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花令·雪(中國文化·古典詩詞品鑒)
- 素心落雪編著
- 723字
- 2019-02-21 10:57:21
祖詠
祖詠(699—746),唐代詩人,洛陽人。少有文名,擅長詩歌創作。他的詩以贈答酬和、羈旅行役、山水田園之作為主,一般都寫得工穩妥帖。其山水詩具有語言簡潔、含蘊深厚的特點。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注釋
終南:山名,在唐京城長安(今陜西西安)南面60里處。
余雪:指未融化之雪。
陰嶺:北面的山嶺,背向太陽,故曰陰。
林表:林外,林梢。
霽:雨、雪后天氣轉晴。
簡析
這首詩是祖詠在長安應試時所作。全詩從“望”字落筆,以“余雪”為主線,著力描寫了傍晚雪后放晴的景致。“終南陰嶺秀”,詩人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所見的自然是它的“陰嶺”。“秀”是望時所得的印象,既贊頌了終南山,又引出下句。“積雪浮云端”,寫流云奔涌,山峰高聳,余雪閃光,好像浮在云上一般。這句詩寫出了終南山的高聳入云,也表達了詩人的凌云壯志。“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兩句將遠觀與近感相交融,寫得極有情致。落日西沉,斜陽余暉,映照著樹梢上的點點積雪,勾畫出傍晚雪霽的獨特之美。
背景
這是一首應試詩。《唐詩紀事》記載,祖詠年輕時去長安應考,文題是“終南望余雪”,要求必須寫出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而祖詠寫出四句之后就擱筆了。他感到這四句已經表達完整,若按照考官要求寫成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體,則有畫蛇添足之嫌。當考官讓他重寫時,他還是堅持了自己的看法,結果祖詠未被錄取。
名家點評
〔近代〕俞陛云:詠高山積雪,若從正面著筆,不過言山之高,雪之色,及空翠與皓素相映發耳。此詩從側面著想,言遙望雪后南山,如開霽色,而長安萬戶,便覺生寒,則終南之高寒可想。用流水對句,彌見詩心靈活。且以霽色為喻,確是積雪,而非飛雪,取譬殊工。(《詩境淺說續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