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機上無駕駛艙,但安裝有自動駕駛儀、程序控制裝置等設備。地面、艦艇上或母機遙控站人員通過雷達等設備,對其進行跟蹤、定位、遙控、遙測和數字傳輸。
可以追溯到1914年。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英國的卡德爾和皮切爾兩位將軍,向英國軍事航空學會提出了一項建議:研制一種不用人駕駛,而用無線電操縱的小型飛機,使它能夠飛到敵方某一目標區上空,將事先裝在小飛機上的炸彈投下去。
這種大膽的設想立即得到當時英國軍事航空學會理事長戴·亨德森爵士賞識。他指定由A.M.洛教授率領一班人馬進行研制。
是在一個名叫布魯克蘭茲的地方進行的。為了保密,該計劃被命名為“AT計劃”。
經過多次試驗,研制小組首先研制出一臺無線電遙控裝置。飛機設計師杰佛里·德哈維蘭設計出一架小型上單翼機。
研制小組把無線電遙控裝置安裝到這架小飛機上,但沒有安裝炸彈。
1917年3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臨近結束之際,世界上第一架無人駕駛飛機在英國皇家飛行訓練學校進行了第一次飛行試驗。
可是飛機剛起飛不久,發動機突然熄火,飛機因失速而墜毀。過了不久,研制小組又研制出第二架無人機進行試驗。
飛機在無線電的操縱下平穩地飛行了一段時間。就在大家興高采烈地慶祝試驗成功的時候,這架小飛機的發動機又 突然熄火了。失去動力的無人機一頭栽入人群。
兩次試驗的失敗,使研制小組感到十分沮喪,“AT計劃”也就此畫上了句號。但A.M.洛教授并沒有灰心,繼續進行著無人機的研制。
功夫不負有心人,10年后,他終于取得成功。1927年,由A.M.洛教授參與研制的“喉”式單翼無人機在英國海軍“堡壘”號軍艦上成功地進行了試飛。
該機載有113公斤炸彈,以每小時322公里的速度飛行了480公里。“喉”式無人機的問世在當時的世界上曾引起極大的轟動。
英國皇家空軍也研制了幾種不同用途的無人機,其中有用陀螺儀控制的空中靶機,有用無線電控制、可投放魚雷的無人機,甚至還開始研制無人駕駛的攻擊機。
但經過反復試驗,英國皇家空軍最后確定制造一種用陀螺儀控制的無人機。這種無人機既可當靶機,也可攜帶炸彈。
后來,皇家空軍又對這種無人機進行了改進,采用預編程序的無線電遙控裝置,并裝上了大功率發動機,使這種無人機的速度增大到每小時310公里。
英國皇家空軍一共制造了12架這種取名為“拉瑞克斯”的無人機,該機還曾裝上火炮,成功地從戰艦和地面基地進行了發射試驗。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逐步成熟,到了30年代,英國政府決定研制一種無人靶機,用于驗校戰列艦上的火炮對飛機的攻擊效果。
1933年1月,由“費雷爾”水上飛機改裝成的“ 費雷爾·昆士”無人機試飛成功。此后不久,英國又研制出一種全木結構的雙翼無人靶機,命名為“德·哈維蘭燈蛾”。
在1934到1943年問,英國一共生產了420架這種無人機,并重新命名為“蜂王”。
英國人在無人機的研制上捷足先登,美國人也不甘落后。
早在1915年,美國的斯佩里公司和德爾科公司就曾研制出第一架無人機。
這架無人機總重只有272公斤,由1臺30千瓦的活塞式發動機作為動力,裝在一個4輪滑車上,草地上鋪設了滑軌。
飛機發動后,帶動滑車在滑軌上滑行。達到一定速度后,飛機即脫離滑軌飛上天空,然后由一個簡單的陀螺儀裝置控制飛行方向,由一個膜盒氣壓表自動控制飛行高度。
1915年,這架被取名為“空中魚雷”的無人機不僅成功地進行了試飛,而且被裝上136公斤炸藥成功地進行了攻擊目標試驗。
此后不久,美國陸軍的查爾斯·F·凱特林又研制出一種無人機,并取名為“凱特林飛蟲”。該機頗似普通的雙翼機,總重量為238.5公斤,可攜帶82公斤炸彈,飛行速度達到每小時88公里。
1918年9月,美國陸軍開始試飛“凱特林飛蟲”,并于10月22日終于把它送上了天空。
30年代美國的一個叫雷金納德·德里的航空專家為美國陸軍研制出了供打靶用的無線電遙控機。
1939年,美國又研制出了一種上單翼無人機,取名為RP-4。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因戰事所需,美國陸、海軍開始大批訂購靶機,其中OQ-2A靶機984架、OQ-3靶機9403架、OQ-13 靶機3548架。
后兩種靶機均安裝上了大功率的發動機,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225公里,飛行高度達3000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陸軍航空隊曾大量使用無人靶機,并在太平洋戰場上使用過攜帶重型炸彈的活塞式發動機無人機對日軍目標進行轟炸。
戰爭期間,美軍還打算將報廢的B-17和B-24轟炸機改裝成攜帶炸彈的遙控轟炸機。
駕駛員先駕駛這種遙控轟炸機至海邊,然后跳傘脫身,遙控轟炸機則在無線電的遙控下繼續飛行,直至對目標進行攻擊。
可惜由于所需經費巨大,再加上操縱技術過于復雜,美軍最終還是放棄了這一研制計劃。
在此期間,美國海軍也曾研制出3種噴氣式無人機,分別取名為“格勞伯”、“富根”、“加格勒”,但因種種原因,都未能正式裝備部隊。
二戰結束后,隨著航空技術的飛速發展,無人機家族也逐漸步入其鼎盛時期。
時至今日,世界上研制生產的各類無人機已達近百種,并且還有一些新型號正在研制之中。
而隨著計算機技術、自動駕駛技術和遙控遙測技術的發展和在無人機中的應用,以及隨著對無人機戰術研究的深入,無人機在軍事方面的應用日益廣泛,被譽為“空中多面手”、“空中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