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創新的趨勢

21世紀的創新與以往相比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展現出一些新的特征。

第一點是創新的快速性——創新的周期大大縮短。四大發明的孵化和作用延續了上千年,蒸汽機則差不多是百年的周期。到了電報、電話還有無線電就只有幾十年的周期。而今,通信、PC、互聯網,幾年甚至幾個月就會出現變化,可以說是日新月異,所以說整個創新的周期縮短了。

第二點是創新的突變性。從電子管、晶體管到集成電路,從大型機到PC到3C的融合,當代這些技術的突變不斷出現。對企業來說,漸變的技術創新趨勢比較容易應對,但對于突變性的創新就要面臨很大的挑戰。所以個人、企業和國家都應考慮如何應對突變所帶來的挑戰。

第三點是創新的全球化。現在,合作與競爭都在全球的范圍下展開,人才和技術也呈現出全球流動轉移的趨勢,從這個角度說世界確實越來越平。但另一方面,隨著技術和人才的全球化,產品卻越來越多樣化,市場越來越區域化,服務越來越個性化。

針對創新的全球化,《世界是平的》這本書中的一些看法是正確的,但同時,書中80%的觀點只能算作一家之言。因為這些觀點會帶來很多認知的誤區。比如說,現在國內很多公司都在思考全球化的問題。但如果認為世界是平的,把國內的技術、管理、文化、市場線性平移到國外的話,那一定會碰壁。

有幾個正面的例子——比如華為采取了一種相對漸進性的模式,先在第三世界部署資源,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步驟進行全球化探索。聯想則是以并購的方式,并欣然接受了一種多元性文化。而TCL雖然也是購買國外公司,但管理模式基本上還是中國化的。

三種模式到底哪一種正確?時間會告訴我們的,但有一點必須強調,那就是中國企業走向國際一定要有全球化的思維方式,并且,要堅信世界絕對不是平的,在不同的國家,一定要融入的當地文化,采取不同的管理和文化機制。

來到中國的跨國公司也是有的成功,有的碰壁。比如在互聯網領域,基本上所有的國外大公司都遇到很大的阻礙,包括雅虎、eBay、Google、微軟在這個領域也有很多的教訓。為什么會這樣?是技術的問題,人才的問題,還是戰略的問題?對這些問題,也許有很多解釋,但是有一點很重要,就是絕不能把美國的互聯網業務模式平移到中國,否則肯定會碰壁。

第四點是創新本身是無止境的。經常能看到一些觀點,是說當前技術創新已經沒有太多的空間了,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管理和運營、放在銷售和市場——這些誠然都很重要,但技術創新的空間仍然很大,特別在互聯網、在軟件、在移動通信等領域,創新可能才剛剛開始。

大約在20世紀初,美國物理學會主席說,整個物理學的大廈已經建立,以后的200年里,物理學家能做的就是在這個大廈上面添磚補瓦,不會再有什么新的重大發現。但真實的情況如何?相對論、量子力學等新的理論相繼誕生,使20世紀成為物理學最輝煌的年代。

另外一個例子是美國專利局的局長,在20世紀50年代計算機發明之后,他要求辭職,理由是該發明的科技已經都發明了,美國專利局不再有存在的理由。但我們知道,過去的50年來,人類的發明超過了人類整個文明史的積累。

這些都表明,創新本身是沒有止境的。

順便談談我對今后幾年IT領域創新趨勢的看法——以下這些趨勢或許有可能成為企業追捧、大眾關注的熱點。

一是云計算漸趨主流化。經過多年的積淀和持續的探索,如今,云計算終于開始成為一種全球IT產業共同應和的、主流的聲音——把所有的計算應用和信息資源都用互聯網連接起來,供個人和企業用戶隨時訪問、分享、管理和使用,相關的應用和資源可以通過全球任何一個服務器和數據中心來獲取。在這樣一種應用愿景的激勵下,包括Amazon、IBM、HP、Google在內的IT業領導企業先后開發了不同版本的云計算解決方案,而微軟也在2008年正式發布了完整的云計算平臺Windows Azure(藍天),并投入巨資在全球范圍建造數據中心——微軟希望“云平臺”最終同PC平臺一樣,能夠讓成千上萬的第三方開發人員開發出豐富的應用與新穎的服務——而這樣的平臺勢必會造就一個全新的“云產業”。

