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億美元和14.6%:中國帶給“一帶一路”什么
1/4:分享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蛋糕
就在泰國枕頭等待入關的時候,數以千萬計的包裹正從中國出發,運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2014年,中國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商品價值超過6,000億美元,加上中國從沿線國家進口的商品5,000多億美元,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總額已突破10,000億美元,約占中國進出口總額的1/4。
在這10,000億美元貨物中,既包括中國出口的6萬臺工程機械、7,000萬部手機以及1億條花色各異的連衣裙,也包括進口到中國的14億桶原油、3,000萬瓶橄欖油以及無法準確計數的嬰兒奶粉與紙尿褲。
如此之多的貨物如何運送?
從世界進入大航海時代開始,國際貿易中最主要的物流方式就是海運。但一直要到公元10世紀,這個古老國家的經濟重心南移到長三角和珠三角之后,海運才真正進入中國商人的視野。*
宋元年間,滿載著絲綢、陶瓷與茶葉的船隊由中國東南沿海的港口出發,運往西亞與歐洲,而西域的香料、毛織品等物產又沿海路運到中國。至此,東西方貿易的海上通道逐漸成形。到了明代,鄭和遠下西洋的船隊已經稱得上世界規模第一,200條制造牢固、裝備精良的海船上不僅有大副、水手,還包括醫生、翻譯等十幾個工種,船員總數更是多達27,800名。
14.6%:全球最熱門航線的逆勢增長
600多年后,藍色星球表面的船只已經多如繁星,現代通信技術可以對其進行準確定位。數據顯示,四大洋上的貨船數量如今已經增加到30萬艘,承載著全球貿易量的80%。
如果將每一艘船的GPS軌跡在地圖上描繪出來,我們不僅可以清楚看出船的位置、航速,根據不同船型停靠的港口和航線還能獲悉國際貿易的最新動向。
中國港口網,隸屬于一家專門從事軟件開發和信息服務的電子企業,和其他IT企業喜歡扎堆北京中關村或者大城市科技園區不同,它靜靜地坐落在煙臺海濱的一棟高層小樓里。如果不是走進它巨大的機房,你很難想象,在它的數據庫里,就隱藏著破解全球海運秘密的鑰匙。
“你在屏幕上所看到的每一個光點就是一艘大型貨船的GPS軌跡,每5秒鐘,數據就會自動更新一次……”
盡管還不到40歲,但劉飛龍已經是一名資深的數據專家,他所在的中國港口網為全球60,000多企業用戶提供航運數據服務。依托800多個港口自建基站和國際海事機構的合作,他們甚至可以實時追蹤一個上周從吉隆坡發出的貨柜現在運送到了哪里。但現在,擺在他面前的難題前所未有。他和他的團隊要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從30萬條航船過去一年的航行軌跡中,篩選出途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航船的數量。盡管已有心理準備,但獲得的數據總量仍然令所有小組成員大吃一驚。
120億行!
數據分析員們調用了6臺分布式PC機對這些數據進行了處理,累計運行1,400個小時之后,頁面彈出這樣一個數據:14.6%。在過去的一年里,途經“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的貨船數量增加了14.6%,而根據國際航運組織的統計,2014年全球航運總量僅增加了3.8%。
當程序員將這條全球貨運增長最快的航線在地圖上標注出來的時候,我們發現,這與當年那條從中國出發,經馬六甲、印度洋、蘇伊士運河到地中海的古航線重合度非常高,只不過在經過幾個世紀的沉寂之后,它有了一個新名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現在,“海上絲綢之路”每年光是運送的集裝箱數量就超過1,300萬個,已經成為全球海運最繁忙也是最重要的航線之一。
5秒鐘:1個集裝箱從青島港發往“一帶一路”
有貨才有船,有船才有港。要觀察國際貿易的走向與變化,港口無疑是一個最佳觀察點。
青島港,位于黃海之濱,太平洋西海岸的天然良港。
但要拿下全球最大集裝箱碼頭的閃光名片,光靠地理位置的優勢是遠遠不夠的。百年航運史的積淀,屢屢自我刷新的裝卸效率世界紀錄,都使青島港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一個強有力的支點。
