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說“一帶一路”
- 肖振生
- 2580字
- 2020-08-19 16:40:21
1.3% 的GDP增長:一座橋帶給一個國家的利好
一座橋對于孟加拉國來說,到底有多重要?如果在百度搜索關鍵詞“孟加拉 渡輪”,你會發現,175,000個搜索結果中,大部分是關于渡輪沉沒的新聞。就在2015年2月份,一艘載有大約150名乘客的渡船在孟加拉國馬尼格甘杰地區的帕德瑪河上與一艘貨船相撞后沉沒,造成65人死亡。過去幾年里,這樣的事故時有發生。
孟加拉國是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國家之一。這里河流縱橫,密如蛛網。帕德瑪河是孟加拉國著名的河流之一。“帕德瑪”是恒河流入孟加拉國以后的名字。這條河的河面最寬處甚至可以達到30公里。而它又正好處于孟加拉國最大的兩座城市之間,把整個孟加拉國一分為二,成為這個國家陸上交通的最大障礙。因為沒有橋,過河也成為一件不容易的事。貨車司機阿米爾常年奔波于帕德瑪河兩岸,對他來說,時間在這里一點兒都不重要。正常情況下,阿米爾從達卡南部的帕德瑪河渡口邊乘汽車渡輪到對岸,需要五六個小時,不過這一天,他為了過河卻排了一天一夜的隊,因為要過河的大貨車太多了。渡口亂糟糟的,到處一片狼藉,很多司機不耐煩地按著喇叭,刺耳的“嘀——嘀——”聲此起彼伏。阿米爾對這樣的場景見怪不怪,因為這還不算太糟糕。要是遇到冬天大霧或者雷暴天氣,等上半個月過河也是可能的。
可喜的是,這樣的日子就要結束了。
今年以來,來往孟加拉國的中國船舶明顯比往年多了很多,平均每個月都有三四艘大型船舶從中國出發,它們將26萬噸鋼材、數十臺打樁機和150多輛大型工程車運到距離阿米爾過河的渡口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在這兒,建設工地一片忙碌。孟加拉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座橋將在這里誕生,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承建的最大國際橋梁項目——帕德瑪大橋。
帕德瑪大橋上層通公路、下層跑火車,它把孟加拉國南部21個區和首都達卡連接起來,同時也是泛亞鐵路的重要部分。大橋修通以后,解決的還不僅僅是交通“斷點”問題,天然氣、電力、光纖等線路都能夠通過大橋連接兩岸。這也意味著,隨著大橋的建成,不但兩岸人員來往方便了,基本的生活水平也會提升一大截。西南部的人們可以用上方便清潔的天然氣,電力供應會更穩定,與外部世界的連通變得更加簡單。亞洲開發銀行曾經做過估算,大橋項目完工后,將會帶動整個孟加拉國的GDP增長1.3%,西南部19個區的GDP將增長2.5%。
這樣一座橋,修起來可不簡單,最難的要數橋梁鋼樁的安裝工程。大橋的“基石”是240根鋼樁,每一根直徑3米、自重500多噸。這么多的“巨無霸”最后都要斜向插入河床之下120米,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大橋在雨季與來勢兇猛的洪水相抗衡。這種打樁建橋的施工難度全球罕見,孟加拉國給世界橋梁建造業呈上了高難度的試卷。而接下這張試卷的,是一支來自中國的工程隊伍——中國中鐵大橋局的工程技術人員。他們的努力,讓試卷上的難題逐個解決。
作為大橋的執行工程師和項目經理,35歲的德萬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大型項目,他既感到榮耀,同時也深感壓力。他的主要工作是監督和統籌整體項目施工進度,并對大橋施工質量進行檢測。這一晚,大橋施工現場進行了第一次打樁加壓測試。中方的技術人員向德萬通報了試驗結果。聽到試驗指標正常,德萬一直緊張的心情終于放松了下來。接下來的幾周,這樣的試驗還要進行多次,雨季過后,鋼樁安裝工作將正式展開。2018年,這座橋將正式建成。
