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亞新秩序:全3冊(第一卷) 俄羅斯轉型:國家治理與社會變遷
- 馮玉軍
- 546字
- 2019-07-22 15:40:30
第二章 俄羅斯政治社會轉型:制度、文化與人
蘇聯解體前后,俄羅斯進入了全面的社會轉型時期。政治上,以戈爾巴喬夫啟動的“民主化”與“公開性”為肇始,試圖從高度集權的蘇維埃模式轉向以西方三權分立、多黨競爭為核心的“民主制度”;經濟上,試圖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轉向以私有化為產權基礎、以市場競爭為經濟運行主要方式的市場經濟;社會領域,試圖從強國家、弱社會的傳統型社會轉向以公民社會為標志的現代社會。
在四分之一多世紀的時間里,俄羅斯的社會轉型經歷了艱難而曲折的過程。受傳統文化、現實條件、思維方式、權力博弈、國際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轉型之初的制度設計和目標規劃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嚴重扭曲變形:取代理想中的民主制度的是號稱“主權民主”(或可控民主)的權威體制;取代社會市場經濟的是重新國有化、寡頭壟斷和不發達民營經濟相互摻雜的混合經濟;公民社會在經歷一段時間的發達之后又日漸衰微。
當代俄羅斯的歷史發展表明,任何國家的社會轉型都不會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一帆風順的線性進程,“種下的是龍種、收獲的是跳蚤”的歷史詛咒依然會在當代世界的舞臺上展現出新的變種。而對于俄羅斯來說,如何走出歷史的循環與宿命,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世界大潮中走出一條既符合人類文明發展總體方向又符合自身國情特點的道路,仍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