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察的理論和體制機制研究
- 尤光付等
- 1716字
- 2019-07-22 15:08:35
二 反腐倡廉思想的特色
1.創新性與務實性相結合
在傳承、弘揚黨和國家反腐倡廉建設中的智慧與寶貴經驗基礎上,習近平針對新時期黨和國家迫切需要解決的新問題和發展的新需要,就深化改革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和新要求,深化、促進并開拓了反腐倡廉建設工作。如在反腐態度方面,創造性地提出懲治腐敗要“零容忍”,繼續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在反腐方法方面,開創性地提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制定“八項規定”、落實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反腐敗要堅持德治和法治相結合等。這些新思想和新要求體現了時代性和創新性的有機統一,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注入了新的內涵。
習近平主張講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如中央政治局制定的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字數不多,具體細致,便于落實。如在提到“要輕車簡從、減少陪同、簡化接待”時,明確規定要做到“五不”,即“不張貼懸掛標語橫幅,不安排群眾迎送,不鋪設迎賓地毯,不擺放花草,不安排宴請”。八項規定,更具有可操作性,有助于高級領導干部將作風建設真正化為實際行動。從治理“舌尖上的浪費”、整治一張賀卡,到規范重大節日公務員的福利待遇等,這一件件小事讓人們看到了習近平真抓實干、求真務實的反腐決心。務實性還體現在“以人民群眾為中心”上。習近平多次強調黨員干部要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要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為此,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從2013年6月開始,全黨自上而下深入開展了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廣大黨員干部要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嚴格遵守黨紀國法,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隨著反腐敗斗爭持續深入,社會上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輿論傾向和氛圍。有幾種論調還很有些市場,比如,反腐同群眾利益無關,反腐讓干部不作為,反腐影響經濟發展,反腐是權力斗爭,反腐應當緩緩手,等等。2016年1月12日,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講話時,強調對這些模糊認識和錯誤言論,必須加以辨析、引導,駁斥錯誤言論,化解消極情緒,消除偏見誤解,說清楚我們黨反腐敗不是看人下菜的“勢利店”,不是爭權奪利的“紙牌屋”,也不是有頭無尾的“爛尾樓”。
2.系統性與科學性相結合
習近平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系統地提出了一系列內容豐富、邏輯結構嚴謹、可操作性強的新的思想、觀點和舉措。在“為什么反腐”問題上,習近平明確地指出,愈演愈烈的腐敗現象會“亡黨亡國”。在“誰來領導反腐敗”問題上,習近平強調,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強化黨委的領導責任意識,提高紀委查辦案件的能力。在“依靠誰反腐敗”問題上,習近平主張,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是反腐敗斗爭的動力和主力軍。在“如何推進反腐敗”問題上,習近平從宏觀的戰略層面和微觀的戰術層面系統地提出了一系列舉措。他提出反腐倡廉工作的總體戰略可歸納為: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腐敗,加快反腐敗的國家立法,加強反腐敗制度建設,構建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在策略方面,如嚴明黨的紀律;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持不懈糾正“四風”;加強巡視制度建設;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潔從政教育;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紀檢監察要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等;從國情出發,找真問題,抓真問題,解決真問題,切實促進黨長期執政能力建設。
科學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依法反腐。習近平強調,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腐敗,加快反腐敗的國家立法。二是制度反腐。習近平創造性地提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并加強制度的整體性、系統性布局,統籌兼顧,形成反腐的制度體系。三是注重運用科學的手段和技術。十八大后,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更加注重運用科技手段來提高反腐倡廉的科學化水平,綜合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將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等科技手段引入反腐敗工作中,加強了黨風廉政教育電子系統建設、電子政務服務系統建設、電子監察系統建設、辦公網絡系統建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