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政府失靈理論與我國政府角色的選擇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市場失靈并不是政府干預的充分條件。市場機制解決不好的問題,政府也未必能解決得好,甚至在某種情況下,政府會把事情弄得更糟。為此,在我國政府角色的選擇過程中,我們必須提高認識,以避免因政府扮演了錯誤的角色而導致政府失靈的發生。具體地講,在當前政府角色選擇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必須高度重視政府角色在市場經濟中的有限性問題
既然在對社會經濟的干預過程中并不總是能彌補市場機制的缺陷,市場解決不好的問題,政府也不一定能解決好,那么在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對政府干預的范圍、內容、方式以及干預的力度給予恰當界定。即要保證政府在市場經濟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努力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在那些市場機制能夠發揮作用的領域,就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而對于那些政府不能做好而其他非市場機制可以做好的領域,政府也應當給予其他非市場機制以充分的空間。
(二)必須在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及時進行政府體制改革
眾所周知,政治過程與經濟過程密切相聯,經濟是政治的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市場經濟體制變革的要求,我們必須適時地進行政府體制改革。尤其是在政府職能轉變方面,要大膽地用宏觀的、間接的調控手段來替代微觀的、直接的政府干預。在當前的轉軌時期,我們要特別防止用“老眼光”去看待“新問題”,用原來的計劃經濟的手段來管理現代的市場經濟。
(三)必須在政府機構中引入競爭機制,用市場的力量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關鍵是在各級政府機構內部引入競爭和激勵機制,真正實現擇優上崗,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決策者的決策權限與個人承擔決策后果的政治、經濟責任聯系起來。例如,可以將某些原來由一個政府部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務讓多個公共部門來提供,也可以將某些公共物品或服務的生產與供應委托給私人企業,以此來形成競爭。另外,確立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的激勵機制,對于克服或防止政府失靈,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有著積極意義。
(四)必須加強政府管理的法制化建設
我們知道,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市場經濟秩序的確立和運行必須靠法律和制度來保證,政府的決策和管理活動也必須靠法律來規范。因此,在轉軌時期,我們必須強化政府管理的法制化建設,重視政府角色轉換過程中的制度和規則的選擇和創新。同時,要加強行政立法和行政執法,堅持依法行政,將政府機構規模、成員編制數量以及經費開支等改革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從而保障我國政府改革能夠有效地向前推進。
(五)必須從根本上消除尋租和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
不難理解,行政權力對市場經濟活動的干預和管制是造成尋租的根源。因此,在抑制尋租和反腐敗方面,必須從體制或制度創新方面入手,消除腐敗和尋租產生的土壤和條件。為此,在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實現經濟體制變革,推進政府體制改革的同時,我們還必須建立和完善制約行政權力的行政法規和辦事制度。換句話說,在轉軌時期政府角色的轉換過程中,我們還必須建立起一個靈活、高效、廉潔的政府管理體制,以此來杜絕或減少尋租和腐敗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