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對傳統發展模式的反思

“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恢復”,這似乎成為所有國家和地區在工業化過程中難以避免的一條定律和怪圈。18世紀中葉開始的工業革命使人類社會進入到工業文明,工業化在給人類帶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沉重的資源環境代價。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紛紛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有的嚴重危及本國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生命安全。日趨嚴重的環境問題促使人類環境意識的覺醒。美國作者蕾切爾·卡遜撰寫了《寂靜的春天》一書,本書揭露了為追求利潤而濫用農藥的事實,并發出“如果不解決環境問題,人類將生活在幸福的墳墓之中”的吶喊。隨后,在1972年由羅馬俱樂部發表了《增長的極限》報告,其代表性觀點是“沒有環境保護的繁榮是推遲執行的災難”。同年,第一次世界環境保護大會——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舉行,會議發表了《只有一個地球》,認為“不進行環境保護,人類將從搖籃直接到墳墓”。

可見,在傳統的工業文明的發展模式下,要實現經濟高速發展,必然導致大量資源損耗及環境污染,這是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在工業化過程都遭遇過的問題。在人類迄今為止兩百多年的現代化進程中,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不超過30個、人口不超過10億。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在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不強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帶領如此多的人口,在如此短的時間,創造了如此大的經濟體量,實現了如此快的發展速度,相對其他工業化國家,將面臨更巨大的挑戰,處理更復雜的局面,經歷更艱難的歷程。中國發展所面臨的資源、環境和生態約束問題,也促使我們對傳統的工業文明,對中國30年的高速發展進行全面的總結和深刻的反思。

在發展中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幾乎成為所有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共同任務。中國是農耕文明的主要發祥地,農耕文明曾長期居于世界領先水平。但是,工業革命發生后,由于歷史及社會的原因而錯失了工業革命的機遇,中國經濟遠遠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

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中國人均國民收入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發達的低收入國家行列,尚有2.5億的貧困人口,因此擺脫貧困,快速實現工業化是當時中國人民最直接、最樸素和最強烈的愿望。改革開放以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生產總值(GDP)被看成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唯一指標,追求GDP的高速增長成為整個國家發展的主要目標。當時,不只是中國,其他國家也將經濟增長等同于發展。聯合國為發展中國家制定的第一個十年發展計劃和第二個十年發展計劃,也是以經濟增長為主要目標。這種發展觀與當時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性特征以及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求相適應。全力追求經濟增長對中國快速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在短期內擺脫貧困產生了積極的歷史性作用。但是,不可否認也付出了資源環境的代價。中國亟須探索更為智慧、更為高效、更為環境友好和資源節約的發展路徑。

沿用了工業文明下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在發展中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又主要以GDP的增長來衡量,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幾乎全是礦產、紡織、冶金、造紙、鋼鐵、化工、石化、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產業。以鋼鐵行業為例,中國粗鋼粗鋼是指完成了冶煉過程未經塑性加工的鋼。產量于1996年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粗鋼產量的13.46%,從此一直穩居世界粗鋼產量的第一位,占世界粗鋼產量的比重也從1996年的13.46%不斷攀升,2015年已達到50.19%。不可否認,鋼鐵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額經濟效益,解決了勞動就業,但也導致了嚴重的環境污染,有的地區或城市由于大型鋼鐵企業的集聚,使得水、土壤、空氣遭受嚴重污染。中國的河北省作為中國第一大鋼鐵省份,生鐵、粗鋼和鋼材產量連續12年居全國第一,在中國鋼鐵行業有一句流傳甚廣的話,“世界鋼鐵產量看中國,中國鋼鐵產量看河北”。鋼鐵行業給河北省帶來GDP增速顯著的同時,也使得河北省成為中國霧霾污染的重災區。河北省的唐山、保定、邢臺、邯鄲等地長期占據全國空氣質量最差城市排名的前十。這其中最主要的污染源就是鋼鐵行業。2016年,河北省的石家莊市為了在年底前45天時間內,完成全年PM2.5濃度下降10%的考核任務,確保到年底前不出現空氣質量指數日均數值500以上的天氣,在11月和12月間實施了有史以來最嚴厲的治理大氣污染行動,關停上千家燃煤企業,讓全市所有鋼鐵、水泥、焦化、鑄造、玻璃、陶瓷和鈣鎂行業全部停產。近年來,類似的做法并不鮮見。2015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在北京召開,為了提升空氣質量,河北省在APEC會議期間停產了7926家企業,限產了500多家企業。據不完全統計,這期間為治理大氣污染而導致的經濟損失使得河北省當年的GDP下降了1.75%。可見,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矛盾已經十分尖銳。

“世界工廠”的地位導致污染排放嚴重。中國于2010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2015年,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品中,中國有近200種產品的產量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包括粗鋼(美國的8倍,世界總產量的50%)、水泥(世界總產量的60%)、煤炭(世界總產量的50%)、汽車(超過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一)。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船舶、高速列車、機器人、隧道、橋梁、高速公路、化纖、機械設備、計算機和手機的生產國。劉建國,加里德·戴蒙德.全球化下的中國環境——中國與世界各地如何相互影響,《自然》435(2005):30。

從貿易統計數據看,發展中國家貨物出口占世界貨物出口的比例已從2005年的33%增加至2015年的42%,其中,中國的貢獻尤其令人矚目。20世紀70年代至今,原本在世界貨物出口中占據重要位置的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的貨物出口占比不斷下降,而中國的貨物出口占比持續攀升,尤其是在21世紀初期,超過了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成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國。2015年,中國貨物出口占世界貨物出口的比例為14.2%;中國制成品出口占世界制成品出口的18.6%。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2015年制成品出口已占據中國貨物總出口的94.85%數據來源:世界貿易組織《2017年世界貿易統計報告》。不可否認,貿易出口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但是,多年以來,中國生產和出口的多為勞動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產品,產品資源能源消耗高、附加值低、碳排放強度高。在經濟全球化格局下,中國處于國際產業鏈的中低端,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過程中,也承接了相應的環境污染。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县市| 河西区| 邯郸县| 汝阳县| 政和县| 靖州| 开江县| 海宁市| 柞水县| 淮北市| 皮山县| 嘉祥县| 博野县| 临邑县| 攀枝花市| 建阳市| 佛山市| 渝中区| 庆元县| 金沙县| 凌海市| 仪陇县| 武山县| 伊金霍洛旗| 凤翔县| 时尚| 高邮市| 大悟县| 麻城市| 高陵县| 南丹县| 大新县| 怀远县| 台南县| 南投市| 资源县| 汝阳县| 天长市| 中卫市| 北辰区| 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