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經濟學(2014版)
- 《圖解經典》編輯部編著
- 1061字
- 2019-09-26 13:10:22
7 勞動供給的收入效應高收入的你是愿意工作,還是更想度假?
當工作能帶來較高的收入時,人們愿意多工作還是愿意多休閑,經濟學家并不能作出明確的預期。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效應大于替代效應說明人們更愿意有更多休閑時間。
工作還是閑暇,這是一個問題?
在第一章第一節中,我們就曾提到時間也是一種稀缺的資源。消費者選擇理論既然可用于物品間的配置,那么也可用于工作和閑暇的時間分配的分析嗎?特別是在工資逐漸增高時,人們是愿意多工作,還是愿意多閑暇?
以向英為例,她是一個軟件設計工程師。除去睡眠時間,她每周有100小時可供工作和閑暇。閑暇對于她來說就是逛街、旅行、健身以及和同學聚餐。而工作時她得專心致志地開發電腦軟件,報酬是每小時100元,這些錢可全部用于閑暇時的消費。因此,可以說她的閑暇的機會成本是每小時100元。她可以把每周100小時全部用于閑暇時間,那表明她不再工作。她也可以把100小時全部用于工作,這樣可以得到10000元的收入,不過就不會有一點閑暇時間。她還可以正常工作40小時,60小時用于閑暇,并花掉每周收入的4000元。利用向英的預算約束線,并結合她對消費和閑暇的偏好(用無差異曲線表示)就可以得到右頁上方所示的工作和閑暇決策圖。
巨大遺產=巨大禍害?
假設向英的工資由每小時100元漲到200元,那會發生什么情況呢?首先是預算曲線變陡峭了,這意味著她的閑暇時間變貴了,機會成本變成了200元。那她一定會去增加工作時間,更勤奮地工作嗎?答案是不一定,如果她認為提高工資意味著福利增加——擁有更多閑暇和消費的機會,那么她會選擇減少工作時間,表現在圖上就是無差異曲線向右下方移動。到底她會作出什么決策,經濟理論并不能給出明確的預期。
但經濟學家發現,如果遇到向英的情況,有確切的證據表明,大多數人傾向于減少工作時間,原因在于更高的工資給人們帶來的收入效應大于替代效應。對彩票贏家的研究已有力地證明收入效應帶來的巨大影響:在生活中,中了大額彩票的大多數人會在一年內辭掉工作,甚至終生不再工作。因此,西方國家很多富豪認為,巨額遺產會使子孫后代失去進取的力量,以至于他的生活遠不如沒有遺產時那樣有價值,所以他們會傾向于在臨終前把巨額遺產捐給慈善機構。
高工資會讓你投入更多工作時間嗎?
向英決定工作和閑暇的最優點

大多數勞動者的收入效應大于替代效應
勞動者的工資增加,同樣會形成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工作與閑暇是勞動者面臨的兩個選擇,替代效應是指當工資增加時,勞動者認為用工作代替閑暇可獲得更大滿足,從而勞動供給會減少。收入效應是指勞動者認為自己的收入提高,可以享受更多的閑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