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讓不懂教育害了孩子
- 王旭東
- 1400字
- 2019-02-19 17:52:31
2.放手,讓孩子更加獨立
樂樂已經九歲了,讀小學三年級。他想獨自去上學,但是媽媽不同意,尤其是姥姥更是強烈反對。理由很簡單,姥姥覺得路上車多人多,而且要過3個十字路口,簡直太危險了。然而樂樂堅持要自己去上學,媽媽思來想去,只好勉強同意,但是私下里和樂樂約定,必須由樂樂想辦法說服姥姥。
一天吃早飯,姥姥已經把飯菜盛到桌子上了,但是樂樂卻只是坐著,紋絲不動。姥姥很納悶,媽媽心中竊喜,以為樂樂要靠著絕食來說服姥姥呢。眼看著就要到出門上學的時間了,樂樂還沒有吃飯,姥姥忍不住催促道:“樂樂,你怎么還沒有吃飯呢?上學快遲到了!”樂樂皺起眉頭說:“姥姥,您還沒有給我拿筷子呢!”姥姥一拍腦門:“哎呀,我真是老糊涂了,只讓你吃飯,沒給你拿筷子。但是樂樂,你已經九歲了,就不能自己拿筷子嗎?”樂樂狡黠地笑了:“姥姥,我從未拿過筷子,不知道筷子在哪里。”就這樣,樂樂原本是爭搶著做事情的,但是現在卻變得懶惰了,媽媽不知道樂樂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只好靜觀其變。
一天,姥姥給樂樂煮好雞蛋,樂樂卻不吃,因為他不會剝殼。姥姥忍不住抱怨:“樂樂,你都這么大了,什么都不會做,以后怎么辦啊?”殊不知,樂樂正等著這句話呢,他馬上反駁道:“姥姥,我連過馬路都不會,還需要會什么呀!”姥姥這才意識到樂樂挖的坑正在這里等著她呢,但卻啞口無言,心想:的確,樂樂已經九歲了,只要教會他怎么過馬路,他完全可以自己上學了。就這樣,樂樂順利說服了姥姥,第二天早晨就興沖沖地一個人去上學了。雖然他出門之前姥姥對他千叮嚀萬囑咐,但是也總比還被姥姥牽著手送去學校好吧。
如今,很多父母都抱怨孩子這個也不會做,那個也不能做,卻不知道孩子之所以什么都不會,并不是孩子自身的能力有問題,而是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問題。在上述事例中,作為三年級的小學生,樂樂想要獨自上下學,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姥姥卻因為擔憂,始終不同意,使得樂樂不得不想辦法說服姥姥。幸好樂樂最終巧妙地說服了姥姥,能夠自己獨立去上學了。
在很多有老人帶孩子的家庭中,老人總是顧慮重重,尤其擔心孩子出現各種各樣的安全問題。相比老人,父母因為年輕,育兒觀念會更先進。在這種情況下,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孩子的教育觀,千萬不要把孩子養育成高分低能的典型。還有些媽媽在帶孩子時,總是怕孩子把家里弄得又臟又亂,所以什么都不讓孩子做。殊不知,媽媽代勞的確能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卻也會導致孩子各個方面的能力都得不到發展,這對于孩子的成長而言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要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各方面能力均衡發展,最重要的不是限制孩子干活,而是要學會放手,給予孩子更多鍛煉的機會。孩子第一次獨立吃飯時,一定會把飯菜弄得到處都是,也會把桌子弄得臟兮兮的。如果父母因此不讓孩子獨立吃飯,那么孩子有可能幾年以后也學不會獨立吃飯。如今,有很多三歲半前后入園的孩子不能獨立吃飯,不但給老師增加喂飯的負擔,而且對于孩子的成長也有負面影響。而如果父母能夠多付出一些耐心讓孩子自己學會吃飯,給孩子機會練習吃飯,不抱怨地打掃孩子吃飯的殘局,那么要不了多久,孩子吃飯就會越來也好,身體也會更加強壯。在生活中,有很多諸如吃飯這樣的事情都是鍛煉孩子自己去做的,例如,穿衣服、穿鞋子、洗臉刷牙、洗手帕等,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端正態度,不要以愛的名義為孩子代勞,否則就是耽誤了孩子獨立能力的發展。記住:要想讓孩子變得更加獨立,父母首先要學會放手,這樣孩子才能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