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爭贏得很輕松,畢竟都是一群科技樹底層的土著軍隊罷了,之后艦隊又把蘭江北岸的幾個敵軍補給點犁了一遍。
之后又從后方調來35艘500噸的內河運輸船,將第二軍的部隊花了2天的時間全部送到了蘭江北岸,之后就一直負責運輸物資。
第二軍登陸的第三天就開始進攻,只用了4天就占領了西山市被邊才國占領的地區,并且與一個叫蘭山公國的國家接壤。
在接壤后,只留下了小股部隊防守,之后直接轉向,開始向邊才國的本土進攻,這時候反應過來的邊才國子爵把最后一點4萬人的后備部隊全部派來迎擊楊利民的第二軍。
不過瞬間就被第二軍強大的火力攻勢下包圍殲滅了,隨著不斷向承天河挺進,邊才國子爵肖明山驚慌失措。
慌忙的排除使節請求和談,楊利民也讓第二軍推進到承天河那你就停了下來,布置陣地。
邊才國子爵肖明山將大使于虎綁了起來送到第二軍司令部,乞求楊利民的原諒,他什么都能答應。
于虎直接被第二軍當場處死,而帶著送上門的肥羊,不宰白不宰的原則,楊利民制定了他在異界的第一份不平等條約。
對邊才國的條約是
1:割讓承天河以西所有領土,并承認該地區為楊利民所有。
2:賠償楊利民戰爭賠款30噸黃金,60噸白銀。
3:免除我國商人的各項稅收,保證他們的經商自由。
4:兩國邊境線,邊才國不準在十公里的范圍內部署任何軍隊。
這四條不平等條約引起了整個邊才國的嘩然,不過哪有能怎樣呢?打又打不過,還有被滅國的風險,只能簽了。
楊利民也吃準他們不敢反抗,態度非常的強硬,一條都不能少,全部都要答應。最后無奈的邊才國國君肖明山只好簽了這份條約。
這一簽,邊才國的商人們都不愿意了,開始上下亂跳,對肖明山施加壓力。甚至有些商人明確的宣稱會不惜一切代價贊助肖明山進行戰爭。
不過肖明山是鐵了心不想再打這場沒有什么意義的戰爭了,反而那些在國家里上躥下跳的商人很是讓他不爽。
因為戰爭陪款太大,肖明山一時半會拿不出來這么多真金白銀,可是楊利民給的期限又很短,沒辦法,肖明山將目光轉向了那些上躥下跳的商人身上。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肖明山親自指揮剩下來的軍隊,開始對那些大商人舉起了屠刀,以雷霆萬鈞之勢掃除了邊才國的大部分大商人。
獲得了急缺的真金白銀,不過他的這一舉動徹底的激怒了那些商人,沒有被波及的商人也開始警惕,開始互相串聯。
得到消息的肖明山把清洗的范圍擴大到了整個國家,軍隊四出,挨家挨戶的搜捕商人。
給各城市的治安,民眾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民眾怨聲載道,可是肖明山卻充耳不聞,他現在有些上癮了。
隨著肖明山的清洗愈演愈烈,商人們也不再引頸待宰,開始出錢的出錢,出力的出力,在中央情報局的搭線下,買了一大批精鋼冷兵器。
家丁組成的軍隊仗著兵器的強大,造反打下了四分之一邊才國領土。長達4年的邊才國內戰開始了,這次的戰爭直接拖垮了邊才國,人口下降至少34%,經濟更是被破壞的一塌糊涂。
被迎頭痛擊的肖明山只好求助楊利民,楊利民順應中央情報局制定的計劃,賣給了肖明山一批燧發滑膛槍,還派遣教官,幫助肖明山反敗為勝。
不過到那個時候商人組建的聯盟已經攻下了邊才國的半壁江山。
第一次出現的燧發滑膛槍陪滑膛炮的新式軍隊讓商人聯盟吃了一個大虧,損失了整整3萬人,元氣大傷。
不過他們早在之前就已經開始訓練燧發滑膛槍部隊了,比這些肖明山的半吊子軍隊強多了。
本來想著當做壓箱底的勢力,沒想到現在被打慘了,最后無奈只好把訓練精銳的燧發滑膛槍部隊帶上戰場。
危在旦夕的商人聯盟瞬間絲血反殺,又把戰線推回了僵持的戰線上,雙方展開了長時間的拉鋸戰。
借著楊利民國內的各種暢銷商品,商人聯盟通過到買給蘭山公國,賺取了大量的金錢,優勢大增,不過楊利民卻放緩對他們的軍事物資的援助。
反而幫助肖明山開采各類礦場,雇傭工人,收購礦石的錢和經濟上的稅收使得肖明山的金錢一點都不少,而且楊利民開給他的軍械價格比商人聯盟少20%,這才是楊利民的目的呢!
