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俄羅斯發布首份“國家安全構想”

1996年4月和6月,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先后簽署了《俄羅斯聯邦國家經濟安全戰略》和《總統國家安全咨文》。在此前后,俄羅斯最高決策層還相繼推出了有關國家安全戰略的其他一些重要文件。這些文件全面展示了新形勢下的國內、國際安全狀況,國家安全面臨的主要挑戰和威脅、國家安全戰略的主要方針及保障措施。這表明,俄羅斯在經過獨立5年來的艱苦探索和不斷反思后國家安全戰略正逐漸走向成熟。

一 明確內外威脅

隨著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系逐漸降溫、北約加快東擴步伐、車臣戰爭久拖不決以及原蘇聯境內地區沖突不斷蔓延,俄羅斯越來越意識到國家安全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正因如此,新的國家安全戰略也就全面揭示了俄羅斯面臨的內外威脅。

《總統國家安全咨文》明確指出,俄羅斯在國內政治領域面臨的主要威脅是“民主體制的不完善、憲法確立的民主原則和政治現實之間的相互脫離”以及“地區分立主義和民族主義”。這些威脅不僅將引發“政治力量和權力機構的對立”,影響俄羅斯建立“真正的民主社會”,還將危及俄羅斯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在經濟領域面臨的主要威脅是經濟改革的不徹底、市場機制的不完善、對外貿易結構的不合理和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在軍事領域,軍事改革滯后、軍隊戰斗力下降、軍工生產潛力削弱及對軍隊缺乏“公民監督”等,也削弱了保障國家安全的能力。

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對國際環境進行了全面分析。在國際社會上,俄羅斯面臨著一系列的威脅和挑戰:首先原蘇聯地區可能出現“無法控制的非一體化進程”,這將導致原蘇聯國家之間發生沖突,民族和宗教矛盾激化,進而引發俄羅斯的解體。其次是北約咄咄逼人的東擴進程,使俄羅斯面臨被“孤立”的危險;在經濟領域,由于俄羅斯的工業技術水平和生產潛力日益下降,經濟獨立性正在削弱,面臨成為單純的能源和原材料出口國的危險;在軍事領域,盡管對俄發動大規模入侵的危險大大降低,但核武器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一些國家或國家集團企圖在俄邊界部署強大的軍事力量等行動都對俄構成潛在的軍事威脅。而俄周邊國家和地區存在的武裝沖突和與“俄羅斯及前蘇聯共和國的政治極端集團相互勾結”的國際恐怖活動則對俄形成了現實的軍事威脅。此外,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還詳細揭示了其在社會、信息、文化、生態等方面面臨的種種威脅。

二 制定主要方針

與過去的安全政策相比,新的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的突出特點是明確了國家安全的“整體性”和“綜合性”,改變了過去“單純防御”和“片面保衛”的國家安全觀念,強調國家的“安全”和“發展”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同時,新的國家安全戰略還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把國家安全作為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生態、信息、文化和心理安全的綜合體系,糾正了過去那種在國家安全問題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片面做法。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國家體制、維護現有的地緣政治疆界和領土、保障公民和社會的安全和發展、重新確立俄羅斯在國際政治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對內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完善國家的民主和法制,成功地實行市場經濟改革及保護“俄羅斯的精神、智能和文化財富”,緩和社會、政治矛盾,實現社會和睦,努力使俄羅斯擺脫目前的危機狀態,實現“俄羅斯的復興”。

國家安全戰略把保障經濟安全視為國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前總統國家安全助理、安全會議秘書列別德多次強調,克服經濟危機、提高綜合國力是保障國家整體安全的關鍵所在。葉利欽總統簽署的《俄羅斯聯邦經濟安全戰略》則強調要通過建立經濟安全的預警系統、加強經濟立法、強化國家保障經濟安全的能力,實現經濟復興,為抵御內外威脅創造條件。國家安全戰略的對外戰略是維護有利于國內發展的良好的外部環境,保證俄羅斯能平等參加到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構建過程中,并發揮重要的作用。

對外戰略的重點是:

一是“同獨聯體成員國搞好睦鄰互利關系”,并進而實現“聯盟關系”。在堅持實現獨聯體政治、經濟和軍事一體化目標的前提下,以“俄白聯盟”和俄、白、哈、吉“四國聯盟”為龍頭,鼓勵“以不同速度實現一體化”,提高獨聯體的實際效能,使其在“國際社會占據應有的位置”。同時著眼于長遠,力圖使原蘇聯國家在“平等、尊重領土完整和自愿的基礎上”聯合成為“新的地緣政治實體”。

二是在大國關系中采取“等距離接近”戰略,努力發展與世界各大國,首先是同美國的合作。俄羅斯在實行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堅決捍衛國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將把發展與“發達民主國家”的平等伙伴關系作為對外政策的優先考慮。

三是通過發展與歐洲地區安全組織的合作,維護歐洲安全。在同北約和西歐聯盟進行合作的同時,主張建立包括俄羅斯和所有歐洲國家參加的全歐集體安全體系,反對改變“歐洲安全重心”的任何企圖。

四是擴展與亞太國家的伙伴關系,積極與亞太地區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組織接軌。重點是要保持與中國的睦鄰關系并加速發展兩國“面向21世紀的戰略伙伴關系”,與日本締結和平條約并發展合作關系。

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把軍事政策放在突出的地位,明確了依靠軍事手段保證軍事安全和保護切身重要利益的基本目標和方針:

一是實行“現實遏制”的軍事戰略原則。俄羅斯不再謀求與“軍事超級大國”保持軍事均勢,將在保持戰略力量平衡的條件下繼續進行軍備控制。但為了有效地遏制核進攻和大規模常規武裝力量入侵,俄羅斯將力求使“防御力量合理化”,集中有限的資金保持武裝力量的戰斗準備程度,特別是要保持足夠的核潛力,維護核大國地位,“始終不渝地”奉行“核遏制政策”。

二是通過建立地區和全球集體安全體系來遏制可能出現的軍事威脅,特別是要在1992年5月15日簽署的《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基礎上建立統一的獨聯體軍事戰略空間和集體安全體系。

三是進行系統的軍事改革,建立一支“符合21世紀要求的武裝力量”。其主要內容包括:依據國家安全戰略制定新的軍事學說;實現由義務兵役制向合同兵役制的過渡,逐步建立高素質的職業化軍隊;保持和發展強大的國防工業。

三 蹣跚而行

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的基本確立將對俄羅斯跨世紀的內外政策產生深遠影響,并成為其制定軍事學說、對外政策構想以及軍事建設構想、經濟、信息、生態等安全戰略的指導原則。

但國家安全戰略在實施過程中將遇到各種困難,主要有:

國內政治斗爭尖銳、復雜,各種政治力量在經濟改革、政治走向等方面存在很大分歧,這必將影響國家安全戰略的實施。

經濟實力急劇衰落,使國家安全戰略的目標與保障實力之間存在巨大的“落差”。據俄羅斯前國防部第一副部長科科申透露,俄羅斯目前的國民生產總值不僅大大低于美國,還分別比德國低70.6%,比法國低56.5%,比英國低44.4%,而這些國家的軍費開支卻分別比俄羅斯多50%、110%和70%,以如此的經濟實力來實現“復興俄羅斯”的宏偉目標,恐怕力不從心。

面臨外部世界阻力。俄羅斯把獨聯體作為對外政策的重點,但自。1996年以來,獨聯體一體化的發展并未如預期的那樣順暢,“俄白共同體”,俄、白、哈、吉四國聯盟,俄烏關系都難以按預定的計劃發展。美國為繼續獨霸世界,仍將對俄羅斯施行“削弱”和遏制政策。

總之,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戰略雖然比較符合其現實需要,可能得到一定實施,但也只能是蹣跚而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津县| 沁水县| 沭阳县| 灵山县| 南漳县| 沭阳县| 崇左市| 中阳县| 临湘市| 托克托县| 伊宁县| 郸城县| 康乐县| 平阴县| 凯里市| 弋阳县| 文山县| 柏乡县| 桦甸市| 丽水市| 江永县| 勃利县| 苍山县| 高要市| 甘肃省| 洛隆县| 玛纳斯县| 秦皇岛市| 丽水市| 惠安县| 三明市| 石台县| 西平县| 永嘉县| 双鸭山市| 临漳县| 鹤壁市| 巢湖市| 淳安县| 长阳| 大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