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公共政策評論(第11卷)
- 岳經綸 朱亞鵬
- 738字
- 2020-08-27 15:03:19
三、數據說明與描述
本文選取人均衛生總費用、人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作為衡量衛生投入和健康產出的指標,考察中國在衛生費用與健康指標兩方面是否與18個OECD國家在1978—2013年間存在追趕現象。其中,人均衛生總費用(HCE,單位:美元)來源于OECD Health Data和《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2014》;人均預期壽命(LE,單位:歲)、嬰兒死亡率(IMR,單位:千分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IMR5,單位:千分之)三個健康指標的數據來源于World Bank Data。為了便于比較,HCE均以2005年美元固定價格進行換算。
表1和表2分別是18個OECD國家和中國以上四個指標的描述性統計值。從1978—2013年的平均值來看,與18個OECD國家相比,中國的人均衛生總費用僅是其的6.6%,人均預期壽命相差6歲多,嬰兒死亡率和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要高出26.49‰、33.47‰,差距依然不小。
表1 四個變量的描述性統計(18個OECD國家)

表2 四個變量的描述性統計(中國)

那么,隨著時間變化,中國與18個OECD國家在以上四個指標方面的差距是擴大還是縮小呢?圖1至圖4描繪了這種趨勢的變化情況。從圖1來看,在1978—2013年期間,中國和18個OECD國家的人均衛生總費用都呈上漲趨勢,但是,很明顯18個OECD國家上漲得更快,中國與其的差距越來越大。圖2、圖3和圖4分別描繪了中國與18個OECD國家在人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方面的差距隨時間變化的情況。由圖可知,在1978—2013年期間,中國和18個OECD國家的人均預期壽命均有所延長,兩者之間的差距未見明顯縮小。從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兩個指標來看,中國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而OECD國家由于這兩個指標的初始水平較低,所以下降幅度沒有中國明顯,兩者之間的差距顯著縮小了。

圖1 中國與OECD國家的HCE

圖2 中國與OECD國家的LE

圖3 中國與OECD國家的IMR

圖4 中國與OECD國家的IM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