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博識天堂

我們曾被教導,專注于一件事是人生成功和幸福的關鍵。這種信條的最新版本通常還不斷提到“激情”這個詞。不過事實恰恰相反。當然,在締約儀式上,所有的成功人士都百分百地專注,但這只是他們生活的一小部分。其他時間里,他們要么休閑,要么從別的地方汲取營養。

那些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往往被定義為專注于自己領域的專家,但實際上比起一般的純學術科學家,他們更有可能同時學習藝術、手工和音樂,只是不張揚而已。在一個特殊的文化氛圍里,博識沖動需要被隱藏起來。

博學家用他們掌握的多領域專業知識和興趣來反哺自己的專業(如果他們是專家的話),為其提供新的視角和能量。見多識廣的人對生活有更濃厚的興趣和更強的能力,并且更快樂,更堅強。他們思維開放而不因循守舊——這是那些能堅持沿著一個方向走下去的人的標準配置。

在并不久遠的過去,人類不得不靠涉獵多個領域來生存。但是,隨著復雜工業制造技術的廣泛應用,整個食品生產領域形成了巨大的規模經濟,依托電視和互聯網發展的大眾娛樂無處不在,工作中的計算機化讓專家的觀點得以大面積擴散——以犧牲人類博學的本性為代價。

創業、創新、創造性活動都需要有博識的眼光。博學存在于科學的頂峰,生機勃勃——科學家們不斷借鑒其他領域的經驗來實現自身的進步。運用多種專業知識正是人類丟失了的文化遺產,關鍵問題只是如何把它找回來,并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大學畢業后,我沒有依循傳統的職業道路,而是去日本學了3年武術。在那里,我的腦海里閃現出一個念頭,有朝一日,這個世界會充滿微精通。我花了一整年時間在一個傳統道場里和東京防暴警察一起刻苦學習,每天5小時,每周5天,從零基礎練到了黑帶教練水平,還有意外收獲——尋找學習方法的過程使我獲益良多。

日本的教學方式是將整體分解為獨立的部分各自修習,并最終實現更優秀的整體。在合氣道中,“形”(kata)就是其中分解出來的一個部分,指的是反復練習的固定拳法和踢技,自成體系,不過有些也成了合氣道的技能。

每項技能——如過肩摔四方投(shihon nage)——都有無窮無盡的變化。就像烹飪教學,如果你喜歡,可以選用不同的食材,設定不同的烹飪時間,給學生更多實驗和成長的機會。一位合氣道高手只研究一項技能——創始人植芝盛平的名言就是:“整個合氣道都在于四方投。”

其后幾年中,我改進了在日本冒出來的想法。伊德里斯·沙赫(Idries Shah)的《學習如何學習》(Learning How to Learn)是一本很有用的書,進一步拓寬了我對“博識”的認識和理解。我意識到,過度專注于單一學科是一條虛幻的道路。

維克多·弗蘭克爾(Viktor Frankl)的經典著作《活出生命的意義》(Man’s Search for Meaning)記錄了他1946年在德國集中營的生活經歷。這本書充分證明了人類不是逃避痛苦、尋歡作樂的機器人——人首要的驅動力是“生命的意義”。書中提到了能在日常生活中增加這種意義的三個方面:對他人的關懷,藝術、創新或富有成效的努力,以及面對苦難和不幸時選擇自己真實的態度。

生活需要專業化的觀點會導致意義的減少。世界觀越狹窄,外部世界越沒意義,除非你參與的小范圍活動能體現你的全部價值,但是那樣你就會更少參加人們開展的其他活動。越少創造和生產,這世界看上去就越沒意義。

生活中總會遭遇傷痛和損失,在重整旗鼓、重建家園的過程中,精神靈活性(即思維流暢性)的有無,常常意味著生與死的差異。精神健康與身體狀態之間的緊密關聯不斷得到新生代研究人員的肯定。比起單一的、狹窄的思維,博文廣識的大腦能幫助我們搜索到更多的資源來應對生活的打擊。

神奇伯頓

我研究過一百多位聞名于世的天才和博學家,其中兩位尤其有魅力,一位是理查德·弗朗西斯·伯頓(Richard Francis Burton),維多利亞時代的探險家;另一位是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信息論之父。

據說伯頓掌握二十多種語言的讀寫。讀大學時,他大部分時間是和吉卜賽人或懶散的同學一起逃課,因此第二年就被開除了(確切的罪狀是,他有一天駕駛馬車穿過市鎮,這是被禁止的)。

他本來是個冷漠的大學生,卻在加入印度軍隊后開始有所改變。在軍隊里,他專攻語言,每天學習11個小時,不過總是在15分鐘里輪番學習不同語言的同一主題內容。這對于博學家來說司空見慣,他們認為這種一定時段內的高強度訓練和專業興趣是學習的關鍵,可以稱之為“連續癡迷”,與多任務處理截然不同,后者已被證明效率較低。

