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堅定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自信和自覺

黃湘燕黃湘燕,湖南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教授。

摘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源”,揭示的是經濟運動的客觀“規律”,分析的是社會生產關系的“本質”,只有正確認識源與流、道與術、里與表三大關系,才能堅定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自信和自覺。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自信;理論自覺

 

2015年11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主題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習近平強調,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國發展實踐,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要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就必須認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性,堅定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自信和自覺,為此要正確認識如下三個關系。

一、源與流的關系

列寧把馬克思主義概括為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組成部分。那么,馬克思主義的這三大組成部分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呢?政治經濟學又處于一個什么樣的地位呢?

在馬克思看來,剩余價值學說創立之前,唯物史觀還仍然只是處于樸素的科學假說的地位;科學社會主義也還缺少嚴格的理論論證。后來,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把哲學擱在一邊”“跳出哲學的圈子”,作為一個普通人去研究現實問題,即從事政治經濟學研究。所以,馬克思在對哲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研究之后,又不得不回到政治濟學領域進行研究。因此,無論是從馬克思從事科學研究的路徑來看,還是從重點突破領域來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都是重中之重。

可以說,因為有了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代表作《資本論》的科學論證,唯物史觀才得以由科學假說變成了指導無產階級革命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列寧曾經指出:“自從《資本論》問世以來,唯物主義歷史觀已經不是假設,而是科學地證明了的原理。”《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頁。可見,政治經濟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證實和應用。

同樣,因為有了《資本論》的科學論證,科學社會主義才從空想變成現實。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通過對商品、貨幣、資本和剩余價值的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階級關系;通過對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階級地位及其相互關系的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及在這個基本矛盾發展運動中,無產階級的時代先鋒地位和肩負變革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神圣使命。關于剩余價值來源,恩格斯曾經指出,“這個問題的解決是馬克思著作的劃時代的功績。它使明亮的陽光照進了經濟學領域,而在這個領域中,從前社會主義者像資產階級經濟學家一樣曾在深沉的黑暗中探索。科學社會主義就是以此為起點,以此為中心發展起來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8頁。

可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整個馬克思主義三大組成部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指導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哲學基礎,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從事政治經濟學研究所要求證的科學結論。馬克思的哲學世界觀、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都通過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研究,通過《資本論》的邏輯論證得到了具體貫徹。

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政黨的“全部理論來自對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頁。列寧也說過:“現代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問題都同經濟學問題有最直接的關系”“歷史上和現實中的各種最緊要的問題,都是同經濟問題密切聯系著的,這些問題的根源就在社會的生產關系中。”《列寧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頁,第36頁。列寧還指出,馬克思的經濟學說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內容,并指出:“使馬克思的理論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詳盡的證明和運用的是他的經濟學說。”《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8頁。

所以,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習政治經濟學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因此,為了全面系統地掌握和理解馬克思主義,提高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就必須學習政治經濟學。

2012年6月19日,習近平在視察中國人民大學《資本論》教學中心時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兩大理論成果,追本溯源,這兩大理論成果都是在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指導之下取得的。”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一方面進行了制度分析,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揭露和批判,揭示了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特殊的剝削制度,具有歷史暫時性,闡明了制度變更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也結合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對其運行機制進行了分析,即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作為一種社會化的大生產,是一種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對社會化商品經濟的實現形式、運行機制和發展規律進行了最深刻的研究。

制度分析可以使我們劃清市場經濟建設中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界限。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作《資本論》,在對資本主義制度批判的同時,采取對比手法闡述了未來新社會的特征,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共同勞動、勞動者成為社會的主人、有計劃調節生產、按勞分配。這些根本原則或特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所遵循的。機制分析可以使我們了解與借鑒資本主義發展社會化大生產和現代市場經濟的經驗,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服務。

認清源和流的關系,在實踐中要堅持與發展馬克思主義,就要追本溯源,才能源遠流長。“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所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認清歷史發展趨勢,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道與術的關系

“道”就是道理,就是規律;“術”就是技術,就是方法。經濟學是一門“濟世經幫、經世濟民”的致用之學,經濟學研究的目的,是找出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指導人類的社會經濟實踐活動。

