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圖解經絡的秘密
  • 唐頤
  • 19字
  • 2019-09-29 14:15:58

第三章 疏通經絡主干:人體健康的根本保證

手太陰肺經 氣息通暢的總管

手太陰肺經,主要功能是幫助肺氣宜發,調理全身氣血,是人體最為重要的一條經脈。它不僅能夠反映肺的疾病,而且還能夠治療和保健呼吸系統。

手太陰肺經的循行

肺經主要分布在上肢內側前緣,左右共計22穴。其循行路線是從胸走手,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絡于大腸,然后回過來沿著胃上口,穿過橫膈膜,入屬于肺臟氣管,從肺系(指肺與喉嚨相聯系的脈絡)橫出腋下,沿著上臂內側前緣下行,進入寸口(手腕部橈動脈搏動處,即中醫把脈處),經過魚際,沿著其邊緣,到達大拇指末端。肺經還有一條支脈,它從手腕骨處的列缺穴分出,一直沿著掌背走向食指指端,與手陽明大腸經相接。

手太陰肺經上的疾病

肺經與肺、大腸、喉嚨等器官的聯系緊密,只要保證肺經的暢通無阻,就可以保證這些器官功能的正常。而當肺經異常不通時,人的身體會出現以下這些毛病。

外經病的癥狀是:沿肺經循行路線上,鎖骨上窩、上臂、前臂內側上緣,有麻木、疼痛、發冷、酸脹等異常感覺。

臟腑病的癥狀是:當本經經氣出現異常時,會感到胸悶、咳嗽、氣喘、氣短、心煩不安;而又因為肺與口腔和鼻子相通,所以也會出現感冒、鼻塞、傷風怕冷、流涕等癥狀。

由于肺經主要聯系著肺臟,因此這條經脈上的腧穴都能夠治療咳喘、上氣、煩心、咽喉痛等肺系疾病。肺經與大腸經互為表里,所以如果生了肺病,還會影響到大腸的相關功能,進而發生便秘、泄瀉等疾病。

由于肺在志主悲,所以肺經經氣也有調節人的情緒的作用。當情緒異常時,可以嘗試著做一些有強身健體作用的氣功和導引術。也可以通過靜守活打坐的方式疏通經脈氣血,在靜守狀態下,人會感到心中平靜、一切空空如也,讓煩亂的情緒重新回歸淡泊。

手太陰肺經詳解

手太陰肺經主要分布在上肢內側前緣,可以保證肺、大腸、喉嚨等器官的功能正常,下面就詳細說明其循行路線、主治病癥、外邪病癥和注意事項。

手太陰肺經歌謠

中府乳上三肋間,上行寸六云門安,云在璇璣旁六寸,天府腋皺三寸連,俠白肘上五寸主,尺澤肘中約紋全,孔最腕側七寸處,列缺腕上一寸半,經渠寸口陷中取,太淵掌后紋頭拴,魚際節后散脈里,少商大指內側端。

同時,由于肺經與皮膚的聯系,肺經不好的人,皮膚過敏、臉上長有色斑、臉色暗淡無光,其實這就是因為肺經經氣異常才導致皮膚的改變。如果經常按摩肺經,就會讓你的容顏重新煥發光彩。

作用多多的中府穴

中府穴是手、足太陰二經交會處。手太陰肺經的首穴,又名膺中俞、膺俞,屬于肺經的募穴,也就是肺臟氣血直接輸注的地方,最能反映肺臟的情況,是診斷和治療肺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在取中府穴的時候,首先端坐,鎖骨下窩處一寸,距離人體正中線六寸的地方即是。第二種方法是,先找到鎖骨外側下方凹陷處的云門穴,然后,在云門穴向下一寸,與第一肋骨間隙平齊處就是中府穴。中府穴是臨床針灸的常用穴道之一,它的作用非常大,凡是呼吸系統的疾病,比如咳嗽、氣喘、胸悶、肺癆、氣逆、寒熱煩悶、喉痹等,只要配上基本的按摩、針灸方法就會有很好的療效。另外中府還可以配合其他穴位治療肩背痛、腹脹等病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天按摩中府穴五分鐘以上,可以豐胸。這是因為,按摩此處能促進胸部氣血循環,進而改善雙乳大小。

瀉熱去火的尺澤穴

尺澤穴位于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是手太陰肺經的合穴,合穴屬水,比喻肺經脈氣到這個地方如水之所歸,聚于一處,因此運用了比擬法命名。

