眼界不夠開闊,格局較小,能力較低,因而在很多重大事情的決策上,只知道盲從于董事會的決策,缺乏主見。最終并未使公司的銷售業績得到提高。
后來,鑒于此種情形,董事會決定從外部引入更優秀的職業經理,作為公司的合伙人。他們仍然用合伙制的方法引入了一名業務嫻熟的房產業務經理人。這種優秀人才的引入,為公司提供了新鮮的觀點和新鮮的血液,其銷售業績也逐漸好轉。
方法二:性格測試法
創始團隊在招人的時候,必須深入了解合伙人的性格特征。一方面,合伙人的性格特征要能與團隊內的其他合伙人形成互補;另一方面,他又要具備感召力,能帶領團隊完成目標。只有具備這雙重特征,他才能夠成為優質的事業合伙人,公司的發展才會少走彎路。
方法三:細節測試法
這種方法重點是考察合伙人業務管理的細致力。如果創業團隊要找一名專業的財務合伙人或人事管理合伙人,都可以利用這一方法。例如,在選擇人事管理合伙人時,要注重他的外在形象,以及他日常的行為習慣和做事方法。通過對他耐心細致地觀察,最終決定是否與他展開深度的合作。
如果創業團隊成員能夠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協作技巧,那么必然可以將許多問題扼殺于搖籃之中。在選定潛在聯合創始人的時候,創業團隊要根據崗位的要求和實際狀況,用最合適的方法找到最合適的人選,這樣才能夠在未來的合作中,把合伙人制度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從而使公司獲得較高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