馬克思和恩格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政治經濟學,使政治經濟學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他們第一次從一切社會關系中指出生產關系來,指明它是一切社會關系中最根本、最本質的關系。而任何生產關系都是以一定的生產力作為自己存在的歷史條件和現實基礎的,嚴格從生產力出發來剖析生產關系的,指明生產關系是隨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變化的,因此,每一種生產關系是暫時地存在于歷史的一定階段。這樣,就科學地闡明了生產方式及與之相應的生產關系的發展變化是遵循著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經濟規律,表現為一種自然歷史過程。因此,馬克思和恩格斯把政治經濟學建立在以客觀經濟規律為依據的堅實的基礎上,使政治經濟學成為真正的科學。而且,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是人類社會從存在就開始運行的一系列社會制度和生產關系,它的歷史跨度就是人類歷史,所以它揭示的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

廣義的生產關系是指人們在社會生產總過程即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大領域中結成的相互關系,而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經濟基礎即經濟制度。所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著重從經濟制度層面分析當今兩大社會形態即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大經濟領域中的經濟現象、經濟問題和經濟運行,進而揭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共同普遍規律和各自的特殊規律的一門學科。

因此,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地揭示客觀經濟規律,研究的是“道”。有道無術,只能坐而論道,束手無策,無法行動;有術無道,只能手忙腳亂,亂創亂試,是一種危險或冒險行動。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懂道,就無法發展;不畏道,發展就沒有前途。

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指導地位和理論基礎,來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系。因為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只能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地位和獨特價值是任何其他理論都無法替代的。

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指導地位呢?

一是堅持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性首先在于它的科學的世界觀,這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的基礎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形成了分析經濟現象的科學方法論,包括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原理,以生產資料所有制為基礎確定整個社會經濟制度的性質的原理等。這些原理為我們科學地認識紛繁復雜的經濟現象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二是堅持正確的立場和價值觀。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全人類解放的條件和任務的學說,具有鮮明的階級立場,代表了廣大勞動群眾的利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把經濟發展的規律性與人們實踐的目的性有機統一起來,科學地證明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人類的自由全面發展和社會成員共同富裕的社會理想,解決了我們發展經濟的目的和意義這一根本性問題。

三是堅持經濟運行和發展的基本規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就是生產方式以及與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其目的是揭示經濟運動的規律。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說的:“本書的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頁。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揭示了哪些“規律”或“道”呢?

一是一切社會共有的經濟規律:關于勞動時間的節約是人類首要的經濟規律的理論;關于按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理論;關于生產的首要性以及生產與分配、交換和消費相互關系的理論;關于社會再生產兩大部類的劃分及其相互關系理論;這些規律對于包括社會主義在內的一切社會都是適用的。不了解這些規律、不遵循這些規律,生產就無法進行、經濟就無法發展、社會就不可能向前發展。

二是幾個社會共有的經濟規律: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如價值規律、供求規律、貨幣流通規律、競爭規律,以及資本積累、循環周轉、成本價格、平均利潤、銀行信用、股份經濟、虛擬經濟、地租和土地資本等范疇和規律,這些規律的發現對于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從而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

三是某個社會獨有的經濟規律: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矛盾運動規律和發展趨勢的深刻分析,揭示了未來社會經濟關系的基本特征,包括實現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生產資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按勞分配,實現社會成員的共同富裕,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社會生產,消滅三大差別等重要思想,指明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成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指南。這對于我們認清社會主義的本質,在改革開放中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具有重大意義。

學好,指的是認知,也就是對政治經濟學揭示的客觀經濟規律的認知。“道以生術,術從道來”。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把握其道,以道駕術,更好地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既堅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要同我國經濟發展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新的理論成果。

三、里與表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偏重于對經濟關系的分析,它研究物與物的關系所掩蓋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建立反映一定的社會關系的各種經濟范疇。西方經濟學研究對象是稀缺資源配置和利用,它研究的是在既定的經濟制度下如何使資源得到最優的配置和最充分的利用,更多地側重于經濟運行機制的研究。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迥然不同。

西方經濟學家著重研究生產力、人與物的關系;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系,但聯系生產力的研究,不僅研究人與物的關系,而且也研究人與人的關系,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僅僅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中的一部分。

