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經濟學(2014版)
- 《圖解經典》編輯部編著
- 867字
- 2019-09-26 13:10:11
2 縝密的頭腦觀察、假設、進一步觀察
學習經濟學需要縝密的頭腦,這是因為所有經濟理論都是經濟學家在觀察和假設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經濟學家在對經濟現象作假設時,會抓住現象的主要特征進行簡化,從而推斷出重要的結論。
經濟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仍需要采用普通科學所要用到的方法:提出假設、收集資料、分析資料,證明或者否定提出的理論。經濟學開山之祖亞當·斯密就是用這種方法,在經過周密的思考后,提出了“一只看不見的手”的理論,為古典經濟學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根基。
理論的背后是現象
在經濟學領域,經濟學理論的提出,往往和經濟學家生活中經歷的經濟現象有關。例如,20世紀20年代世界性的經濟大蕭條使凱恩斯的刺激內需理論破繭而出;美國羅斯福新政運用凱恩斯刺激內需的理論獲得成功,使凱恩斯的理論被當做經典供奉起來;此后隨著美國經濟的變遷,凱恩斯主義又幾經起伏,直到發展成為今天的“新凱恩斯主義”。
在運用理論和觀察方面,經濟現象的復雜性使經濟學家遇到的障礙更多:觀察工具的缺陷、研究方法的局限、實驗室建立的困難等,使得他們得出來的理論總不會那么完美。因此,經濟學家們不得不把眼光轉向世界提供給他們的自然實驗——戰爭、動亂、民族歧視等帶來的種種特殊的經濟現象。因此,學習經濟學就得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經濟學問題。
有力量的假設和簡化
物理學家可以用在飛機上拋石頭的方式研究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在理論中他可以假設空氣中的雜質對空氣沒有影響;他還可以進一步假設,如果地球和月亮之間沒有雜質的影響,那么從地球飛往月球需要克服多大的重心引力的問題,甚至,在他們的考慮中,地球和月亮可以被假設成一大一小的球體,忽略事實上的不規則形狀。這樣,事實簡化了,幾乎不會影響理論的提出。
為了更容易解釋這個世界,經濟學家也這樣作假設。在研究國際貿易的時候,經濟學家可以把世界上的眾多國家簡化成兩個國家,甚至更進一步把每個國家生產的成千上萬種物品簡化成只有一種,這樣更容易得出貿易可以使每個國家變得更好的結論來。
用科學的視角研究各種現象
經濟學都源自對經濟現象的觀察

經濟學家使事物簡化從而得出有意義的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