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于力的把式

八百里秦川,兩種人居多,一是莊稼人,二是文藝人。這兩種人放在江南,便有天壤之別。但擱在陜西,倒像是兄弟兩個。莊稼人重禮節,好佛道,愛秦腔,粗野中透著風雅;文藝人也是重禮節,好佛道,愛秦腔,風雅中摻著粗野。如果統一服裝,你便分不出誰是莊稼人,誰是藝術家了。

就像本文要說的畫家于力,乍一看,就是個莊稼人。見了生人,小眼睛眨巴著,顯得局促,但酒杯子一端,見誰都不生分了。二兩燒酒落肚,便無拘無束地與你談筆墨與繪事。

于力轉益多師,最后投到趙振川門下,這歸宿尚好。趙先生的令尊乃“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的趙望云。如今,振川已是長安畫派的翹楚。于力投到門下八年,耳提面命,受益良多。

于力畫山水,欣賞他的畫,便看得出莊稼人的味道了。長安畫派有句口號,叫“一手伸向山河,一手伸向傳統。”反映在繪事上,就是要有扎實的寫生,要有活潑的筆趣。于力的畫作中,無論是八尺整張還是尺幅扇面,都是熟稔的三秦風物,都是典型的終南氣象。在他的筆下,巖石也罷,煙嵐也罷,樹木也罷,都不是神仙的棲居,而是莊稼人的道場。莊稼人從土地上要收獲,于力從筆墨中要精神。他要的精神,不是雅人的高蹈,也不是逸人的遁隱,而是農人的牧歌。

傳統的筆法,功夫在線條上,而墨意,則存于暈染。有趙振川這樣的嚴師指點,于力筆墨中學會了十八般武藝。猶如莊稼人,該使镢頭的時候用镢頭,該用犁鋤的時候用犁鋤。十八般武藝會了,就叫把式。我在于力的畫中看到了他的把式,即將眼前的故鄉變成心中的道場。

誠然,于力不是那種天分很高的人。所以,完全不用擔心他“聰明反被聰明誤”,他只是執著地追求他想要追求的,每天只想著一頭撞到南墻上。這種犟性,就是不拿奸耍滑。

有造詣的畫家,首先是涉筆成境,再往下走,就是涉筆成趣了。于力的畫,還在有境無境之間,有些靈氣他似乎拿住了,稍不注意又從筆縫里溜走了。往后,于力要像養寵物一樣,把靈氣養在心里頭,化在手指上。畫的真趣,必然就會流露出來。

2010年10月6日于閑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区。| 酒泉市| 永宁县| 扶风县| 滨州市| 西宁市| 古丈县| 罗平县| 河间市| 即墨市| 呼伦贝尔市| 玛纳斯县| 嵊州市| 家居| 靖安县| 洛隆县| 鄂尔多斯市| 新兴县| 白沙| 黔东| 陇南市| 高雄市| 达日县| 那曲县| 于都县| 西丰县| 中西区| 宜君县| 六枝特区| 普定县| 翁源县| 漳州市| 兰西县| 鄯善县| 黑水县| 南平市| 巴马| 新邵县| 张家港市| 济宁市| 故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