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讓不懂教育害了孩子
- 王旭東
- 1029字
- 2019-02-19 17:52:33
9.不強迫,讓孩子自己做主
哲哲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對媽媽言聽計從,而且也特別依賴媽媽。有段時間,媽媽發現哲哲每天早晨起床都精神萎靡,幼兒園的老師也反映哲哲白天上課時,經常坐著坐著就睡著了。媽媽很納悶:哲哲每天晚上八點鐘都會準時睡覺,為何白天還這么困呢?聽到媽媽說哲哲每天八點鐘睡覺,老師也覺得納悶:八點很早了啊,哲哲能睡著嗎?因為中午在幼兒園里還要午休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呢!老師這個問題可把媽媽問住了,因為每天晚上到了八點鐘,媽媽都會讓哲哲去自己的房間里關上門睡覺,而媽媽則要等到十點多才有時間去檢查哲哲是否真的睡著了。原來,媽媽是做兼職工作的,每天晚上哲哲八點開始睡覺,媽媽就開始工作兩個小時,直到十點鐘。
看到媽媽困惑的樣子,老師提醒媽媽:“哲哲媽媽,孩子也并非睡得越早越好。我覺得對于哲哲這么大的孩子來說,白天在幼兒園里正常午休,晚上九點到十點鐘睡覺即可,否則太早了也睡不著,反而影響睡眠質量。”老師的話提醒了媽媽。當天晚上,媽媽八點半就去觀察哲哲的睡眠情況,果不其然,哲哲正趴在窗戶邊看外面的夜景呢!媽媽恍然大悟,原來哲哲只是八點躺在床上而已,其實并沒有睡著啊。媽媽問哲哲:“你如果不困,為何要早早睡覺呢?”哲哲唯唯諾諾地回答:“媽媽,是你讓我八點睡覺的啊。”媽媽愛撫地摸著哲哲的頭:“如果你不想睡,還是可以晚一些上床的啊,可以看會兒漫畫書,或者畫畫都可以。”哲哲驚喜地問:“媽媽,真的嗎?真的可以嗎?”媽媽點點頭,哲哲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對于最親近的媽媽,哲哲有了想法都不敢明確表達,可想而知他的性格是很怯懦的。當然,在孩子性格的養成過程中,先天因素只占一小部分原因,而生活的家庭環境、父母的言行舉止等,對于孩子性格的最終養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歸根結底,沒有任何一個孩子天生就帶著性格而來,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必須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對孩子過于強勢,否則就會導致孩子變得膽小怯懦,尤其是不要強迫孩子,否則孩子一旦習慣了順從,就會變得逆來順受。
曾經有心理學家說過:每一個膽怯的孩子身后,至少有一個強勢的母親或者父親。這句話盡管有些極端,但是卻為我們揭示出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重要影響。所以父母要想參與孩子的成長,就要調整好心態,既不要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私有物品去霸占和支配,也不要總是對孩子盛氣凌人、高高在上。唯有發自內心地尊重孩子、真正平等地對待孩子,父母與孩子才能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也才能陪伴孩子健康成長,對孩子的人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