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歐姆定律

歐姆定律是電工電子技術中的一個最基本的定律,它反映了電路中電阻、電流和電壓之間的關系。歐姆定律分為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和全電路歐姆定律。

1.2.1 部分電路歐姆定律

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內容是:在電路中,流過導體的電流I的大小與導體兩端的電壓U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R成反比,

也可以表示為U=IR。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歐姆定律,下面以圖1-12為例來說明。

圖1-12 歐姆定律的幾種形式

如圖1-12(a)所示,已知電阻R=10?,電阻兩端電壓UAB=5V,那么流過電阻的電流。

如圖1-12(b)所示,已知電阻 R=5?,流過電阻的電流 I=2A,那么電阻兩端的電壓UAB=I·R=(2×5)V=10V。

在圖1-12(c)所示,流過電阻的電流I=2A,電阻兩端的電壓UAB=12V,那么電阻的大小

下面再來說明歐姆定律在實際電路中的應用,如圖1-13所示。

圖1-13 部分電路歐姆定律應用說明圖

在圖1-13所示電路中,電源的電動勢E=12V, A、D之間的電壓 UAD與電動勢 E 相等,三個電阻R1R2R3串接起來,可以相當于一個電阻R, R=R1+R2+R3=(2+7+3)Ω=12Ω。知道了電阻的大小和電阻器兩端的電壓,就可以求出流過電阻器的電流I

求出了流過R1、R2R3的電流I,并且它們的電阻大小已知,就可以求R1、R2、R3兩端的電壓UR1UR1實際就是A、B兩點之間的電壓UAB)、UR2(實際就是UBC)和UR3(實際就是UCD),即

UR1=UAB=I·R1=(1×2)V=2V

UR2=UBC=I·R2=(1×7)V=7V

UR3=UCD=I·R3=(1×3)V=3V

從上面可以看出UR1+UR2+UR3=UAB+UBC+UCD=UAD=12V

在圖1-13所示電路中如何求B點電壓呢?首先要明白,求某點電壓指的就是求該點與地之間的電壓,所以B點電壓UB實際就是電壓UBD。求UB有以下兩種方法。

方法一:UB=UBD=UBC+UCD=UR2+UR3=(7+3)V=10V

方法二:UB=UBD=UAD?UAB=UAD?UR1=(12?2)V=10V

1.2.2 全電路歐姆定律

全電路是指含有電源和負載的閉合回路。全電路歐姆定律又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其內容是:閉合電路中的電流與電源的電動勢成正比,與電路的內、外電阻之和成反比,

全電路歐姆定律應用如圖1-14所示。

圖1-14 全電路歐姆定律應用說明圖

圖1-14中點畫線框內為電源,R0表示電源的內阻,E表示電源的電動勢。當開關S閉合后,電路中有電流I流過,根據全電路歐姆定律可求得I===1A。電源輸出電壓(也即電阻R兩端的電壓)U=IR=1×10V=10V,內阻R0兩端的電壓U0=IR 0=1×2V=2V。如果將開關S斷開,電路中的電流 I=0A,那么內阻R0上消耗的電壓U0=0V,電源輸出電壓U與電源電動勢相等,即U=E=12V。

根據全電路歐姆定律不難看出以下幾點。

① 在電源未接負載時,不管電源內阻有多大,內阻消耗的電壓始終為0V,電源兩端電壓與電動勢相等。

② 當電源與負載構成閉合電路后,由于有電流流過內阻,內阻會消耗電壓,從而使電源輸出電壓降低。內阻越大,內阻消耗的電壓越大,電源輸出電壓越低。

③ 在電源內阻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外阻越小,電路中的電流越大,內阻消耗的電壓也越大,電源輸出電壓也會降低。

由于正常電源的內阻很小,內阻消耗的電壓很低,故一般情況下可認為電源的輸出電壓與電源電動勢相等。

利用全電路歐姆定律可以解釋很多現象。比如用儀表測得舊電池兩端電壓與正常電壓相同,但將舊電池與電路連接后除了輸出電流很小外,電池的輸出電壓也會急劇下降,這是因為舊電池內阻變大的緣故;又如將電源正、負極直接短路時,電源會發熱甚至燒壞,這是因為短路時流過電源內阻的電流很大,內阻消耗的電壓與電源電動勢相等,大量的電能在電源內阻上消耗并轉換成熱能,故電源會發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源县| 敖汉旗| 东兴市| 宜宾县| 聊城市| 南皮县| 临高县| 南阳市| 铜山县| 泸西县| 霍城县| 会东县| 法库县| 潮安县| 横山县| 扬中市| 黔西县| 印江| 江都市| 五河县| 郎溪县| 江油市| 哈密市| 石家庄市| 景德镇市| 阳城县| 武乡县| 天津市| 石嘴山市| 喀什市| 佛山市| 南雄市| 长沙市| 白水县| 伊通| 聂拉木县| 北辰区| 马公市| 酒泉市| 监利县| 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