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服力:電商文案這樣寫才有效
- 蘭曉華
- 2805字
- 2019-10-31 18:08:53
1.5 徹底了解買家的心理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的心理需求不再像幾十年前那樣,只要吃飽穿暖就可以了,他們現在更多的是追求精神、情感上的滿足,注重的是體驗經濟、情感經濟,因此,文案不僅要吸引了消費者的眼球,還要打動消費者的心。
1.5.1 好的文案創(chuàng)作者也是好的心理學家
有人說:“好的文案創(chuàng)作者猶如最懂得人心的心理學家,能夠把你想表達的東西,明白無誤地表達出來。”下面分享一個葡萄酒的產品文案,其文案標題:三毫米的旅程,一顆好葡萄要走十年。正文內容如下。
三毫米,瓶壁外面到里面的距離。
不是每顆葡萄,都有資格踏上這三毫米的旅程。
它必是葡園中的貴族,占據區(qū)區(qū)幾平方公里的沙礫土地。
坡地的方位像為它精心計量過,剛好能迎上遠道而來的季風。
它小時候,沒遇到一場霜凍和冷雨;
旺盛的青春期,碰上十幾年最好的太陽;
臨近成熟,沒有雨水沖淡它醞釀已久的糖分;
甚至山雀也從未打它的主意。
摘了三十五年葡萄的老工人,
耐心地等到糖分和酸度完全平衡的一刻才把它摘下。
酒莊里最德高望重的釀酒師,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親手控制,小心翼翼。
而現在,一切光環(huán)都被隔絕在外。
黑暗、潮濕的地窖里,葡萄要完成最后三毫米的推進。
天堂并非遙不可及,再走
十年而已。
首先,這則文案的標題就特別吸引人,“三毫米”走“十年”,這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正文對這“三毫米的旅程”作了細致;飽含感情的描述,能深深打動讀者的心,讓他們產生想要品嘗一下的沖動。這也就達到了文案的最高境界——在無聲無息中激發(fā)消費者的購買欲。
1.5.2 消費者的心理“顯規(guī)則”
寫廣告文案其實就是做銷售,“銷售員”在這一行不必遵循固定不變的規(guī)則,不過,在文案界卻有一條永遠打不破的金科玉律:在你鉚足全力做文案之前,得先做好功課——徹底了解你的消費者的心理。“銷售員”要學會讀懂消費者的心理,這樣才能知道消費者在想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聰明的文案創(chuàng)作者總能洞察消費者的心理,然后再對癥下藥,用文字征服消費者。為了達到這種地步,一定要掌握一些必備的心理“顯規(guī)則”。那么消費者心理具體有哪幾種類型呢?其內容如圖1-7所示。

圖1-7 消費者心理類型
1.貪利心理
“貪利”是人性的弱點,每個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舉幾個很常見的例子,超市產品打折能吸引更多消費者,掃碼送飲料讓很多人圍著“掃”,讓利會讓老消費者更動心,贈品豐富會增加新消費者的數量……這就是人愛貪利的消費心理。寫文案時,要有效利用人貪利的心理,特別是在寫促銷活動的文案時,讓消費者看到“打折讓利”的字樣,滿足了他們的這種心理,消費者自然會光顧宣傳的產品。
2.便利心理
目前,各大超市、商城等都在極力為消費者提供便利。例如,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某大廈更是推出了“家人式服務”。比如,在某大廈商場里設置了低位收銀臺,試衣間內擺放了防滑墊和一高一低兩雙拖鞋,洗手間里有嬰兒打理臺,還有盲人專用的客梯等便利服務。幾年來,大廈主動改進的服務細節(jié)達150項。大廈正是由于為消費者提供多項便利,才使得很多消費者都愿意去那里買東西。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消費者都有一種崇尚便利的心理,所以,在寫文案時,要突出“便利”的字眼,才能吸引到消費者。
3.好奇心理
人人都有好奇心理,假如在馬路上看到一群人圍著一個東西看,很多人肯定也會忍不住過去看看;假如在商場上看到一則非常有趣的宣傳文案,很多人也會駐足停留,好奇心會促使他們去嘗試文案中所推廣的產品或服務。
