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創新型國家:占有多席

10年前的2006年1月10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的講話中,第一次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他指出:“面對洶涌澎湃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我們必須認清形勢、堅定信心、搶抓機遇、奮起直追??傮w目標是:到2020年,使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能力顯著增強,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技術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彼U述了創新型國家的基本內涵:“建設創新型國家,核心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推動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貫穿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激發全民族創新精神,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這就系統地闡明了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本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更加重視創新型國家建設。2014年6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睘榇?,要著力加強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改革國家科技創新戰略規劃和資源配置體制機制,深化產學研合作,加強科技創新統籌協調,加快建立健全各主體、各方面、各環節有機互動、協同高效的國家創新體系。2015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指出:到2020年,在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成果,基本建立適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和科技創新發展規律的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建成更加完備的國家創新體系、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加強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什么是創新型國家?創新型國家是指以技術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核心驅動力的國家。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創新型國家有20個左右,包括美國、日本、芬蘭、韓國等。這些國家的共同特征是:創新綜合指數明顯高于其他國家,科技進步貢獻率在70%以上,研發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指標一般在30%以下。此外,這些國家所獲得的三方專利(美國、歐洲和日本授權的專利)數占世界數量的絕大多數。我國在2006年通過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爭科學技術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國人發明專利年度授權量和國際科學論文被引用數均進入世界前5位,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如何推動創新型國家加快發展?從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來看,一共是10個大的方面、32個具體方面和143條具體辦法。

第一,建立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建立企業主導的產業技術創新機制,激發企業創新內生動力;加強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對中小微企業創新的支持政策。

第二,構建更加高效的科研體系。加快科研院所分類改革,建立健全現代科研院所制度;完善高等學校科研體系,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推動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形成跨區域、跨行業的研發和服務網絡;改進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增強科技創新人才后備力量;實行科技人員分類評價,建立以能力和貢獻為導向的評價和激勵機制;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強化獎勵的榮譽性和對人的激勵;改進完善院士制度,健全院士遴選、管理和退出機制。

第三,健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機制。推進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強化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完善技術轉移機制,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

第四,建立健全科技和金融結合機制。壯大創業投資規模,加大對早中期、初創期創新型企業支持力度;強化資本市場對技術創新的支持,促進創新型成長型企業加速發展;拓寬技術創新間接融資渠道,完善多元化融資體系。

第五,構建統籌協調的創新治理機制。完善政府統籌協調和決策咨詢機制,提高科技決策的科學化水平;推進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再造科技計劃管理體系;改革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建立符合科研規律、高效規范的管理制度;全面推進科技管理基礎制度建設,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完善宏觀經濟統計指標體系和政績考核機制,強化創新驅動導向;有序開放國家科技計劃,提高我國科技的全球影響力;實行更加積極的人才引進政策,聚集全球創新人才;鼓勵企業建立國際化創新網絡,提升企業利用國際創新資源的能力;優化境外創新投資管理制度,鼓勵創新要素跨境流動。

第六,營造激勵創新的良好生態。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鼓勵創業、激勵創新;打破制約創新的行業壟斷和市場分割,營造激勵創新的市場環境;改進市場準入與監管,完善放活市場、拉動創新的產業技術政策;推動有利于創新的要素價格改革,形成創新倒逼機制;培育創新文化,形成支持創新創業的社會氛圍。

第七,推動區域創新改革。打造具有創新示范和帶動作用的區域性創新平臺。

只要把這些舉措落實到位,創新型國家建設一定能夠順利地完成任務。除了落實好《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各項舉措外,還應當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完善好科研經費使用管理制度,使科研人員一方面遵紀守法使用科研經費,另一方面還要簡化手續。2015年12月27日,《人民日報》發表趙永新的“別把科學家逼成會計”的記者手記,其中講到:“科研骨干每年光在經費預算和財務報銷上花的時間,就多達兩三個月。如果加上填寫項目年度進展、工作年度考核等,所花的時間就更多了?!焙芏嗫茖W家一半精力用于經費如何合規使用,浪費了不少時間。

第二,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布局,以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要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用科學合理的方法評價人才,大力培養造就具有世界科研前沿水平的高級專家、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型人才不足是制約科技發展的瓶頸,中國現在沒有強大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按照培養科技發明創造人才的方式辦學,培養不出杰出人才,要把培養創新型人才作為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培養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各類人才,特別是創新型人才,中國才有希望;要完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優化教育結構,推進素質教育,突出培養具有科學精神、創造性思維、創新能力的人才。

第三,要深入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工人技術革新的經驗,在新時期發揚光大。1951年,青島國棉六廠工人郝建秀創造了“郝建秀細紗工作法”,她的經驗在全國得到全面推廣后,每年可為國家多生產4.4萬件棉紗,相當于供400萬人一年用布的棉紗。倪志福1953年分配到北京永定機械廠當鉗工,經過刻苦鉆研,同年創造了“倪志福鉆頭”,為此,獲得了聯合國知識產權組織頒發的金質獎章和證書。包起帆原來是上海港的一名普通工人,20世紀80年代,他結合港口生產實際,開展新型抓斗及工藝系統的研發,創造性地解決了一批關鍵技術難題,被譽為“抓斗大王”。工人中蘊含著無窮的創造力,應當研究和建立更多的使工人進行技術創造和技術發明的工作平臺和科研平臺,為工人開放更多的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研究平臺。

第四,用中國項目帶動人才,也就是設立一些帶動世界科技發展的中國項目,把世界上一些頂尖人才吸引到項目上來。具體就是:設立一些涉及自然界最基礎性的科研項目吸引各國積極參加,甚至是自己拿錢、拿資金、拿人才參加。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大型強子對撞機項目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這一項目尋找的上帝粒子具有重要價值,這一項目參與的國家很多,而且都是自籌資金參加;設立一些涉及人類發展的基礎性科研項目,如美國在搞的人類基因項目。中國應當在諸如治療艾滋病和癌癥等方面設立一些高水平的項目,廣泛吸引世界各國人才參與研究,共享成果;應當由科技部出面組織一次征集影響人類未來發展重大項目的活動,篩選出一批有價值、有重大影響的項目列為中國項目。

主站蜘蛛池模板: 犍为县| 林甸县| 密云县| 盈江县| 丹寨县| 丹江口市| 资兴市| 同江市| 新兴县| 朝阳县| 江达县| 泰州市| 扶风县| 淮北市| 普兰县| 繁昌县| 黄梅县| 梅河口市| 南涧| 安顺市| 达尔| 浙江省| 讷河市| 禄劝| 杂多县| 彰化市| 宁乡县| 新昌县| 天门市| 武定县| 门头沟区| 军事| 东乡| 当雄县| 广饶县| 诏安县| 大荔县| 布拖县| 巴彦淖尔市| 青冈县| 张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