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貶謫地對貶謫文人的影響

——以明代楊慎為例

任群英 田志勇[1]

內容提要 明代才子楊慎因“議大禮”之爭被貶往云南,半生流放功名成空,終生未獲赦贖老死貶所。楊慎流寓云南的漫長歲月里,云南的官紳士民在物質上精神上給予楊慎關懷照料,極大地減緩了楊慎的孤獨和痛苦;云南的明山秀水滋潤著楊慎,讓他身心得到極大的安慰和放松;云南的朋友情深義重相知相惜,給蒙難中的楊慎最好的精神慰籍;云南的山川氣候風俗民情成為楊慎創作重要的源泉和現實背景,帶來的是楊慎文學創作內容風格的顯著變化;云南的人事物語歷史古跡開拓了楊慎學術研究的新領域,使楊慎在傳統治學過程中將自身的知識素養和學術敏銳與云南地域文化結合起來。楊慎政治沉淪之后的人生思考、心靈創傷的修復、人生價值的選擇、人格魅力的陶養、學術成就的實現,都與他長期流寓的云南有關。楊慎的人生經歷說明貶謫地對貶謫文人實具有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 貶謫地 貶謫文人 影響 云南 楊慎

貶謫是中國古代獨有的文化現象,中國歷史上從不乏逐臣遷客的身影,從堯舜時的共工、驩兜[2],殷之太甲[3],周幽王之大夫[4],到楚之屈原,漢之賈誼,再到唐代的張說、張九齡、王昌齡、劉長卿、韓愈、柳宗元、劉禹錫、元稹、白居易、賈島、李德裕;宋代的歐陽修、王禹偁、蘇軾、黃庭堅、秦觀……許許多多富有才華、擁有正義感、勇于斗爭的文人都曾有過遭讒被貶這一痛苦的人生遭際,他們淪落天涯,憂憤恨別;他們飽嘗孤獨、屈辱、凄惶,身心倍受煎熬。貶謫使多少才學之士寓居于窮荒僻遠之地消磨生命,有的貧病交加終死貶所,有的咬定青山獨善其身,有的嗟老嘆貧意志消沉,有的出入佛老參破人生,有的歷涉艱險鳳凰涅盤。貶謫地既是流寓文人的噩夢之所,也是艱難險阻玉汝于成的人生歷練場,流放于此的士人于生命沉淪之后的人生思考、心靈創傷的修復、人生價值的選擇、人格魅力的錘煉、學術成就的實現,鳳凰涅盤般的升華,這一切都與他長期流寓的謫地有關。探討貶謫地對貶謫文人的影響,既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入了解貶謫經歷對文人成長的推動作用和創作產生的重大影響,也可進一步探討地域文化與流貶文人之間的關系。本文即選取眾多被貶士大夫中的一員——明代楊慎為個案對此加以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眉山市| 庆阳市| 自贡市| 衢州市| 秭归县| 平舆县| 永城市| 罗源县| 文安县| 涪陵区| 中阳县| 英吉沙县| 四会市| 天台县| 鹤壁市| 桦南县| 台江县| 金堂县| 建昌县| 蕲春县| 井陉县| 金寨县| 水城县| 平凉市| 抚州市| 贡觉县| 共和县| 广灵县| 新邵县| 普安县| 兰州市| 万全县| 潮州市| 扶沟县| 蕲春县| 讷河市| 兰坪| 抚顺县| 保德县| 从江县| 弋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