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中國企業教育培訓工作對于大部分培訓人來說一直有著“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感覺,也成了培訓人心目中隱隱的痛。有些人認為,作培訓就是請個老師把員工召集到教室中上課;也有些人認為,培訓要不要都不重要,讓員工在工作中干就是對員工最好的培訓。誠然,出現如此的現象,既是中國企業管理者的悲哀,更是培訓人的悲哀。在中國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企業的最高目標都是抓緊時機搶抓市場,不要停下腳步的原則,技術沒有可以山寨,人才沒有可以重金挖取,就是不要自己慢慢培養。但是,當中國發展到要走向創新的路徑時,技術只能原創,這就需要企業人才自身的水平與能力提升,靠挖獵別人的人才方式不足以支撐創新發展需要,培養人才就自然要成為一項必然選擇。

但同樣,許多培訓人困惑于培訓效果為何難以彰顯,培訓的價值又是什么?而培訓圈越來越多的概念,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幾天的景象,讓人不禁亂花漸欲迷人眼。一些培訓經理癡迷于技術,而忽略了技術以外的一些東西——管理的重要性。本書的寫作目的之一就是在于試圖解答這些問題。

做任何一項工作,都是在企業提供的環境平臺上完成。環境平臺不好,再優秀的人也很難獲得優秀的成果,培訓同樣如此。培訓效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的環境平臺。對于培訓而言,這個環境平臺就是培訓體系。培訓體系的建設,不能只關注培訓本身,還要關注對培訓有關聯但是又不屬于培訓專業范圍內的東西:人力資源管理、職業生涯發展、業務部門在培訓中的角色界定等等,這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培訓工作可以拓展的邊界與培訓的針對性。同樣,培訓自身的東西也是企業培訓有效性保障的一方面。比如:師資、課程、培訓運營的組織架構、培訓隊伍的專業性等等。

培訓的許多工作看起來很美好,但是干起來會發現并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比如,我們以為師資、課程培養開發出來,就會提升內部培訓的有效性,緩解我們培訓資源的緊張。可實際上當我們真的開展培訓時,就會發現內部培養的師資缺乏積極性,我們開發的課程使用量并不高,這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這也是本書試圖去解釋的。因為我們搞錯了步驟,我們還沒有構建起激發內部分享的文化時,就急于去開展師資培養與課程開發,結果就出現了沒有預料到的結果。

而當今人口特征的變化,技術的變化,都給培訓形式帶來了新的變革可能。本書在最后也嘗試討論了未來的培訓發展形式,以及這些應用的前提。未來培訓變革的兩大驅動因素:人口和技術。我們只有基于這兩大因素去看待當今的許多新概念:移動學習、碎片學習、社群學習、瀑布式課程等等,才能理解這些概念是否在你的企業里適用。這些新的學習方式主要對Y世代的新新人類適用,如果你們企業的主力軍還是“70后”“80后”時,你要慎重考慮。未來的培訓形態還有一大存在基礎,就是知識管理。如果企業不能將隱藏于個體身上的能力轉變為組織的知識與能力,新的學習形態就不會存在。無論什么樣的學習形式,一定是內容為王。所以你需要做好內容整理與開發,然后做好與需求的對接。

面對這些培訓管理難題與發展趨勢,作為一名培訓人,我們要怎么做?我們需要具備什么能力來適應這些挑戰?培訓人最需要戰略意識、客戶意識、品牌意識、學習意識、主動意識,同時要明白趨勢的變化會推動企業培訓人角色的轉變,這些趨勢會讓企業培訓人從培訓監督人向業務伙伴、知識產品服務者的角色逐步轉化。對于培訓而言,有兩大本質:一是讓員工掌握完成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并為其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二是怎樣及時快速地滿足員工和企業的需求。當你把握這兩大本質時,培訓該如何進行,就可以結合你企業的特征盡情發揮。這就是培訓無招勝有招的境界。

最后,本書不是一本講培訓技術的書,而主要是講管理的書。做好培訓的管理與體系建設,比你掌握幾門技術更有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登封市| 疏勒县| 双江| 五大连池市| 洛南县| 平顶山市| 嵊州市| 若尔盖县| 西平县| 木兰县| 小金县| 龙井市| 攀枝花市| 浦东新区| 霍城县| 怀集县| 崇文区| 尤溪县| 江门市| 渭源县| 汉沽区| 博客| 毕节市| 长武县| 湟中县| 霸州市| 葫芦岛市| 张家界市| 大姚县| 青龙| 娱乐| 凌云县| 湖北省| 通州市| 女性| 翼城县| 河津市| 甘孜县| 海阳市| 伊川县| 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