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薩滿教的祭祀儀式復雜而多樣。就滿族來說,從時間來看,有定期和不定期兩種,從內容來看,有為求豐收而祭祀,為保小孩健康還愿和醫病而祭祀,還有為學習薩滿而祭祀。在更古老的時候,出兵打仗、遠行他鄉、部落遷移等都要舉行不定期的祭祀。從祭祀種類來看不外乎兩種:學習當薩滿而祭祀時燒的香叫“官香”,其他都叫“太平香”。在這些繁多的祭祀儀式中,《尼山薩滿》所呈現的是典型的醫病和赴陰求魂的宗教儀式。這一儀式的過程主要有:一是占卜病因,二是請神,薩滿進入昏迷狀態(前往陰間世界),三是送神,薩滿復原。尼山薩滿所完成的昏迷術,在信仰薩滿教人們看來,是難度很大的赴陰昏迷術。因此,與其相應的各種程序要求也很嚴格,如尼山薩滿在占卜時,洗手焚香,行三次叩拜之禮,站在“渥車庫”之前祈禱。尼山薩滿對助手的要求尤其嚴格,如幾個助手,因為敲的鼓點跟她合不上節拍,“無法招魂”,被她辭掉,換上她信賴的助手扎哩·費揚古,并要求在她“鼻子上灑二十桶水,臉上灑四十桶水”,這種具體描寫,不僅顯示了尼山薩滿超群出眾,還增強了宗教儀式的神秘感。
在祭祀儀式中不可缺少的是祭品。薩滿教中的祭品種類繁多,概括起來一種是流血的獻牲,一種是不流血的獻祭。滿族最常見的獻牲是豬,也有的用牛、羊、雞、鴨,個別的用鹿、魚;不流血的祭品,多為面食,還有布條、毛邊紙等物。《尼山薩滿》中用的祭品很有特點,獻牲祭品是“三年的公雞”和與員外之子“同生日的狗”,不流血的祭品有陳醬和毛邊紙,這都是向神靈祈禱時不可缺少的祭物。薩滿教的祭品是按照不同的神靈、不同的祭祀內容而有嚴格的、固定的要求。當然,用什么樣的祭品也是由該民族歷史上經濟、社會生活所決定的。
祭祀儀式時重要的一環,就是為祈禱神靈相助而誦唱的神歌。僅兩萬字左右的傳說中,就有神歌十二篇,每篇長短不一,有的近百行。傳說近三分之二的內容是通過誦唱神歌來完成的。這些唱詞,不僅有敘事,而且還有抒情。
薩滿教祭祀中的一切儀式都是由薩滿來承擔的。薩滿根據神職的不同,而分為不同的類,如在《西伯利亞各民族之薩滿教》中,記述雅庫特人按其法力,可分為“下位”(下癡)、“中位”(中癡)和“有力”(上癡)三種;布里亞特人是因所領精靈善惡之不同,分為白、黑薩滿,朱可察人分為“見靈者”“預言者”和“修驗者”。
我國東北地區的鄂溫克族有氏族薩滿和家族薩滿,后來還出現了地域性的流浪薩滿。赫哲族和達斡爾族薩滿分類最為詳細:赫哲分為“(一)治病薩滿叫‘巴東朗’;(二)治小病的薩滿叫‘弗力蘭’;(三)專門治瘟病的薩滿叫‘德斯庫’;(四)送魂的薩滿叫‘達克蘇特亦’”,達斡爾族的薩滿,除氏族的薩滿雅達干之外,分化出:“(一)由婦女擔任,給小孩治病、占卜的‘斡托西’,這相當于小兒科;(二)主治紅傷、瘡疥、接骨等癥的外科巫醫叫‘巴爾西’;(三)專門給人扎針、占卜、治病的男人叫‘東彥奇’;(四)老婦女接產者叫‘巴列沁’,這相當于產科;(五)氏族薩滿的助手,替人念咒、送紙等”。[4]這些薩滿種類的形成,都是由本民族的薩滿教自身發展和社會生活所決定的。
滿族在薩滿分類方面有自己的規律和特點,它分為大薩滿和家薩滿兩種。這兩種薩滿除在祭祀儀式和內容方面有很大不同外,主要是在跳神方式上也有著本質的區別,即大薩滿跳神時,要表演各種模擬舞蹈動作和進入昏迷狀態;而家薩滿則只是擊鼓而跳,不表演模擬舞蹈動作。另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大薩滿跳神時戴神帽,而家薩滿則不戴。《尼山薩滿》中,記述尼山薩滿身系神裙和腰鈴,頭戴九鵲神帽,手擊神鼓,乞求神靈附體并進入昏迷狀態。這一切都是大薩滿所從事的神職任務,所以尼山薩滿是一位巫術很高的、能起死回生的大薩滿。從事敲鼓助威和一般的除邪、祭祀祖先的是家薩滿,是尼山薩滿的助手,也叫二神。滿族充當神靈附體的大薩滿在歷史上一個時期中每個氏族只有一個,家薩滿可以有兩個到三個,甚至十幾個,而在更古老的時候,大薩滿的助手與氏族成員沒有什么區別,很可能是人人都可以做助手并人人都參與跳神活動。
從上述的宗教儀式來看,《尼山薩滿》中的薩滿教活動,已區別于其他原始宗教祭祀,形成了薩滿教所特有的體系化和規范化宗教儀式。而這種完整的體系化和規范化的出現和形成,只能在薩滿教文化高度發展的鼎盛時期,《尼山薩滿》正是反映了這一時期的薩滿文化內容。
總之,《尼山薩滿》傳說,不僅在研究滿族歷史、民間文學、民俗及語言等方面有著其他傳說不能取代的地位,而且在探討薩滿教的崇拜內容、祭祀儀式及其發展規律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研究價值,從一定意義上看,《尼山薩滿》是研究薩滿教文化的重要文獻。
(與魏北旺合撰)
原載《民族文學研究》1988年第4期
[1] 神本子:民間用來記述薩滿教神歌和神靈的書,多為用漢字注音的滿文手抄本。
[2] 呂光天:《北方民族原始社會形態研究》,寧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90頁。
[3]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保存的滿文手抄本。
[4] 呂光天:《北方民族原始社會形態研究》,寧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