好奇是人之本性,人們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總是想去了解一下。所以,“商不厭奇”說法便應運而生。如今,商家的促銷活動也設計得越來越新奇古怪,目的無非是激發(fā)人們的好奇心理,從而增加客源數量。既然消費者都喜歡新奇,那么文案創(chuàng)作者在文案內容中也要突出“新奇”等類似的字眼,這樣才能吸引到消費者。
4.從眾心理
消費者買東西有個奇怪的現象:如果某件東西有很多人買,這時就會有更多人過去湊熱鬧,但如果某件產品無人問津,那么就更沒人去光顧,這就是從眾心理。所以,在寫文案的時候要抓住消費者的這種心理,把產品的“百萬銷售量”等字眼添加到文案的內容里。
5.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也是幾乎人人都有的行為反應,只是略有差異而已。所以,不考慮消費者的感受,強買強賣的生意是沒有辦法成功的。在銷售中,對于消費者既要不失熱情又不讓消費者感覺到壓力,既要留有一定的空間又不能讓消費者感覺到受冷落。消費者就是這樣奇怪:不理消費者,消費者很不高興;太熱情,消費者又會有壓力。所以,在寫文案的時候,對于消費者的逆反心理要把握非常好的尺度,既不冷也不熱,既不遠也不近,切忌用要挾的口吻“逼”消費者買宣傳的產品。
6.選價心理
選價心理是指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對價格方面的特殊關注。而“便宜至上”的價格取向一直都是消費者的“心頭好”,如果商家想要主推一批599元的連衣裙,最好的辦法是什么?一位資深銷售經理說:在這條連衣裙旁邊放一條標價為1799元的相近款式連衣裙。兩者價格一對比,消費者紛紛埋單,屢試不爽。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如果產品本身不便宜,那就創(chuàng)造出便宜的感覺來,這正是一種“心理戰(zhàn)術”。寫文案也是一樣,找準一個參照物,讓參照物為宣傳的產品說話,這樣比用長篇大論的文字更加有效果。
7.求美心理
常言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說追求美也是人人都有的一種心理。在銷售活動中,求美心理是指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傾向。有求美心理的人往往喜愛追求產品的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以中青年婦女和文藝界人士居多,在經濟較為發(fā)達的國家尤為普遍。這些消費者在挑選產品時往往會注重產品本身的造型、色彩、工藝等,會注重產品對環(huán)境的裝飾、對人體的美化,以達到藝術欣賞和精神享受的目的。所以,在寫文案時,要注意措辭,讓消費者讀后感覺很美好。
8.恐懼心理
消費者購物時一般都有一個誤區(qū):店面裝修得好,里面的產品價格肯定貴。這就導致一些裝修非常豪華、看上去富麗堂皇的店鋪,即使店鋪的產品價格并不昂貴,它里面的生意也不怎么好。因為對大部分的工薪階層來說,看到這么“高大上”的店鋪,他們的第一感覺就是“像我這樣的工薪階層消費不起”,所以他們一般不敢去光顧,這就是恐懼心理。
消費者的恐懼心理來自信息的不對稱,擔心價格昂貴買不起,傷自尊沒面子。這就導致更少的人光顧這家店鋪,而且人越少,消費者的恐懼心理越強烈。所以,要想店鋪吸引消費者光臨,那就必須創(chuàng)造出輕松愉快的購物環(huán)境,讓消費者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挑選產品,以輕松快樂的心情接受店鋪的服務。所以,在創(chuàng)作文案時,千萬不要過于追求“高大上”的文字,對于超市產品而言,一定要突出“一般人都能買”等類似的字眼,畢竟它們的目標消費者是經濟狀況一般的群體。
總之,消費者不是一個一按按鈕就會發(fā)動的機器,忽略了消費者的內心世界,忽略了對消費者的預期反應作判斷,很可能會使作品遭到否定。廣告公司依賴于消費者而生存,爭取消費者,維系消費者,甚至在適當的時候拒絕消費者,都是一門大的學問,而在這門學問的背后,都少不了對消費者心理的深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