后來伯頓離開軍隊去中東探險,易裝進入麥加。他還去了非洲,把在那里的探險記錄結集成書。這本《中非的湖泊地區》(Lake Regions of Central Africa)成為后來探險家——包括大衛·利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和亨利·斯坦利(Henry Stanley)——的探索指南。

伯頓興趣廣泛,很多愛好(如探險、翻譯、劍術)達到了極高水平(他被認為是英國最優秀的劍客之一)。像早于他的歌德(Goethe)和列奧納多(Leonardo)那樣,他破解了博識的奧秘之一:某種程度上,精通可以在不同領域間轉移。

雜耍香農

克勞德·香農是信息論之父,在計算機發展初期,他是名副其實的天才,為很多科學領域做出了貢獻。他的碩士論文《繼電器與開關電路的符號分析》(A Symbolic Analysis of Relay and Switching Circuits)被數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譽為“可能是本世紀最重要、最著名的碩士論文”。后來他從電氣工程學轉去研究生物學,博士論文為《理論遺傳學的代數學》(An Algebra for Theoretical Genetics)。

博學家香農也熱衷于雜耍、獨輪腳踏車、國際象棋。他編寫了第一個國際象棋電腦程序,還發明了很多有用且有趣的東西,比如電動彈簧高蹺和火箭驅動的飛盤。

香農對雜耍微精通的興趣引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想法,同時說明,一些看似無用的東西(比如雜耍對很多人來說只是娛樂消遣)實際上是一項奇妙的“關口技能”,能引導你順著狗的尾巴發現整只狗。

關于雜耍(和摔跤)的記載始見于貝尼哈珊(Beni Hasan)墓窟的墻上,類似漫畫。該墓窟位于上埃及,可俯瞰明亞省附近的尼羅河。這些壁畫可追溯至公元前1994年~公元前1781年,距今將近四千年。幾千年來,其他文化也都見證了雜耍的悠久歷史,比如古代中國、南美、印度。在歐洲,它成了集市和游行節目內容,常常是戲謔和詭計的代名詞。

香農對雜耍非常感興趣,不僅因為他手很小,玩起來有困難,也因為雜耍能幫助洞悉與機器人技術相關的很多問題。香農繼續研發著世界上首臺反彈雜耍機(反彈雜耍指向下擲球,待其反彈上來后抓住,而不是向上拋球)。他指出,如果能教會機器玩雜耍,或專門設計出雜耍機器,那么把其變成流水線上的高效機器人就很容易了。

香農也被獨輪腳踏車迷住了,經常沿著麻省理工學院的走廊騎行。騎獨輪腳踏車也是微精通經典案例。香農鎖定了一些人們認為難做的事情,因而研究成果頗豐。他把自己的興趣進一步發展為制造機器人獨輪車。為此他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發明平衡系統。他的發明給各種機器人制造帶來了福音。這里,一項微精通挖掘出了游戲背后隱藏的獨特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就能造福于所有相關領域。我想香農無意中發現了一種方法,科學家們很可能會把它當作一種創新研究工具。

另一位天才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一定也用過這種方法。博士畢業后,他對物理學感到厭倦了。有一天,他坐在學校食堂里,無所事事地看著別人在指尖轉盤子(在指尖轉任何東西都是典型的微精通)。盤子上的裝飾圖案在轉動中做著奇怪的擺動,他想知道自己能否用數學方法來描述這個現象。如醍醐灌頂一般,他明白了厭煩物理不是什么大事,自己不是正在玩數學嘛。(費曼后來說,從那以后他決定,任何問題都只用玩樂的態度來對待。)

香農也以其玩樂式研究方法和異想天開的發明而聞名于世。比如“終極機器”——一個能把自己關上的盒子。打開開關,盒蓋開啟,出現一只手,這只手會伸到開關處關掉開關,然后縮回去,盒蓋關閉。

微精通本質上是一項好玩的活動,這是它的優點之一。費曼在玩好了盤子圖案轉動的數學表達后,發現這能解決亞原子物理學中的一些棘手問題。他開啟了整個量子電動力學領域的新篇章,進而獲得了諾貝爾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平县| 舒城县| 东乡族自治县| 平山县| 泰来县| 庄河市| 大厂| 马关县| 确山县| 泗阳县| 庆元县| 澳门| 延长县| 樟树市| 喀喇沁旗| 西吉县| 文昌市| 尉犁县| 沈丘县| 台湾省| 三门峡市| 特克斯县| 辽宁省| 洛扎县| 江都市| 耒阳市| 永德县| 昌吉市| 鄄城县| 盐边县| 揭阳市| 冷水江市| 遵义市| 西乡县| 博客| 太保市| 通州市| 怀远县| 莲花县| 辽中县| 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