雖然雙方都看出來了楊利民的意圖,可是已經打出狗腦子的雙方一定不會停下來,這一次是不死不休,對于楊利民的坐山觀虎斗又沒有什么辦法。
其他各國對于這場戰爭都有些警惕,一個是楊利民的所作所為實在是太無恥了,讓這些貴族感到不齒。另一個就是商人的力量,引起了各國君主的警惕,他們現在開始有些明白為什么楊利民要把商人壓制的那么慘了。
各國的商人也在中央情報局的活動下對自家的國君警惕了起來,畢竟肖明山的所作所為實在是讓這些商人感到了嚴重的威脅,商人在封建君主的力量面前是多么的脆弱。
商人聯盟的出現其實算是資本主義的覺醒,雖然這是楊利民一手挑出來的,但是他卻一點不怕,畢竟在楊利民這里,商人雖然可以賺更多的錢,但是條條框框都限制了商人的政治活動。
而其他各國不一樣了,商人開始加速對各級官員的收買與控制,資本的觸角第一次向政治方向延伸。
楊利民這里也不是沒有,只不過監督的太多了,只要伸手的,第二天準在集中營見到,就算埋得多深都會被揪出來。
失敗后的商人們就不在對楊利民進行試探了,只好認真的做生意,賺錢。
在楊利民的占領區,商人的更新換代周期為2年,平均年齡為31歲,就是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商人被抓的抓,被殺的殺。
不老實的都死在了路上,現在還在經商的都是被殺怕的,不敢在來擼楊利民的胡須。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工廠建立,產業工人缺口越來越大,沒辦法,楊利民只好出臺了工廠職業學校這種政策。
就是在工廠里建立職業技術學校,成為地區職業技術學校的小分校,專門用來跟著熟練的工人學習各種技術,考核成功之后就發放畢業證。
這個政策極大的緩解了產業工人缺少等問題。不過隨著工人的越來越多,農村的人口被抽離的很嚴重,導致很多的農田被荒廢。
沒辦法,楊利民又推出了,農田入股,地方政府大規模機械化種植,賣的糧食按照農田入股面積進行分紅。
減少人力資的運用提高效率,不過農用機械的產量還是太少了,直到第八年年底也才在長水縣周圍的三個縣完成了改革。
種田的人以農田入股,本人又接受農業生產隊的雇傭,提高了農民的收入。也提升了農田的利用效率,以及農產品的產量。
對于這種改革肯定是有反對的,不過在刺刀與長槍下,很多人都很老實,個別也因為執意不從,被帶離改革區域,在新占的地方重新安家。
光長水縣和周圍四個縣就解放出來140萬的多余人口,來填補產業工人空缺等問題。
工業產品雖然產能擴大了很多,可是市場就像是黑洞一樣,深不見底,不論生產多少都被吞了個一干二凈,連一個小水花都沒有濺起來。
中央情報局對于這種情況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和四國簽訂貿易協定之后,四國的商人將買來的商品賣給了其他國家,其中不妨比玉祁伯國更大的國家,而天源大陸這么大,人口又是如此之多,市場肯定很大。
對于這種情況,楊利民決定放任自流,畢竟有錢不賺白不賺,雖然這樣會使得占領區的物資變少,不過這都是一會兒的事情。
隨著產能的擴充,越來越多的工廠拔地而起,雖然工廠建立了很多,但是對于環境保護卻一直沒有停下。
光第七年因為環境問題關停107家工廠,因為環境的問題,判處死刑946人,勞動改造4098人,鞭刑99647人,罰款54635人。
第八年有所回落,關停工廠79家,死刑214人,勞動改造1076人,鞭刑16799人,罰款24679人。
所有人最開始的時候并不明白楊利民為什么這么注重環境保護,直到好多年后他們去其他正在高速發展工業的國家,才知道楊利民為什么會注重環境保護。
隨著官方媒體的不斷宣傳,人們對于環境保護的作用與懲罰也都知道了很多,商人就算是增加一點成本也不愿意被環保部找上門來。
再說隨著四國貿易的開通,商人們的商品也被大量的采購,供不應求,他們自然是賺的盆滿缽滿。
雖然賺了很多錢,但是商人們卻不知道怎么花,很多人就將錢放在銀行里吃利息,直接就讓銀行有些吃不消了,只好降息。
沒辦法,商人就只好拿錢擴充產能,可是這么多工廠建立,機械廠從最初的三個變成了第八年的十二個,三班倒,就這樣關于機器的訂單都排到了第十年。
沒辦法的商人就找上了政府,官員們大多數都是半吊子,創新思維有些爛,沒辦法就只能聯合起草意見書到楊利民哪里。
楊利民對此事很重視,畢竟商人手里的錢花不出去,創造不了新的增長點,經濟增長的速度就不會加快。
想了半天,終于想到了一個還算靠譜的點子,比如產學研一體化。
產學研一體化楊利民并不是照搬地球上中,國的方法。而是讓商人出資,百分之七十用于研究商人想要的技術,百分之十用來支付研發團隊的勞務費,另外百分之二十是為了學校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