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傳統(tǒng)語境中的“尊孔讀經(jīng)”與晚清制度化儒家的解體

由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后,經(jīng)過儒家文化的“經(jīng)學化”、褒封孔子與祭孔儀式國家化、詮選制度與教育體系儒家化、政治制度與法律制度儒家化等一系列的制度設計之后,就逐漸完成了它的制度化建構,并由此開始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影響中國兩千多年。但步入近代之后,隨著西力東漸和中國社會文化結構的變遷,制度化儒家逐漸消解,并最終在1912年隨著晚清帝國的崩解而解體。令人感興趣的是:儒家文化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何以能夠綿延存在兩千多年?為什么到了近代,制度化儒家就無力應對“晚清變局”并最終走向解體?難道它表明中國乃至整個非西方世界只有在接受消化西方現(xiàn)代性的本質特征的前提下,才能夠作為社會(而非變化)存在下去嗎?本章節(jié)將對上述問題作簡要討論,主要探討儒家文化的基本特質和結構、傳統(tǒng)語境中的“尊孔讀經(jīng)”“晚清變局”和制度化儒家的解體三個方面的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嘎县| 旬邑县| 云林县| 泰和县| 西华县| 河东区| 合江县| 神池县| 贡觉县| 博罗县| 张家川| 阳新县| 海林市| 绥阳县| 井陉县| 博兴县| 沙田区| 怀集县| 博乐市| 阿图什市| 龙岩市| 韩城市| 澄迈县| 安康市| 乐都县| 平顶山市| 兴仁县| 扶风县| 嵩明县| 昌都县| 西吉县| 麻城市| 余姚市| 竹山县| 拜泉县| 铜鼓县| 丹东市| 延安市| 祁东县| 神池县| 阿克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