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詩無達(dá)詁”,用之于書法亦然。
任法融道長深諳道德之精微,寄身于終南山中,出入于眾妙之門。善攝真氣,練就法身。且好書法,猶喜榜書。植根器于筆墨之中,灌道氣于尺幅之間。偶一揮灑,便見吉光靈雨,為世間所寶愛。
道融世間,亦融于素紙。觀任道長之書法,採墨偏焦,用筆枯峻。于“九層高臺”上看“日開月明”,有巖石姿,有云煙態(tài);于“山高林茂”中悟“天道無為”,無煙火味,無頭巾氣。筆下之月,絕不似天庭之月,不似佛家,可浸千江之水;腕底之鶴,可允為塵外仙鶴,嚼盡風(fēng)霜,慢啜萬壑之風(fēng)。好一幅“虎躍空山”,滿紙騰起英雄氣;細(xì)品味“見龍在田”,真?zhèn)€是老鮫臥波……
藝術(shù)乃性情之物,道長以筆墨傳法。幅幅作品,字字箴言。于濃淡中參陰陽,從點線中看太極。有時盤亙?nèi)缋咸?,有時突兀如陣馬。本說“清靜”,卻似飛瀑;此處“松濤”,卻如大雪。觀字而思人,睹人而悟道,得道而通神,會神而凌虛。正所謂錦繡在胸,春秋滿眼。步入其中,怎能不想入非非!
寫到此,忽覺有一條陰陽魚,從樓觀臺游來我的書案。眨眼之間,便覺滿屋云煙。竊想借任道長的寶劍一用,用它來劈開混沌,斫取靈光。
2010年9月7日武漢梨園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