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外圍資本主義
  • (阿根廷)勞爾普雷維什
  • 1818字
  • 2020-08-19 16:39:57

第七節  個人差別與社會可動性

我們已經說明,權力關系對更高生產率的成果分配有著巨大影響。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否認人與人之間存在差別,不等于說為了擺脫新古典派理論,我們又陷入了另一個極端。事實上,出現了一種很重要的社會可動性現象,它使得某些人能戰勝由社會結構產生的權力關系,至于這種現象最初從何處產生那無關緊要。這指的是這樣一些人,他們由于自己的能力與活力,由于利用自身經驗的才能,超過了其他人并提高了收入,從而使自己進入更高的層次,有時要比原來有著同樣起點的人高得多。可是,當這種情況發生以后,這些人盡管對發展有積極貢獻,但他們最終便進入享有體系的特權的行列,從而加重這個體系所特有的排斥性與沖突性后果。

這種差別首先關系到剩余本身。雖然我們強調過剩余的結構性質,但我們不能忘記它的活力含義。因為剩余的增長是由生產率提高所決定的,而生產率的提高是由采用新的技術層次以及原有技術層次的改進引起的。這里恰恰反映出我們所論及的能力、精力與經驗的差別。那些在上述方面表現突出的人便在企業生活中道路暢通,并比其他人上升得更快。他們是體系的活力因素,在發展的有限領域之內他們的貢獻往往是極為重要的。

常規理論認為,在自由競爭制度下,對提高生產率做出更多貢獻的企業家應當在分配方面占有優勢,這有一定的道理。不過,特權不在于利潤本身,而在于這樣一個事實:即便有不受限制的競爭,這個成果的一部分——在外圍資本主義中是很大的——將被扣留并加入到原先的扣留中去,也就是增加總剩余。剩余終究是一種結構性特權。

細想一下就會知道,模仿性資本主義的根本缺陷就在于這種特權的頑固性,而以犧牲積累為代價的特權消費社會就躺在模仿性資本主義之上。我不否認社會可動性會使得最有活動能力的人增加其生產資料占有量,但是一般地說,那些以無可置疑的戰勝阻力的本領而達到這種境地的人,如前面已經指出的那樣,最終都加入消費社會。即便他們不這樣做,那些繼承這些資料的人往往會要這樣做,盡管這種人并不具備前輩那樣的活動能力。

總而言之,他們在以這種方式浪費積累潛力時,也就是在給別人的社會可動性制造障礙。別的人如果有條件這樣做,可能會更有成效。在改造體系的過程中更充分地利用這種潛力,可能會為數量更大的、更有能力與活力的人提供更多的可動性機會。不過,這個問題再繼續談下去,我們也許就把在本書結尾部分關于改造理論所要談的東西過分地提前了。

我們在前面說過,社會權力使得它的擁有者獲得技術擴散所要求的專業水平。這里同樣有一個社會特權因素;不過,也會出現一些來自底層的甚至是地位非常低下的富有活力的人,他們通過自己的頑強努力會獲得這種專業水平,并根據自身的經驗而加以完善。也有一些人,他們擁有社會權力并表現出巨大的活動才能,這使得他們出類拔萃并超過出身于同樣階層的其他人。不過,在他們上升之后,就發生跟那些在企業中出類拔萃的人相類似的情形。因為一旦上升,他們分享技術進步成果的能力就逐步改善,并逐漸分享體系的特權,其中包括社會權力。

不管怎樣,那些由于自己的能力與活力、由于自己的社會權力、由于兩個因素兼而有之,從而掌握了技術擴散所要求的專業水平的人,在分享生產率增長的成果方面就處于比其他人更有利的地位。他們對生產率的提高做出了或大或小的貢獻。與此同時,在這種專業化勞動力的供給趕不上需求酌情況下,剩余量越大,企業越愿意增加報酬。在社會結構的另一極情形就完全相反。

正如在其他地方已經談到的,必須指出收入的結構性分配與個人差別之間的根本區別。結構性分配是權力關系作用的結果。權力關系是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動而變化,并反過來對社會結構的變動產生影響。個人差別是與不同程度的能力和活力相適應的。

這里我想補充一個與此有關的看法。鑒于勞動力在分享生產率增長方面所處的軟弱地位構成了剩余的結構性來源,那些在對立的一極上處于分享生產率增長的有利地位的人便從這種結構性差別中獲利。這種情況從處境不利的人們的收入比例惡化中反映出來。

這種收入比例的惡化不僅僅影響下層,而且也影響中層的一部分。這部分人在體系的吸收作用削弱時,其提高報酬的能力惡化了,與此同時,數量較小的一部分勞動力在生產率增長速度加快的情況下,分享能力得到改善。

換言之,具有技術所要求的越來越高的專業水平的勞動力在報酬方面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處在不利地位的勞動力不能隨著生產率的增加而相應地提高其報酬。這就是在市場力量的自發作用中行將發生的收入比例惡化的現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信县| 汽车| 灯塔市| 贵定县| 开阳县| 芒康县| 阳原县| 都匀市| 赤峰市| 南投县| 柯坪县| 望城县| 兴城市| 冕宁县| 庆云县| 同江市| 宁乡县| 南涧| 淄博市| 新巴尔虎右旗| 始兴县| 教育| 无棣县| 嘉黎县| 寿阳县| 沂南县| 随州市| 阿克苏市| 诏安县| 汝南县| 凤山县| 乌兰浩特市| 桃江县| 旅游| 秦安县| 达孜县| 中卫市| 观塘区| 平武县| 宜良县| 城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