目前孟加拉國有7個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帕德瑪大橋可以說是頭號工程。從最基層的建筑工人,到像德萬這樣的管理者,帕德瑪大橋80%的建設者來自當地。一座大橋4年左右的建造周期,讓這個原本缺少專業技術力量的國家擁有了自己的工程技術隊伍。按照規劃,帕德瑪大橋建造過半時,孟加拉國的另一座大橋——連接印度和本那坡陸港的大橋也將開工。作為孟加拉國最年輕的大型項目管理者,德萬也在憧憬自己越走越堅實的職業道路。
一座橋,連通的不僅是“斷點”,也是通向未來的路。

延伸閱讀
那些“一帶一路”上的交通“斷點”
目前全球基礎設施發展的“步調”并不一致。不連不通、連而不通、通而不暢現象普遍,“一帶一路”就是希望拉近各國在地理空間、物理空間和制度空間上的距離,為全球發展打通經絡、舒筋活血。
“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擁有規模巨大的基礎設施網絡,其中鐵路網總里程約56.9萬公里,約占全球鐵路網總里程的50%;公路1,800萬公里,約占全球公路總里程的17.6%;機場總數為3,695個,約占全球機場總數的8.8%;內河航道里程約33.3萬公里,約占全球內河航道里程的50%;互聯網服務器總量為40.8萬臺,約占全球總量的32%。此外,經濟區內還擁有56萬公里天然氣管道里程和19.5萬公里原油管道。*
在這里,還存在很多“不通”的地方。比如,中國與南亞方向至今仍無連通的鐵路。與東南亞國家的鐵路連通,也是充滿了斷點。以全長5,445公里的泛亞鐵路東線為例,這條鐵路通道穿越中、越、柬、泰,把中國和中南半島連接起來。遺憾的是,在越南的祿寧和柬埔寨的巴登之間,有275公里的缺失路段,讓這條通道發生了“梗阻”。
再到老撾看一看:從首都萬象到沙耶武里,560公里的路程需要顛簸16個小時才可以到達,跨過湄公河仍然要靠擺渡。而在發達經濟體內,這段路程坐高速鐵路只需要2小時就能到達。
而著名的昆曼國際公路,全長1,800余公里,東起昆(明)玉(溪)高速公路入口處的昆明收費站,止于泰國曼谷。雖然早在2008年12月就正式通車,可這條國際大通道一直被老撾會曬與泰國清孔之間的湄公河阻隔,通而不暢。直到2013年底,清孔—會曬大橋建成通車,這條大通道才算是全程無縫連接。即便如此,還是面臨公路等級不同、路況條件不一等問題,通行水平差異很大。
* 數據來源:世界經濟論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夏丹片語
孟加拉國堵車不只是在首都達卡,在港口城市吉大港,我們遭遇同樣的堵車,白天晚上不間斷地堵著。我們跟當地的朋友們聊天,他們說道路太多年沒有修繕過了,更別說拓寬改建。碼頭上等著擺渡的司機們更是這種道路堵車的直接見證人。他們見到一隊東方面孔來渡口拍攝架橋修路的節目,一下子就聚攏過來。但是很有趣,采訪現場沒有七嘴八舌的抱怨,或者指手畫腳的隨聲附和。而是所有人都靜靜地圍起來,聽我們采訪的那位司機一個人講述堵車時司機們如何在碼頭等幾天幾夜,如何在帕德瑪河里打水洗澡,如何在車里和衣而睡。人們似乎習慣了這種堵車的司機生涯,默默忍受著我們這些焦躁的北京居民忍無可忍的那種漫長等待。
- 社會經濟學框架與中國現實社會經濟問題研究
- 質量管理
- 社會資本投資創辦獨立學院風險管理研究
- 中國反貧困:人類歷史的偉大壯舉
- 新視野: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 新常態 新亮點 新機遇
- 2021—2022年中國安全應急產業發展藍皮書
-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新型科研機構
- 大國經濟學:面向長期、全局、多維的中國發展
- 中國消費金融發展研究
- 尋求突破的中國經濟:不確定性加大背景下的經濟金融形勢分析(中國經濟金融形勢展望報告(2016年))
- “一帶一路”年度報告:從愿景到行動(2016)
- 金融碳中和行動:“雙碳”愿景下的綠色金融創新路徑(碳中和行動指南)
- 強國新征程:“十四五”時期的中國經濟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生態環境管理市場機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