二是智能終端產品繼續保持多元化的發展態勢。除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移動娛樂終端以外,“上網本”和家用網絡影音設備近來的熱銷足以說明,在數據和應用漸趨集中化的大背景下,大多數用戶仍然渴望獲得多元的、隨享的(可隨時隨地獲取的)、個性化的體驗。2009年是中國3G通信網絡建設的起點,目前部分城市的用戶已可以申請3G服務。以移動多媒體和寬帶為主要特征的3G通信網絡的建設和完善勢必會激發新的用戶需求,孵化出新的生態體系與產業巨人,并讓無線寬帶環境下的辦公和娛樂變得易如反掌。

三是三屏(電視屏、PC屏、手機屏)走向融合。在CES 2009大會上,微軟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指出,微軟不僅要“提高計算機的普及率”,使全球的每一個人“都能買到價格適中的計算機”,還將以持續的技術創新加速“三屏融合”的趨勢,使其逐漸發展為“單一的無縫生態系統”。歸根結底,打通各種屏幕、平臺與網絡(互聯網、移動通信網、廣播電視網)間的壁壘,讓數據和各種計算資源無處不在、觸手可及,這將是全球IT產業參與者共同肩負的任務。

四是自然用戶界面(Natural User Interface, NUI)——特別是觸控技術將使人機交互變得更加自然直觀,更為人性化。比如Surface、iPhone和一些采用Windows Mobile系統的手機已經讓用戶體驗到觸控的便利,而在Windows 7中,觸控技術將首次進入PC操作系統。它將為用戶在鍵盤、鼠標以外提供更新穎的控制方式,只需手指輕輕滑動,就能讓PC欣然聽命——雖然這意味著用戶必須升級自己的顯示器,但新版操作系統對硬件性能的要求并不算高,用戶不至于為體驗新科技付出過高的成本。“設備臺”和“移動寬帶”則是Windows 7的另外兩個值得用戶嘗試的亮點功能——前者旨在為手機、DV、便攜游戲機等形形色色的數字裝備提供清晰、簡潔、智能化的管理界面和操作方式,讓硬件設備制造商定制個性化、差異化的服務,讓用戶直觀地看到“裝備”的性能數據,并隨時更新產品說明書、軟件和增值內容。后者更是大大簡化了網絡配置的步驟,提升了PC接入網絡及與其他設備互聯、互用資源的功能。

五是顯示技術的持續演進。當前,大屏幕、全高清的LCD或PDP電視機已走進許多家庭,而新一代顯示技術也正在趨于成熟。CES 2009大會上,一款厚度僅為1/3英寸的超薄高清顯示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表明液晶和等離子顯示技術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同時亮相的還有基于OLED技術的顯示產品。我想,這些產品和技術都會為消費者創造全新的視聽體驗,從而引領下一代的消費娛樂潮流,創造出巨大的商業契機。

六是綠色IT科技已成為眾多企業共同關注的焦點。時下IT軟硬件開發商和服務提供商都在探索更環保的解決方案——不止是讓用戶能夠以能效比最高的方式獲取各種計算和通信體驗,還包括在企業自身管理和運營的過程中貫徹環保意識。以微軟部署的“藍天”(Azure)云計算平臺為例,“藍天”的底層是微軟全球基礎服務系統——Global Foundation Services(GFS),由遍布全球的第四代數據中心構成。幾年前,微軟便開始籌建數據中心,目前正在運行的數據中心已“升級”到能效比表現更優異的第四代——旨在支持所在區域的環境保護事業,為綠色IT做貢獻——所有的微軟數據中心都采用了清潔能源,并兼顧了系統的性能、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山| 万盛区| 枝江市| 兴山县| 房产| 安义县| 西城区| 江阴市| 忻城县| 阳城县| 商河县| 富民县| 鸡东县| 义乌市| 绍兴市| 安义县| 九江县| 磐石市| 兴和县| 灵丘县| 米泉市| 仙桃市| 进贤县| 鄂托克前旗| 洮南市| 温州市| 长治市| 浮山县| 石屏县| 封开县| 龙口市| 和林格尔县| 平凉市| 偃师市| 嘉峪关市| 丰城市| 天峻县| 新乡县| 清镇市| 云林县|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