西方經濟學沒有深入到經濟事物的本質,往往只是在經濟現象的表面聯系中兜圈子。圍繞生產、失業、價格和類似的經濟現象進行描述、分析、解釋,通過微觀和宏觀兩個層面的各種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來認識整個國民經濟。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采用抽象的方法進行定性分析,研究物與物的關系所掩蓋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四個環節),揭示經濟制度的本質規定。

西方經濟學在對經濟現象做外部觀察解釋性描述基礎上,用大量數學模型和實證分析、推理、檢驗,證明運行機制達到均衡,探索商品經濟與市場的具體運行機制、資源配置、市場調控方法,為政府和經濟主體提供可選擇的政策建議。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是社會經濟關系中深層次的問題,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以實踐作為檢驗標準,通過一系列的經濟范疇來反映一定的社會關系,著重于對經濟關系經濟制度本質的把握,揭示的是人類社會經濟運動規律。

西方經濟學雖然使用了大量數學方法證明經濟運行在理論上可以達到一個均衡點,能夠通過國家調節,在現有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對經濟體系的漏洞進行修補,從而說明資本主義是一種完美的永恒的制度。它回避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固有矛盾,不敢觸及整個經濟體系的本質。馬克思的經濟學則觸及了整個資本主義經濟模式的本質,指出了資本主義固有的矛盾,不改變這種生產關系固有的矛盾,凱恩斯主義也好,新自由主義也罷,都避免不了經濟危機的爆發,而且這一結論在以后的百年的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我們只有由表及里,透過現象抓住本質來認識規律。不透過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就不能認識規律、掌握規律,更不可能利用經濟規律,甚至于干違背客觀規律的蠢事,就不能預見未來的走向,提出正確的對策。如針對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危機,凱恩斯主義主張擴大政府開支,相應提出需求管理的應對之策,在一定時期和范圍內起一定的作用,帶來了戰后西方發達國家20年經濟增長的“黃金時期”,但是卻存在嚴重的缺陷:只重視總量平衡,忽視結構合理優化;開出的藥方只治標不治本,這就導致20世紀7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的“滯漲并發癥”。供給經濟學派提出的供給分析和供給管理同樣存在嚴重缺陷: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只重視供給,忽視需求;放松管制,自由競爭;只分析經濟現象,不深入揭示生產關系實質和制度根源;雖然里根經濟學為美國20世紀90年代“兩低一高”的所謂“新經濟”打下了基礎,卻帶來了2008年嚴重的金融危機。

因此,我們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指導,不能只是單方面分析需求或供給,而是在分析需求和供給的同時,更重點綜合分析兩者的相互關系;不只是分析供求的現狀表現及其直接原因,更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基本經濟制度的角度深入分析供求關系狀況的深層原因,特別是制度根源;不只是片面或簡單強調供給管理或者需求管理的重要性,更要重視相關體制改革、制度變革創新、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只有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分析和主張,才可能得出更科學的結論,提出更合理有效的對策建議。

當今世界和中國都正發生深刻變化,社會思想空前活躍,各種觀念相互交織,各種文化相互激蕩,各種思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廣泛傳播,但在這復雜紛繁的世界,馬克思主義并未因時代更新而褪色,更未因條件變遷而失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誕生后的西方經濟學流派紛呈,形成了新古典綜合派、新凱恩斯主義、現代貨幣主義、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等,但沒有哪一種理論能夠超過、取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2015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世界首屆馬克思主義大會;金融危機后《資本論》暢銷歐洲;馬克思被評為千年第一思想家,這些都說明馬克思主義的偉大生命力和持續影響力。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源”,揭示的是“規律”,分析的是“本質”,因此,我們一定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定力,堅定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的自信和自覺,做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山县| 历史| 勃利县| 丰城市| 淮滨县| 东宁县| 红安县| 思南县| 容城县| 峨眉山市| 西青区| 瓦房店市| 扬州市| 怀安县| 合肥市| 湟中县| 陵川县| 漳平市| 梅州市| 霍林郭勒市| 浦县| 白山市| 红河县| 枞阳县| 沛县| 靖西县| 子洲县| 保德县| 泸定县| 昌黎县| 白城市| 榆社县| 石楼县| 平邑县| 永胜县| 且末县| 绥棱县| 丹江口市| 红安县| 锡林郭勒盟| 金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