李靖奎已經在青島港干了23年,現在,他負責青島港整個前灣集裝箱碼頭的生產與計劃。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碼頭上每一條船到達的時間、停靠的泊位,以及裝卸的進展,李靖奎一清二楚。
“集裝箱船越來越大,過去10,000箱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現在,18,000箱,甚至19,000箱的大型集裝箱船都很常見。”
船型越大,分攤到每一個集裝箱上的實際成本越低,這是航運界對沖目前世界經濟形勢低迷的一種手段。位于倫敦圣瑪麗婭斧頭街38號的波羅的海航交所每天發布一次指數,被國際海運界視為最重要的經濟晴雨表。碼頭上靠港船只的多少,國際運價的高低,甚至每個碼頭工人的薪水,都和這些跳動的數字有關。
在過去一年里,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一直徘徊在1,000點左右,這比金融危機前幾乎跌去了九成。但是,馬士基等國際航運公司卻逆勢而動,將馬力更強、噸位更大的新型集裝箱船投入到中國市場。
事實證明,巨頭們眼光老到,擴大在華運力絕非是靠運氣押賭注那么簡單。
最近一年,青島港與“一帶一路”沿線新開航線22條,船的班期密度同比大增。2015年前7個月,青島港與東南亞、中東和西亞的進出口重箱達到近百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0%。現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物占到了青島港吞吐總量的70%。過去,發往緬甸、越南等的貨船每周一班,現在幾乎每天一班。
在青島港的碼頭上,高峰時有4條10,000箱以上的大型貨船同時靠港,青島港高效裝卸的優勢正好派上用場。在作業高峰期,一晝夜的工夫,工人們要裝運52,000個集裝箱,這意味著,一分鐘之內要把13個集裝箱從80米外的碼頭貨場吊運進船艙,平均不到每5秒鐘就有一個貨柜整裝待發,去往“一帶一路”沿線。
目前,青島港與18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700多個港口建立了貿易聯系,其中,“一帶一路”沿線的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柬埔寨西哈努克港以及緬甸皎漂港甚至成為青島港的“友好港”和“共建港”。
2014年3月,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宣布,中國成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4.16萬億美元的進出口總額,約占全球貿易的12%。目前,中國已經成為12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其中,俄羅斯、新加坡、緬甸、蒙古國、越南、土庫曼斯坦、黎巴嫩等國家都地處“一帶一路”沿線。
未來10年,中國和沿線國家的雙向貿易額有望突破2.5萬億美元,還有更多的包裹將上路出發,中國青島港創下的集裝箱裝卸速度世界紀錄,看來還有再次刷新的可能。

- ? 上海國家航海博物館古船模型

- ? 屏幕上每一個光點就是一艘大型貨船的GPS軌跡

- ? 海運軌跡特效

- ? 屢屢自我刷新的裝卸效率世界紀錄,讓青島港成為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
- ? 青島港憑借自身雄厚的綜合實力,全面開啟大船經濟時代

- ? 在青島港,平均不到每5秒鐘,就有一個貨柜整裝待發,去往“一帶一路”

- ? 目前,青島港與18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700多個港口建立了貿易聯系
* 陸集源《宋元時期潮州的海運貿易》,http://cstc.lib.stu.edu.cn/chaoshanzixun/lishiwenhua/7117.html。
夏丹片語
回到我事業起步的地方——上海,卻只有一天時間停留。上午在東華大學拍攝來中國學習紡織技術的外國留學生,下午轉戰到航海博物館拍攝古代商船,晚上就要飛東莞了。匆忙的行程讓我與異國面孔和千年古船擦肩而過。何時我也成了時間的過客,而這城市的那頭,可是我曾經溫暖的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