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語言的超社會發展

社會語言學家強調,語言不是一個純生物現象,而是人類社會的產物。單個的人不一定需要語言來與自己溝通,而失去與社會聯系的人往往失去語言能力。并且,語言不是屬于個體的,語言是社區的產物;生活在社區中的人才能夠習得語言。所以才有“語言習得是一個社會化過程”一說。那么,語言是否能超越社會而存在呢?一般來說,是不可能的。但是,目前發現了一些成功和不成功的努力,試圖促使語言超社會化發展。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所謂“個人化的語言”,如果不是指個體運用語言的特征和風格這一隱喻性的說法,在概念上是不能接受的。語言必定是社會的,即使是只剩下最后一個說某種語言的講話人,他/她所提供的該語言的樣本所代表的還是一個群體的語言,而不是他/她個人的語言。

語言是依附于社會的。具體的語言都是存現于具體的社區之中。目前所謂“瀕危語言”,究其根本,是被社區放棄的語言,或者是行將解體的社區的語言。但是,如果我們記錄一個行將消亡或已經消亡的群體的語言,那么,記錄下來的內容,是否還能算是“語言”呢?

我們可以記錄該語言的語音語法系統、詞匯語義系統,錄制例句乃至整段的談話或故事。然而這些都是語言本身嗎?或者是語言的一部分嗎?語言是什么?是“活的語言”——在社區中被使用的、不斷發展變化的語言,還是既包括“活的語言”,也包括“死了的語言”呢?顯然,許多語言學家認為,語言就是一個包括語音、語法、詞匯的符號系統,如果還在使用中,就是活的語言;如果活著的人當中沒有人使用這種語言,就是一種死去的語言。對于這些語言學家來說,活著或死去的語言都是語言。這樣一來,語言就被抽象化了,抽象到可以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了。

語言學家的抽象的語言是一個“去社會化”的語言,是對“語言”這一概念的擴展。這種對“語言”概念的擴展,即,將語言學家的工作成果認定為一種語言的一個部分或者其全部,就是一個“語言外部化”現象。對于語言學產生之前的語言來說,語言學成果,并不在語言本來的范疇之內。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成果,恐怕就是語言的“語言學化”。在認定某種語言時,不僅語言學家的意見被推崇,語言學的描寫和規定,似乎也成為該語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綜上所述,語言的語言學化是語言的外部化現象的一種,將脫離社會的語言符號系統仍然認定為語言也是語言的外部化現象的一種。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產生了“外語學習”這種活動。“外語學習”是學習一種在學習者自然生長的社會環境之外的語言,所學的不外乎該語言的語音詞匯語法系統的知識。如果人們認為所學的仍然是語言,那么“外語學習”也是典型的“語言超社會發展”的一種語言外部化現象。

“外語學習”的理念不僅脫離語言的“社會互動”的實質(徐大明,2014),而且與語言習得的“社會化”發展過程對立(徐大明等,1997)。一般情況下,這種學習是不能獲得正常的語言習得的效果的。但是,“外語學習”有時奏效,往往是因為其實際情況是介乎“外語”和“社區語言”之間,得益于“準社區語言”的環境,或者是學習者隨后進入目標語言社區通過語言知識向語言能力的轉化而實現的語言習得(徐大明,2013)。

由此可以引入關于社會化的更具體內容的討論。現代社會的大規模移民現象構成了“語言”“言語社區”和“社區”之間的錯綜復雜的關系。因此,出現了“言語社區”與“社區”脫節、“語言”與“言語社區”脫節的現象(Xu,2015)。一種語言本來是言語社區的一個設施,是社區內言語互動的產物,為社區所用,由社區成員所共同擁有。但是,“城市化”形成社區重組的格局,以至于原來社區的語言被帶入新社區。這一語言可能在新社區中擴散,逐漸成為新社區中通用的語言。或者,在進入新社區后,該語言沒有機會擴散,而是被保留為家庭語言或者領域語言而使用。

以上的種種情況被納入“語言城市化”的描寫和分析(Xu,2015)。然而,“語言城市化”所指出的“語言-社區”二位一體的格局改變,同時也可以被認為是語言的超社會發展的一種表現。所不同的是,脫離原來社區的語言,并沒有完全脫離社會,而是脫離了原來產生和維系它的那部分社會結構。脫離原來言語社區的語言,可能被移植到一個新的社區,也可能游離于社區之外,而產生“語言瀕危”的情況。

與此相關的情況是: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使得離開原居住社區的人員可以與原社區人員保持相當程度的互動。其互動的強度甚至可以不低于本地言語社區成員,因此形成了言語社區成員與地理經濟社區成員不吻合的現象。

綜上所述,語言的超社會化發展可以分作兩類。一類是語言“被脫離”社會,即上述的對語言的“去社會化”的認識及其現實效應。這是語言外部化的一種表現,突破了語言作為一種社會活動的界限。除此之外,具體的語言變體,如民族語言、地域方言等等脫離其原來依附的社會結構而仍然保持一定的活力,這種現象也是語言外部化的一種表現,是具體語言的外部化的一種表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湾省| 太白县| 云龙县| 东明县| 万山特区| 遂溪县| 巩义市| 喀喇沁旗| 都安| 射洪县| 梧州市| 新干县| 南和县| 普安县| 石柱| 来凤县| 丰县| 英吉沙县| 永川市| 溧水县| 启东市| 新宁县| 观塘区| 湘乡市| 大宁县| 张家界市| 景泰县| 耒阳市| 万宁市| SHOW| 颍上县| 龙里县| 南投市| 浑源县| 广德县| 玉门市| 南丹县| 安义县| 乐昌市| 云和县| 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