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卜卦
- 夢盡春曉
- 花兮若別離
- 1968字
- 2019-04-10 12:38:00
莫漓買書的時候,莫沁已逛了很遠,發現莫漓沒有跟上,便找了一處空地落腳等莫漓。
見著不遠處有個老者正在擺攤,地上鋪五行八卦圖,兩側還分別放著簽筒、甲骨和羅盤,儼然是個算命的。莫沁從未親眼見過算命的,之前只在書中看過描述而已。她看著地上擺著的稀奇玩意兒,饒有興趣的走了過去。
老者從背箱里拿出一布條,用幾粒米飯粘四角貼到墻上。布條上八個大字:神機妙算,指點迷津。
沒等老者坐下,莫沁便上前問道:“這卦怎么算?”
“算準給錢。”老者道,瞥了眼莫沁,問:“姑娘可是想問姻緣?”
被一語道中的莫沁心下驚嘆,立刻拱手道:“師傅可否指點一二?”
老者盤腿坐下,示意莫沁搖簽。
莫沁蹲下身拿起地上的簽筒,前后搖了兩下,一支竹簽便掉落在地。
老者撿起地上的竹簽,意味深長的看著莫沁,良久,方開口道:“姑娘乃官家中人。”
“師傅怎么知道的?”莫沁又是一驚,疑問脫口而出。
老者笑而不答。把竹簽重新插回簽筒,繼而詢問:“姑娘生辰是哪日?”
“庚辰年三月初二。”莫沁答。
老者聽完,搖頭嘆道:“姑娘日支傷官,感情怕是難順風順水啊!”
“何謂日支傷官?”
“一言蔽之,即克夫星。在姑娘這表現為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老者擼一把自己雪白的胡須,接著說,“但若得貴人相助,亦能乘長風而破萬里浪。”
莫沁心中暗探這老者真有兩把刷了,竟然連她求之不得都看透了。
她瞪大了眼睛問道:“這貴人在哪兒?”
老者依舊笑得神秘,“那就全憑姑娘慧眼識珠了。”
見老者沒有太多指示,莫沁忙不急問:“師傅可還有其他指點?”
又是看了莫沁良久,老者緩緩吐出一句:“莫把平人作盜冤。”
莫沁聽完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又繼續追問:“還有嗎?”
老者搖搖頭,不再多話。
莫沁邊揣摩著老者前頭的那些話,邊向他告謝:“我會銘記師傅謹言,多謝師傅指點迷津。”
說著,取出一塊銀遞給老者。
剛準備離開,看見了遠處正尋過來的莫漓,莫沁連忙朝她招手。
“我買了點東西耽擱了。”莫漓快步走來,一臉歉意。
“來得正好,你也來算一算吧!”莫沁拉著莫漓走到攤前,興奮地在她耳邊悄聲說:“厲害極了!”
“這是……”
莫漓看了看地上的五行八卦圖,乾、坎、艮、震、巽、離、坤、兌,默念著圖上八個大字,心中突然有種異樣之感升騰,似是錯覺,莫漓覺得眼前的八卦正在順時旋轉,又好像是記憶中有張卦圖與之重疊,這種異樣的感覺說不清道不明。
在莫漓發愣的檔口,莫沁已經拉著她蹲在了老者面前,“師傅,給我妹妹也卜一卦吧。”
莫漓回過神,跟著看向面前的老者,粗布麻衣,須眉皓然,面上溝壑縱橫,目光卻格外凌厲。
老者定睛看著莫漓,良久,又看向莫沁,確認道:“這是令妹?”
“是。”莫沁點頭道。
“親的?”老者再次確認。
“親的。”莫沁確認答。
老者忽而目現驚詫之色,開口問莫漓:“姑娘哪年生?”
“庚辰年。”莫漓如實答。
“生于秋日?”
莫漓點頭。
“可是寅日子時?”老者追問道。
莫漓想了想,這回搖了頭。她還記得父親說她生逢暮雨,所以她的生時應是在酉時,而她生辰是九月十三,該是丑日才對。
“奇哉怪哉!”老者喃喃自語,眼中精芒流轉,“姑娘明明該是童子命相,怎會不是寅日子時生?”
“何為童子命相?”這會兒問話的是莫沁。
老者低垂著頭,抬眼看向莫沁,放低了聲音道:“人上有人,命帶他人。”
簡單八字,讓莫沁不覺脊背發涼,腦子里立刻浮現起仙道故事里鬼上身的情節,不禁打了個激靈。忙問老者:“師傅何出此言?”
“姑娘周身陽氣十足,應是純陽八字無疑。見又身現靈光,五行顯循環格局。庚辰年八字全陽且五行齊全僅一天,八月初八,若是生于子時,姑娘便合了老夫肉眼所見的相理。只是此八字雖是富貴命,卻也是要命的童子命相。童子命薄,出閣之日便是命絕之時。加之姑娘若是生在京城便與六親相克,比肩與劫財弱則生,強則亡,但見身邊這位姑娘卻又非薄命之相,著實離奇啊!”
老者款款而談,說著他所看到的一切,他來回看著面前的姐妹倆,表示著他的難以置信。
莫漓但聽不語,先前聽著還覺得有趣。但至此,她只覺得可笑,仙道鬼神她本就不信,此刻聽這老者口中冒出的靈光、陽氣等字眼,認為他不過是信口胡謅罷了。
見莫漓面容冷淡,老者停下了他還想接著絡繹不絕說下去的分析,轉而道:
“不過姑娘既非寅日子時生人,那大約真是老夫看岔了。”
話雖這樣說,老者仍是滿臉不可置信看著莫漓。
莫漓付之一笑,從錢袋中拿了幾個銅錢給老者,隨即拉起莫沁就走。
見莫漓轉身而去的背影,老者頓時目光璀璨,大聲道:“姑娘原是遭逢死截而有幸活命之人,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正是這話,讓莫漓停步。她回頭看向老者,卻見老者正垂眸自言自語:“竟能做到如此,真是讓人意外!”
抬頭看見莫漓正盯著自己看,老者忙擼一把胡須,語重心長對她說:“難辨身中真共假,招得全身罪孽愆。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姑娘,這是老夫給你的諫言。”
莫漓啞然失笑。不想再作停留,轉身和莫沁一起消失在熙攘人群之中。
身后老者嘴角扯出一抹笑,笑意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