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作者序
- 楊周翰作品集:藍登傳
- (英)斯末萊特
- 2338字
- 2019-01-31 16:04:16
據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年1月初版《藍登傳》整理;中文本譯自Tobias Smollett:The Adventures of Roderick Rando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2
在各種各樣的諷刺之中,最能引人入勝、最能普遍使人獲得教益的,無過于在講述一個情節處處生動有趣的故事時信手穿插進去的那種諷刺;這類故事之所以會達到這種諷刺的效果,還因為它能把常見的情景寫得稀奇可笑,既使其中每一細節都以現實為根據,又能具有優美的新奇感。
讀者在閱讀他所偏愛的人物的經歷之時,不僅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而且也會站到人物的一邊,同情他的不幸,對于陷害他的人感到強烈的憤懣,心中燃起人道的激情;壞人無禮,好人受欺,兩相對照,更能激起讀者的不平;因此,每個故事在讀者心中就產生兩種效果:故事的情景既保存在記憶里,同時內心也從這事例中吸取了教訓。人物既然不僅僅是一系列的姓名,而是豐富多彩的創造,因此讀者就不會感覺厭倦,相反,他會感到愉快;作者從各種不同的具體情況表現生活的變化,也就有了充分的機會表現自己的才智與幽默。
傳奇文學無疑是愚昧、虛妄和迷信的產物。在世界的黑暗時代[1],如果有人因自己的智慧或勇敢而出了名,那么他的家人和從屬就利用他的這種優良品質,加以夸大,把他和他的特點說成是神圣的、超人的。普通人很容易就上了當,求他保佑,尊敬他,贊美他,以至于崇拜他。他的事跡傳到后代,已經被人夸大了千百次;人們一次又一次地敘述他的事跡,借以促進道德;人們把他當天神一樣看待,立廟紀念他,以資鼓勵那些想要效法他的人。這樣就產生了基督教以前的神話,而神話無非就是一部荒誕傳奇的總匯。等到知識進步了,天才也獲得了培育,這時人們又把這些故事用優美的詩歌加以美化;同時為了更能引起注意,人們就在節日,在公共場所歌唱這些故事,使聽眾既獲得娛樂,又受到教育;有時,在戰斗之前重述這些故事,來激勵人們去作出光榮的事跡。由此就產生了悲劇和史詩;隨著修養的提高,悲劇和史詩的發展也到達了完美的境地。古代的人們聽到他們最優秀的詩人用詩歌贊詠了這些奇事之后,自然就不愛聽散文的故事了。因此在古代文學的全盛時期,我們并沒有發現什么傳奇文學,也許色諾芬的《庫洛斯的教育》[2]一書可以算作例外;直到野蠻人入侵歐洲之后,藝術和科學開始復興了,這一類的東西[3]才出現。但是當人們的頭腦受到僧侶巫術的蒙蔽和腐蝕,遇事輕信,以至達到最荒唐的程度,這時傳奇作家就出現了,這些作家完全不顧情理,滿篇寫的都是些最荒唐的奇談。論天才,他們是無法和古代詩人媲美,因此他們決心想在虛構方面超過古人,想引起讀者的驚嘆,而不去訴諸讀者的理性判斷。因此他們就乞援于魔術;不用莊嚴的情操和實踐去充實人物的性格,徒然用體力、活躍的動作和荒誕的行為使人物顯得與眾不同。雖然他們所描繪的形象是無比地可笑或不近人情,但是仍然有人贊成,有人欣賞,而世人也就居然受了騎士冒險故事的精神流毒了。這時,塞萬提斯[4]起來用他那不可摹擬的嘲諷的妙筆,糾正了人類這種癖好。他以正確的觀點,揭示了騎士道,改變了浪漫傳奇的目的,使它成為有用而又有趣的文學,使它成為喜劇,并揭露日常生活中的愚蠢。
其他西班牙作家和法國作家也都曾經用過這個方法,但是其中最成功的要算勒薩日[5]先生。勒薩日先生在他寫的《吉爾·布拉斯》中,以無窮的幽默和智慧描寫了生活中的無賴行為和缺點。我的這部作品就是仿照他的規模而寫的,不過在具體寫作的過程中我大膽采取了不同的作法,因為我認為在有些地方他所寫的情景太離奇,太過分,或者只有在故事發生的國家才可能出現。吉爾·布拉斯的丑事大部分只能引起人的訕笑,卻不能引起人的同情。連他自己都譏笑自己作的事情。他從苦難過渡到幸福,或者,雖然算不得幸福,至少也算得安適吧;但是他這變化來得太快了,讀者要可憐他也來不及,連他自己也還沒有來得及和痛苦混熟呢。在我看來,這種寫法不僅有所牽強,而且不能引起讀者對骯臟的、險惡的世道人心,激起應有的、充分的憤慨。
我所要表現的是關于一個謙卑而有品德的人如何和各種困難掙扎,是關于一個無親無友的孤兒,一方面由于自己缺乏經驗,另一方面由于人類[6]的自私、忌妒、惡意和卑鄙的漠然態度,因而遭受到各種困難。為了使讀者能夠處處袒護他,所以我給了他一個比較好的出身和教育,我希望借此使心地坦率的讀者對他的一系列的不幸遭遇能夠寄予更熱烈的同情;我固然預料到有人讀到他陷入一些下流的場合時會感覺不快,但是我相信,有判斷力的讀者不僅能夠了解這種場面的描寫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他地位的低賤,他必然只能在這種場合里活動,而且在瀏覽這一部分生活的時候也會發現一些癖好和欲望往往披上正當的喜好、禮節或者教養的外衣,因而感覺好笑;此外,他的脾氣中的一些怪僻之處我是這樣處理的:他是怎樣我便怎樣把它表現出來。不過我想也沒有必要為這種寫作方法多加辯護,在這方面,最優秀的作家早已開了先例,其中有幾個的名字我已經提到過了。
任何聰明的讀者一看就知道我在敘述事實方面并沒有違反真實;這些事實大體說來,無一不是真實的,不過具體的環境是經過改變、經過偽裝了,為的是避免人身諷刺。
最后我想說一說我何以要把一個北方的不列顛人作為這部作品的主角。原因主要是這些:我只要用一點點的花費就能使他得到教育,這種教育,我認為按他的出身、地位和人品而論,他是應該受到的,但是按我計劃的規定,他的力量終究是菲薄的,不可能在英國受到教育。其次,在王國的邊遠地區描寫一些有欠文雅的舉止還比較恰當,若在京畿附近就不恰當了。最后,蘇格蘭人性喜游歷,因此我把這冒險家寫成來自蘇格蘭,也說得過去。
高雅的讀者讀到這部稗史里有些人物口中說出一些無聊的罵人話來,也許會感覺不快,請允許我預先聲明,我當初是這樣想的:要揭露這種無聊的咒罵之荒唐可鄙,最有效的辦法莫過于把這些咒罵連同當時的整個談話,如實地、一字不漏地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