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美方戰斗機
- 我是魔王別惹我
- 云陌JUN
- 2007字
- 2021-11-18 13:54:25
火箭在me-262對盟軍轟炸機攔截的優異表現中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一般的戰術是在盟軍轟炸機群外以兩到三架me-262各自以外掛的24枚火箭集中射擊,以火箭爆炸形成的彈雨大量殺敵;再高速突入機群內以4門30毫米機炮轟擊(戰爭晚期由于工廠被毀,為保存飛機,me-262終于不用再冒險進行突擊了)。
原本已經在抵御空襲的作戰中有了突出表現的Me-262被迫進行了重大的改裝,生產線也花了不少時間去改成轟炸機的元件尺寸。
但是在轟炸機測試尚未有結果之前,希特勒又改變初衷放棄了轟炸機計劃。
但是由于生產的拖延,加上戰爭已到后期,大戰都快要結束了,這個時候的轉型又有什么用處呢?作用和效果已經不大了,可以說是無用功。
或者說,作用輕度皮毛。
Me-262的最終生產型被交到第44戰斗機大隊,它是在戰爭結束前最后一個月才投入防空襲戰斗的。
由于飛行員對這種新式飛機訓練不足所造成的技術失誤,Me-262在戰場上自己墜落的比被擊落的還要多。
但是44大隊的王牌飛行官們(其中就有著名的“擊墜王”——巴爾霍克少校)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作為世界上第一種能作戰的噴氣戰斗機,這種黑科技戰機,me-262的出現極大震動了盟軍。
擁有540mph的馬力,它能超過二戰天空的任何飛機。 me-262從1944年晚期開始少數量地服役于四個飛行中隊。
me-262第一個測試性質的戰斗飛行小隊(EK 262)在1944年6月30日組建,9月開始me-262就與盟國空軍正式作戰。
Me-262是世界上第一款用于實戰的噴氣式戰斗機。由于受到德國政府和德國空軍的反對,Me-262的全面投產被推遲,因為他們不愿把資源用來生產一款沒有明確用途的試驗型飛機。
德軍在早期將這種飛機作為戰斗轟炸兩用機使用。不過,隨著德軍越來越需要一款性能卓越的攔截機,Me-262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事實證明,“飛燕”能夠對美國的轟炸機編隊發動毀滅性打擊,而且飛行速度比美國的驅逐機快。
Me262在二戰時期還是非常強勢的。
而美國這邊,同樣擁有不俗的戰機,P-47戰斗機,譯文閃電。
P-47戰斗機是20世紀40年代初美國共和飛機公司研制的戰斗機,是美國陸軍航空軍。
美國陸軍航空軍是美國空軍前身。P-47戰機在二戰中后期的主力戰斗機之一,也是當時最大型的單引擎戰斗機。
P-47戰斗機后期的M/N型更排得進二戰時盟軍最快的螺旋槳戰斗機之前列。
除了在空戰中表現優異,P-47更適合于執行對地攻擊任務。除了美國陸軍航空軍裝備外,也有其他盟軍空軍部隊使用P-47戰斗機。
由于P-47的機身較其他戰機肥胖許多,故當時被昵稱為"水罐"。
15686架的產量使P-47位居美國戰機產量的第一位,其中D型機的12602架,更是世界軍機單一機型生產量第一位。
P-47“雷電”戰機。由亞歷山大.舍維爾斯基與亞歷山大.卡特維利兩個俄國人和他們所創建的共和飛機公司。
舍維爾斯基原是沙皇俄國的一名飛行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擊落過數架德國飛機而小有名氣。
1917年因航空技術事宜去美國工作,曾在美獲得過多項專利,后加入美國籍。由于他是飛行員出身,酷愛航空,于是在1933年在新澤西州的法明代爾市搞了個以他自己名字“舍維爾斯基”命名的飛機公司。
正在這時,又從巴黎來了另一位俄國人——卡特維利。他是一個飛機設計師,共同的志趣使他們走到了一起。
先是兩人合作設計了SEV-3水陸兩用飛機和P-35戰斗機。1939年秋,兩人在舍維爾斯基飛機公司的基礎上創建了后來很有名氣的美國共和飛機公司,舍維爾斯基出任董事長,卡特維利為總工程師。
1939年9月,歐洲戰爭爆發,盟軍急需大量前線作戰飛機。同年11月,剛剛成立不久的共和飛機公司臨危受命,開始研制一種新的戰斗機。
開始的試驗機稱為XP-47,后出現多種方案,分別稱為XP-47A、B等,定型后稱為P-47。
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新機提出的要求是,在吸取歐洲戰場經驗的基礎上,實現大功率、強火力和重裝甲,能為己方突防轟炸機群提供有效的空中保護。
1940年初,XP-47A便已經設計完成。該機采用的動力裝置是當時流行的愛立生V型液冷式發動機。
不久,美國軍方又要求改用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R-2800型氣冷式發動機。
理由是愛立生V型發動機雖被當時所廣泛使用,但發展潛力不大;而新型的R-2800型發動機功率大,且裝有由通用電氣公司制造的廢氣渦輪增壓器和增壓空氣再冷卻裝置。
改裝新的動力裝置,并非簡單的拆換問題,而是飛機結構甚至牽涉其它方面的重新設計,改裝后的飛機自然會有很大的不同。
改裝R-2800型發動機的飛機稱為XP-47B,后稱為P-47B,原來的XP-47A隨即被淘汰。
6 月 12 日卡特維利把新設計提交給陸航,陸航對該方案倍加贊賞,并在 9 月 6 日訂購了一架原型機,編號 XP-47B。
1941年5月6日,XP-47B首飛成功。試飛證明,該機在5 000米以上的高空可以400公里/小時的速度盤旋,高空機動性能良好;并在8 470米的高度創造了時速為690公里的最大平飛速度紀錄。
試飛后,P-47便有了“雷電”的綽號,并簽訂了第一批生產合同。
1942年5月,P-47正式批生產,6月開始交付部隊使用。一代名機從此開始走向成熟,飛往世界反***戰場的前線。P-47飛機持續生產到50年代初才關閉生產線。
戰后,共和飛機公司轉入噴氣式飛機的研制。他們曾試圖把一臺軸流式渦輪噴氣發動機裝在P-47飛機上,使之成為美國的第一架噴氣式戰斗機,非常遺憾的是,這種嘗試并沒有成功,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