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比較文學教程作者名: 趙小琪本章字數: 535字更新時間: 2019-12-20 16:37:11
【導學訓練】
一、本節學習建議及關鍵詞釋義
1.學習建議:
在影響研究的范式下把握媒介學淵源、定義及特征,明確媒介學的研究對象、范圍,同時掌握媒介學的研究模式、類型和方法。
2.關鍵詞釋義:
媒介:1931年,梵·第根在《比較文學論》中論述了文學影響和假借的“經過路線”,他認為,影響的起點是“放送者”,終點是“接受者”,中間由媒介溝通,這媒介即是“傳遞者”,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團體,還可以是評論文、報刊、譯本等。
媒介效果:指通過媒介活動傳播出去的信息給他國文化和文學帶來的影響和變化。按接收者的角度可分為個體效果和綜合效果。
媒介學:比較文學影響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國與國文學和文化間關系的研究,是把一國文學作品、文學理論或文學思潮傳播給另一國的中間活動的研究。
二、思考題
1.媒介學的研究對象和范圍有哪些?
2.媒介學的研究前景如何?
三、可供進一步研究的學術選題
大眾傳媒與媒介學的研究
提示:大眾傳媒在創作主體、傳播方式和接受方式等方面都與傳統的媒介方式不同,具有即時性、交互性和超越時空性,產生的效果發生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滲透于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大眾傳媒影響著社會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傳承著世界文化。大眾傳媒的作用在社會上越來越大,也給媒介學的研究帶來新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