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中國藥物政策建設的目標和背景分析

(一)藥物政策的目標分析

1.藥物政策在政策體系中的位置

藥品產業的發展最終還是為健康目標服務,因此藥物政策體系基本定位首先是衛生政策,然后才是產業政策。從政策層級判斷,藥物政策體系是中長期指導性政策,高于對藥品某一領域做規定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并統籌協調這些具體政策。從政策內容判斷,藥品領域的政策涉及藥品生產、流通、使用、監測、籌資等一系列環節,其中生產、流通相關政策可歸為產業政策,使用、監測、籌資等則可歸為衛生政策的一個部分。作為產業體系的組成部分,政府應鼓勵藥品生產、流通企業的健康發展。作為衛生政策體系的一部分,政府應保證患者對藥品的需求及時滿足。按照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各項物質生產最終是要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尤其“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關系千家萬戶幸福”。因此產業環節政策需要向衛生環節政策讓步。

2.我國藥物政策的目標

根據國際經驗可以包括:(1)衛生目標。藥物政策作為衛生政策的一個部分,要服從衛生事業發展的總目標。即促進人群健康、降低醫藥費用負擔、提高人群滿意度。為實現這一目標,藥品要具有良好的供應途徑、具有合理的價格、良好的籌資和費用分擔政策、確保藥品質量、保證使用合理和安全。針對難以診療的疾病,需要積極研發新的有效藥品。(2)產業目標。從產業角度,政府應創造環境,鼓勵藥品生產、流通企業的健康發展,創造產業價值。尤其我國是13億人口的大國,藥品需求巨大,建立本國藥品產業即可促進工業發展,又可更好地保證用藥供應和安全。同時優良的產業體系,對于控制藥品成本,進而控制患者治療費用具有重要的作用。(3)安全目標。部分藥品和疫苗,直接關系生命安全,或使用廣泛,關系全民族健康水平,關系國家安全。

(二)我國藥物政策體系的階段性目標分析

1.階段性政策目標

由于中國是一個大國,藥品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涉及衛生系統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安全,故社會各界均建議醫藥產業發展作為第四個具體目標。按新醫改方案規劃到2020年,藥物政策體系建設的階段性目標可界定為“以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為核心初步形成藥物政策體系模板”。其中具體目標包括:(1)提高藥品的可及性;(2)提高藥品質量;(3)促進合理用藥;(4)健全醫藥產業體系。

2.關于政策主要內容的建議

參考國際經驗和對藥物政策體系目標界定的結果,中國藥物政策體系核心內容包括:基本藥物制度;藥品籌資機制;藥品定價政策;藥品供應系統;藥品質量監督監管;合理用藥政策;藥品產業政策;醫藥創新政策。

(三)建設藥物政策體系需考慮的國情背景

1.我國生產力和社會發展總體水平不高

經過30年改革,醫藥創新能力仍然低下,就業仍然是重要的社會問題,藥品拉動經濟、促進就業的經濟功能仍然會被政府繼續使用。尤其目前社會經濟處于轉型時期,眾多深層次社會問題涌現,部分領域社會矛盾激化,維穩力度空前加大,導致政府對藥品生產經營領域管制意愿和管制能力下降。

2.醫藥工業的發展歷史相對較短

絕大多數醫藥企業是改革開放之后建設成立,部分政策具有歷史痕跡。尤其是藥品質量標準老化、仿制藥質量水平不高等政策問題,需要時間來逐步調整完善。由于人才隊伍、技術能力以及政策環境的建設均需要長期的建設過程,企業生產能力和研發水平短期內難有快速提升。

3.醫療保障水平總體不高,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尚未成功

以藥補醫賦予了藥品在醫院運行中特殊的經濟補償功能,必然導致藥價高于常規流通體系下的價格水平。新醫改致力于破除以藥補醫,但根據醫改進度和復雜程度,在2020年之前“以藥補醫”機制仍將廣泛存在,并且出現各種新的形式。

4.醫藥需求快速釋放對個人和社會的經濟承受能力均帶來考驗

全球藥物研發不斷取得突破,提供了新的治療手段,進一步加劇了藥品經濟負擔上漲壓力。尤其在經濟水平不高、結構不良、轉型緩慢的外部環境下,藥品價格和費用控制問題將在相當長一個時期成為政府關注的焦點。

此外,網絡、信息化,提高了全民健康意識,但國家治理體系尚不完善,藥品相關管理部門所承受的各方社會壓力將持續增加,迫切需要改變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建設現代化的藥品領域治理體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安县| 黎川县| 错那县| 巩留县| 兴和县| 彰化县| 墨脱县| 凤冈县| 凤凰县| 东平县| 砚山县| 通辽市| 黎平县| 黑水县| 辽源市| 德保县| 津南区| 德昌县| 原平市| 米脂县| 景德镇市| 寻甸| 雷州市| 视频| 旌德县| 习水县| 那曲县| 东乌珠穆沁旗| 南华县| 汶川县| 肇庆市| 巨野县| 梁山县| 简阳市| 黎城县| 焉耆| 玉环县| 定陶县| 西乌珠穆沁旗| 平远县| 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