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不學習,媽媽怎么辦
- 親親寶貝
- 1510字
- 2019-02-22 10:33:52
將大目標劃分成小目標
一位美國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試驗:
他把一些缺乏耐心的孩子分成人數相等的A、B兩組。然后要求A組的孩子用積木搭建一座一米多高的漂亮房子。孩子們非常喜歡這個游戲,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半個小時之后,不少孩子失去了興趣轉身跑開了,又過了半個小時,所有的孩子都跑得無影無蹤。
而對于B組,心理學家在要求他們搭建房子之前,先問了孩子幾個問題,包括他們準備花多長時間去打地基、壘墻壁和蓋屋頂。B組的孩子商量了一下,他們認為,地基需要花費半個小時,墻壁需要花費一個小時,屋頂可能需要花費一個半小時。之后,他們也如A組的孩子一樣積極地去搭建房子。與A組的孩子不同的是,B組沒有放棄,他們用了三個半小時終于把房子搭建完畢。
因此,心理學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把一項復雜的工作所耗費的時間分解成幾小段,可以降低任務的難度,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學習是一個化整為零、循序漸進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的坦途。在此過程中,很多孩子容易頹廢,覺得任務困難完不成,于是產生了焦慮心理,只好選擇暫時逃避。明日復明日,一拖再拖,導致學習成績一落再落。而當孩子把學習任務和目標化整為零后,心里的壓力就會隨之降低很多,每天能完成更多的任務。
具體來說,家長在指導孩子學習時,可以按照以下三個步驟對學習任務進行分解。
1.指導孩子寫出自己的學習目標
目標可以寫得簡單,但要包括孩子想做的一切。寫的時候一定要包括以下幾點:(1)學習目標的重點是什么;(2)為什么想做這些事情;(3)你打算怎樣做到這些事情。寫好之后,在最初幾周每天看一次,以確保自己不會忘記。
學習目標:英語成績提高20分。
制定原因:英語科目是弱科,嚴重影響了我的成績。
如何實現目標:英語單詞和閱讀理解是弱項,我需要花時間來攻克這兩個問題。
2.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定出小目標
從學習的大目標出發,找到自己要達到的小目標,可以寫2~10個小目標。要花點時間從頭到尾地看一遍這些目標,看看它們是否真的切合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
英語單詞目標:背誦已經學過的3個單元。
閱讀理解:將習題集上的題目再做一遍。
3.分配時間
把小目標分解成幾個短期目標,然后再分解成每天、每周、每月可以執行的任務。這樣處理過每個小目標之后,孩子就知道每天、每周、每月要做什么了。
英語單詞每天的目標:背誦20個單詞。
閱讀理解:每天做3篇。
事實上,沒有人能一步到位地將目標定好,所以,家長在指導孩子定出小目標后,還要用發展的眼光,結合孩子的實際學習情況,及時地調整、規劃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每完成一個小目標,都會信心滿滿地進行下一個目標,直到目標完成。
山田本一成功的秘密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上,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靠什么取勝時,他只說了“用智慧戰勝對手”這么一句話。當時許多人認為這純屬偶然,山田本一在故弄玄虛。
兩年后,在意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上,山田本一再次奪冠。記者又請他談經驗,山田本一還是那句話:“用智慧戰勝對手。”許多人對此困惑不解。
10年后,山田本一在自傳中揭開了這個謎,他是這么說的:“每次比賽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看一遍,并畫下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比如第一個標志是銀行,第二個標志是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終點。比賽開始后,我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向第一個目標沖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后,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40多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成這么8個小目標輕松地完成了。”
許多人做事之所以會半途而廢,并不是因為困難大,而是認為距離成功較遠,正是這種心理上的因素導致了失敗。把長距離分解成若干個短距離段,逐一跨越它,就會輕松許多。而目標具體化可以讓你清楚當前該做什么,怎樣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