尺澤穴具有清宣肺氣、瀉火降逆、滋陰潤肺的作用,刺激此穴對于肺部病癥均有治療作用。主治咳嗽、氣喘、咯血、胸部脹滿、咽喉腫痛、肘臂攣痛、嘔吐、小兒驚風、高熱、吐瀉等證。

除此之外,《五龍歌》中說:“筋急不開手難伸,尺澤從來要認真。”《天元太乙歌》也說:“五般肘痛針尺澤。”《肘后歌》則說:“鶴膝腫勞難移步,尺澤能舒筋骨痛。”所以,尺澤穴對于疼痛、扭傷等病癥也有特殊效用。

治療出血的孔最穴

本穴位于前臂屈側,尺澤穴與太淵穴的連線上,腕橫紋上面7寸處。取此穴時需伸前臂仰掌,在太淵穴與尺澤穴連線上的4/9處。

孔最穴為手太陰肺經郄穴,一般郄穴主治急性病證,陰經的郄穴主治急性出血性疾病。

手太陰肺經上的特效穴(1)

手太陰肺經左右共計22穴,其中有許多治病的特效穴,下面就介紹中府、尺澤、孔最三個特效穴的取穴方法和功效。

所以,孔最穴主治哮喘、咳嗽、潮熱、咯血、氣逆、失音、肘部疼痛、喉嚨疼痛、痔瘡等,尤以咯血效果最好。

主管小病小疾的列缺穴

列缺穴位于腕橫紋上1.5寸處,屬手太陰肺經,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任脈。是治療頭面部、上肢疼痛的常用的重要穴道之一。

列缺的取穴有兩個方法:其一是掌心向內握拳,手腕微微向下垂,在腕后橈側能看見一高骨突起,然后用力握拳,看到的一塊凹陷處,即是列缺穴。其二是,兩手虎口張開,垂直交叉,將左手放在右腕背部,食指指尖下即是列缺穴。此穴具有止咳平喘、通經活絡、解表祛風、利水通淋的功效。

列缺穴可治感冒、咳嗽、口眼歪斜、頭痛、手腕無力等癥,它對因外邪引起的頭痛效果顯著,古人有“頭項尋列缺”的諺語,另外,由于列缺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任脈,所以對遺精、陰莖痛、小便難、遺尿、痛經等任脈的疾病也可治療,成效奇佳。

肺朝百脈的太淵穴

太淵是手太陰肺經的原穴,說明此處肺經經氣非常博大。取此穴位時應正坐,伸臂仰掌,太淵穴位于手腕橫紋上,橈動脈搏動的凹陷處,就是手腕上的寸口處,因此有肺朝百脈、脈會太淵之說,故在人體穴位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手太陰肺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本穴具有宜肺平喘、止咳化痰、清咽消腫、通調血脈之療效,主治咳嗽、哮喘、百日咳、咯血、胸滿、胸痛、噫氣、心悸、手腕痛、咳痰帶血、無脈癥、閉經、肺炎、肋間神經痛等疾病。

指壓太淵穴,對于腕部疾病也有療效;還有些人總覺得氣短,似乎喘不上氣來,稍做運動或精神緊張感覺鼻子就不會吸氣了,此時可以點揉太淵穴,因本穴是肺經原穴,補氣效果極佳,能有效緩解氣短癥狀。

預防風寒的魚際穴

魚際穴位置在手拇指本節(第1掌指關節)后的凹陷處,約當第1掌骨中點的橈側,赤白肉際處。冬季揉搓魚際穴能夠預防感冒。

針刺魚際穴可以主治如下四大類疾病,第一類疾病是咽干、咽喉腫痛、失音。第二類疾病是咳嗽、哮喘、咳痰帶血、咯血。第三類疾病是小兒疳積。第四類是感冒、肺炎、乳腺炎、神經官能癥、發熱、掌心熱等其他病癥。

手太陰肺經上的特效穴(2)

上面介紹了手太陰肺經中的中府、尺澤和孔最三個特效穴,下面再介紹列缺、太淵和魚際三個特效穴的取穴方法和功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什县| 咸宁市| 穆棱市| 天台县| 大洼县| 荔浦县| 富阳市| 玉树县| 汪清县| 正蓝旗| 古丈县| 磴口县| 濮阳县| 昭通市| 科技| 沭阳县| 象州县| 平邑县| 桂林市| 千阳县| 尉犁县| 临桂县| 治县。| 横山县| 治多县| 富源县| 甘谷县| 平定县| 新龙县| 五家渠市| 定陶县| 鸡西市| 水城县| 壤塘县| 平顶山市| 呼图壁县| 尚义县| 海晏县| 高邑县| 东乡族自治县| 翁牛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