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創新贏天下:九大商界領袖談創新作者名: 張亞勤 張維迎本章字數: 1115字更新時間: 2019-12-06 19:24:16
第二講 阿里巴巴的生存之道
馬云
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及首席執行官
八年前,我們開掉一個經理,結果很多人鬧事,說:“他走了,我們也要走”,公司管理經歷了地震。這是很多公司都碰到的問題。但是在制度建設的過程中,我注意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我發現我們黨的政策在這一塊做得相當好,比如說,換一個省長說換就換,換一個市長說換就換,這是為什么?這是制度和體系的作用,而接班人制度對組織發展極其重要。
我從1995年開始創業,阿里巴巴從1999年開始創建,發展到現在這個規模,其中很多經歷聽起來頗有傳奇意味。談到阿里巴巴,可能人們大都會認為運作得很成功,但我從來不敢有成功的想法。媒體對阿里巴巴的報道,大部分是比較好的東西,把我們中間犯的無數愚蠢的錯誤大多忽略了。因此,我想等我退休以后要寫一本書,名字就叫“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個錯誤”。
事實上,2000年、2001年阿里巴巴的狀態是極其糟糕的。為什么?因為當時人們看不起互聯網,認為電子商務不可靠,阿里巴巴的名字聽起來也古里古怪的。那個時候,我們招人真難,我們開玩笑說,只要沒有太大問題的人我們公司都要。我至今還記得,山東辦事處的人當時聽說阿里巴巴不錯,就去應聘。當時辦事處在住宅樓里辦公,那位同事晚上七點鐘去面試,越走越怕,走到了六樓時,忍不住給他老婆打電話說,一會兒我進去,要是出不來你就報警。想想這種狀態,就知道我們當時招一個人有多難了。
但是,阿里巴巴生存下來了,我后面會講生存和發展的原因。在此,我只能說,絕大部分人通過媒體了解到的阿里巴巴都不是很真實。第一,我們沒有別人說的那么好,我們畢竟才發展了九年,而且九年之中犯過很多錯誤。高速成長的互聯網對于任何國家、任何人都是新的行業。另外,我們員工的平均年齡是26歲,也都是犯錯誤的年齡,所以在發展中我們遭遇了很多麻煩。當然,我們也沒有一些人說的那么壞,中國人經常講陰謀論,看到什么事經常從陰暗面去思考。其實,我們沒這么復雜,否則也不會發展到現在的規模。
2001年,哈佛大學到我們公司來寫案例,來了六七個人,在我們公司待了一個多星期,幾乎跟每一個人都談過,我也花了很長時間跟他們談。然后就寫了一篇案例,說這就是你們阿里巴巴,讓我簽個字。我看了以后發現,那不是我們公司。他們說,這就是你們公司。討論了兩天,沒有結果,最后說總得簽個字吧,我就簽了個字,后來就成了哈佛案例。其實,那個案例是不真實的,所以我現在一般不太相信案例。
如果真要了解阿里巴巴,那最好的辦法是在公司待上三年。因此,所有加入阿里巴巴的員工,幾乎每一個人,我都花一個半到兩個小時跟他們聊,就像今天的講話一樣,我把我的話講完,你把該問的問完。我不承諾你會有錢,不承諾你會成功;但我承諾在阿里巴巴你會委屈,干得很好還會挨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