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小結】
(1)公共管理是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為實現公共福祉和公共利益而依法運用多種手段對社會公共事務進行有效管理的活動。
(2)私人管理與公共管理既有相同之處,又有明顯的差別。其差別主要表現在:管理的目標不同;資源基礎不同;責任機制不同;人事管理制度不同;受政治環境的影響程度不同。
(3)公共管理學是研究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依法對社會公共事務進行有效管理的規律的科學,其基本特征包括:綜合性和獨立性的統一;理論性與應用性的統一;實證性和規范性的統一;公共性與管理性的統一。
(4)公共管理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正式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導致公共管理學在西方興起的社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公共財政的壓力;國際競爭的壓力;公共物品品質的壓力;社會管理的壓力。
(5)公共管理學是一門發展中的學科,是正在日漸成熟的學科。其發展趨勢有:研究領域的加深與拓寬;研究重點的轉移;新策略、新方法的不斷引進;在爭論中不斷發展等。
(6)學習和研究公共管理學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它有助于把握市場與政府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的適當平衡;有助于推動政治體制民主化、科學化和法制化進程;有助于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人員的理論素質和專業化水平。
(7)公共管理學基本的研究方法包括:案例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系統分析法;試驗分析法;實踐抽象法等。此外,調查研究、歷史分析、對策分析、博弈分析以及數理分析等方法,也是當代公共管理學研究中較為常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