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A股上市公司IPO募資投向變更的動因與后果研究
- 王立元
- 1253字
- 2019-09-06 18:07:02
第四節 主要創新與不足
本書嘗試給出一份關于募資投向變更行為的較為完整的資料,并為這一問題的研究整理出一條比較清晰的邏輯線索。在這一目標指引下,本書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有所創新:
第一,研究對象的創新。已有文獻的實證研究樣本局限于有限年份的截面數據或者某一行業領域的樣本公司,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結果的說服力。本書的數據統計在1990—2009歷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公司相關公告的基礎上得出,涉及中國股票市場將建立以來所有變更過IPO募資投向的公司,對募資投向變更總體情況的反映更為全面。
第二,研究視角的創新。本書對募資投向變更問題的研究遵循“前因—后果”的邏輯線索;對于募資變更動因的探討,無論是制度誘因還是非制度誘因,均從變更行為“事前”與“事后”兩個方面考察引致該種行為的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對于募資變更后果的探討,則以該種行為產生影響的短期效應和長期效應為線索展開研究,分別檢驗作為短期效應的市場反應和作為長期效應的公司績效。這是以往研究文獻不曾有過的嘗試。
第三,研究方法的創新。已有涉及上市公司募資投向與公司業績關系的研究文獻均采用單一財務指標,如息前稅后利潤(陳菲,2006)、凈資產收益率(楊全文,2009)、總資產收益率(陳美玉,2007)等。本書在檢驗募資投向變更行為對公司績效的影響時,選取了反映公司資產運營能力、債務清償能力、盈利能力的12個財務指標構成指標體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計算反映公司整體績效水平的綜合得分,并以此作為被解釋變量考察上市公司募資投向變更行為的作用后果,這也是本書對該問題的研究作出的一點貢獻。
上市公司募資投向變更是上市公司投融資行為研究的一個組成部分,其中有很多具體問題有待深入探究。本書在嘗試理清募資投向變更行為的“前因—后果”這一邏輯線索的同時,在研究內容和方法上還存在著相當的不足。
就研究內容而言,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不僅包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還包括以增發和配股為主要形式的股權再融資,由于首次公開發行與股權再融資在獲批的難易程度以及融資的動因等方面存在著一定差異,本書的研究沒有涉及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投向變更問題。另外,本書沒有就上市公司募資投向變更監管問題獨立成章探討,這是本書的一點不足。
就研究方法而言,對上市公司募資投向變更的制度因素以及國家宏觀產業政策對投資者偏好的影響,本書未能進行實證檢驗;對于募資投向變更的動因及后果的研究,本書主要基于公開的數據進行實證檢驗,而未能結合問卷調查或者具體案例比較分析等方法,這將是筆者今后繼續深入研究努力的方向。
就研究的結果而言,本書的研究發現:關聯交易型的募資投向變更在市場反應和公司績效方面與非關聯交易型變更均有顯著差異,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募資投向變更的信息效應即公司績效也存在差異,但本書沒能對此做出深入的解釋。此外,對于大股東通過關聯交易變更侵占中小股東利益的“隧道效應”、募資投向變更行為的“日歷效應”,以及計劃募資投向與公司主營業務的“行業匹配”問題,本書的研究僅僅是發現這些問題,而沒有就問題展開進一步探討,這些都將成為筆者的后續研究內容。
- 脫貧后藏族聚居區“自律性”發展能力測評、實踐困境與路徑選擇
- 我國農村集體經濟體制變遷中的農民發展
- 中國經濟2021:開啟復式時代
- 這個國家的新中產:新中產畫像與未來商業白皮書
- 中國智造: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之路
- 意象東方:“一帶一路”視角下藝術產品的對外貿易與國際傳播
- 中國金融開放的下半場(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書系)
- 成都參與“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戰略與對策研究
- 江蘇國家級開發區
- 深化改革與中國經濟長期發展(“中國經濟前沿”叢書)
- 中國信托業發展報告(2022)
- 中國改革開放與發展實踐叢書:中國交通建設與發展實踐
- 中國中小微企業轉型升級與景氣動態的調研報告
- “一帶一路”與區域經濟增長機制的構建、轉型和擴容
- 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