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主要內容與結構安排

本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四個部分:TFP的測算與分解,國際貿易與中國TFP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FDI與中國TFP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國際技術溢出、國內R&D與中國TFP增長關系的綜合研究。

1. TFP的測算與分解

TFP的測度比較復雜,包括參數法和非參數法兩大類,在第2章首先梳理和比較各種方法,選擇與中國經濟增長事實相適應的TFP測度方法——Malmquist指數法,然后采用產出導向的Malmquist生產率指數法測度我國各省市1993—2007年的TFP變化,并將其分解為技術進步變化和技術效率變化兩部分。

2.國際貿易與中國TFP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

在第3章,首先引入貿易品的技術密度,結合技術吸收能力,分析貿易的技術溢出對我國TFP增長的影響。其次,以資本品相對消費品、高技術品相對中低技術品的進出口量衡量貿易結構,以教育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每萬人平均受教育程度衡量人力資本水平和分布,通過基于ECM的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法分析貿易結構和人力資本聯合指標對全要素生產率變化的影響。最后,以三種專利授權量代理自主創新能力,結合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的貿易結構和人力資本條件構造貿易溢出變量,實證研究國際貿易對我國技術創新能力的溢出效應。

3. FDI與中國TFP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

在第4章,著重考察投資開放對中國TFP增長的影響。首先以經濟整體的生產率為因變量,采用1993—2007年的省際面板數據研究FDI流入對TFP增長的影響,并從經濟發展水平、對外開放程度和人力資本素質三個方面測度了FDI技術溢出的“門檻”水平。其次,增加制度變量,通過逐步添加變量的方式,研究制度與FDI及其互動對技術進步和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

4.國際技術溢出、國內R&D與中國TFP增長關系的綜合研究

在深入研究進出口貿易和FDI進入與我國TFP增長的關系后,我們發現貿易渠道的國際技術溢出和FDI渠道的國際技術溢出都是我國TFP增長的源泉。另外,一些研究發現我國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的R&D規模和強度已經達到相當水平,國內R&D可能成為我國TFP增長另一個來源。因此,在第5章將這幾類因素都納入TFP增長模型,全面、系統地考察各類因素在我國TFP增長中的作用。

首先將我國的工業行業歸為十個行業大類,結合行業的技術特征、對外開放度、R&D投入、市場競爭程度等,從行業層面研究各類因素在中國經濟TFP增長中的作用。接著,構造并引入反映相鄰省市生產率相互影響的空間鄰居變量,從省域層面研究自主R&D、跨區R&D溢出、跨國R&D溢出在中國經濟TFP增長中的作用。最后,采用經典貝葉斯平均估計(BACE)方法,引入模型的不確定性,將所有可能影響生產率的解釋變量包容進來,在上萬次回歸的基礎上,對眾多的解釋變量按其重要性進行分類和排序,并結合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特征深入分析TFP增長動力的區域差異。

這些研究內容的結構框架如圖1.1所示。

圖1.1 研究內容的結構框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樊市| 安康市| 仙游县| 织金县| 石棉县| 盖州市| 门头沟区| 雷波县| 鲁甸县| 剑河县| 巫溪县| 兰溪市| 大丰市| 武功县| 阳东县| 密云县| 昭通市| 府谷县| 上林县| 绥德县| 鄯善县| 思南县| 扬州市| 大安市| 淮滨县| 高碑店市| 宁夏| 聂拉木县| 伊宁县| 普洱| 武威市| 新乐市| 临江市| 阜城县| 泰和县| 苍山县| 陆川县| 大庆市| 温泉县| 隆子县| 彰化市|