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實證結果分析

(一)橫截面相關性檢驗結果

面板數據截面相關的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無論是衛生費用指標,還是健康產出指標,其CD統計量的P值均為0.000,即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我們可以拒絕不存在截面相關的原假設。這表明該面板數據存在很強的截面相關性,所以,第一代面板單位根檢驗方法不適用于該數據的研究,我們應該使用第二代面板單位根檢驗方法來克服數據截面相關所帶來的干擾,以確保檢驗結果的有效性。

表3  截面相關性檢驗結果(Pesaran,2004)

注:***表示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

(二)面板單位根檢驗結果

接下來,我們利用蔡(2006)提出的第二代面板單位根檢驗方法進行檢驗,考慮有趨勢和無趨勢兩種情形,具體結果請參考表4。不難看出,對于人均衛生總費用,無論在哪種情形下,其三個統計量的P值均大于0.1,即無法拒絕面板數據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對于健康產出指標,在無趨勢情形下,人均預期壽命的三個統計量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原假設。而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在包含趨勢項的情形下,三個統計量的P值均為0.000,可以認為其強烈拒絕原假設,但在不包含趨勢項的情形下,均無法拒絕原假設。通過觀察數據隨時間的變化情況,我們發現中國與OECD國家在人均預期壽命的差距沒有呈現明顯的時間趨勢,而在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方面的差距呈現明顯的時間趨勢。因此,我們認為,從整體來看,在1978—2013年期間,中國與OECD國家在人均衛生總費用方面不存在追趕現象,但是在健康產出方面存在明顯的追趕現象。

表4  第二代面板單位根檢驗結果(Choi,2006)

注:(1)***表示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2)方括號中為統計量P值。

(三)追趕國家的個體識別

由于蔡(2006)所提出的原假設為“面板數據中的所有個體時間序列均為單位根過程”,所以,即使檢驗結果拒絕了原假設,我們僅僅能夠判斷中國與OECD國家整體上在健康產出方面存在著追趕,但是我們無法確定中國具體與哪些國家存在追趕。為了識別中國各健康指標究竟追趕了哪些國家,接下來,我們采用DF-GLS單位根檢驗方法對人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進行檢驗,具體結果參考表5。

注:(1)***、**分別表示在1%和5%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2)方括號中為最大滯后階數,按照Ng-Perron序貫t準則進行選擇。

對于人均預期壽命,在不含時間趨勢的情形下,我們可以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中國與加拿大、愛爾蘭、新西蘭之間的人均預期壽命差距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而在含時間趨勢的情形下,我們可以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中國與加拿大、芬蘭、新西蘭之間的人均預期壽命差距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所以,我們基本可以認為中國在人均預期壽命方面與以上4個國家存在追趕。

對于嬰兒死亡率,在不含時間趨勢的情形下,我們可以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中國與德國、以色列、西班牙之間的嬰兒死亡率差距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而在含時間趨勢的情形下,我們可以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中國與澳大利亞、芬蘭、德國、愛爾蘭、日本、荷蘭、美國、英國之間的嬰兒死亡率差距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根據以上結果,我們基本可以認為中國在嬰兒死亡率方面與以上10個國家存在追趕。

對于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在不含時間趨勢的情形下,我們僅可以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中國與日本的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差距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而在含時間趨勢的情形下,我們也僅可以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中國與奧地利之間的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差距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由此可見,中國在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方面僅與日本和奧地利兩個國家之間存在追趕。

總的來說,從人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三個健康指標來看,與文中18個OECD國家相比,中國在降低嬰兒死亡率方面取得的進步最大,與10個OECD國家存在著追趕;在預期壽命方面,中國只與4個OECD國家存在追趕;而在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這一指標上,中國與絕大多數OECD國家之間并未存在明顯的追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林县| 镇宁| 安阳县| 陵水| 涞水县| 晋中市| 东海县| 太康县| 临武县| 浙江省| 太原市| 桦川县| 阜新| 萨嘎县| 马山县| 巴彦县| 兴义市| 汨罗市| 明水县| 平罗县| 广水市| 黄大仙区| 阳谷县| 屯门区| 汽车| 江北区| 辽阳县| 富民县| 台安县| 乡城县| 罗源县| 京山县| 马关县| 元朗区| 吴桥县| 高州市| 剑河县| 忻州市| 湘乡市| 游戏|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